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877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以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以达到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头部压疮;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有助于患者有效地打开呼吸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包括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的主枕部以及与主枕部连接、用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的副枕部。主枕部包含套体、设置在套体内的填充层、设置在填充层内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的第一气囊;副枕部包含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

An automatic decompression compound pillow and automatic decompression compound pillow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decompression compound pillow and an automatic decompression compound pillow system, which are used for decompression of the head of patients to prevent pressure sores caused by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helpful for patients to effectively open the respiratory tract. The automatic decompression compound pillow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main pillow for decompression of the patient's head, a auxiliary pillow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pillow and a respiratory tract opening for the patient. The main pillow comprises a sleeve body, a filling layer arranged in the sleeve body, a first balloon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flatable valve and a first gradual relief valve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a second balloon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flatable valve and a second gradual relief valve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
技术介绍
住院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容易造成后脑勺长期受压,而且患者的抵抗力相对低下,尤其是ICU的重症患者,其头部血管回严重收缩,血供差,容易形成头部压疮。而头部压疮并不容易及时发现,等到发现是有可能已经出现皮肤溃烂的严重情况,给患者的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负担。目前,应对患者压疮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护士定期对患者的头部触摸,以缓解患者头部压力以及即时发现并处理压疮。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方面,医院患者众多,护士需要对所有患者的头部一一触摸,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护士也忙不过来;另一方面,患者需要静养,不宜频繁动患者的头部,而且治疗中会对患者头部用药,尤其是重症患者的用药量很大,用药可能造成其血管收缩,若再任意触动患者头部则有可能造成血管收缩更加严重,甚至造成血管破裂,从而也更容易导致压疮,如此一来,造成恶性循环。此外,普通的枕头对于颈部较短或者肥胖的患者不能有效地打开呼吸气道。目前,多采用U型枕辅助患者打开气道,但由于U型枕的接触面积不够,使得U型枕不易固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患者长期接触同一处狭小的面积也更容易形成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以达到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头部压疮;还有助于患者有效地打开呼吸气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主枕部,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包含:套体、设置在套体内的填充层、设置在填充层内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的第一气囊;以及副枕部,与主枕部连接,用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包含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气囊设置在主枕部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气囊的体积为主枕部的体积的1/3~1/2。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为同一阀体,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为同一阀体。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层为棉花或化纤棉。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主枕部的长为60~80cm,宽为30~50cm,副枕部的长为45~55cm,宽为15~25cm。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副枕部的一短边与主枕部的同侧短边的垂直距离为5~15cm。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减压复式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主枕部的长为70cm,宽为40cm,副枕部的长为50cm,宽为20cm,副枕部的一短边与主枕部的同侧短边的垂直距离为10cm。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自动减压复式枕,以及充气泵,与自动减压复式枕连通,用于对自动减压复式枕进行充气,其中,自动减压复式枕为上述的自动减压复式枕。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因为包括主枕部和副枕部,其中主枕部包含有套体、填充层以及第一气囊;副枕部包含第二气囊,所以,本技术的主枕部中的气囊进行充气和渐放气,有助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从而患者头部不会长时间接触到同一部位,因此可以起到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头部压疮。此外,主枕部中具有套体,方便拆卸,可经常清洗消毒,保证了卫生安全。另外,本技术的副枕部包含第二气囊,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充气,垫在患者的肩甲处,有助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自动减压复式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作具体阐述。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及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针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以达到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头部压疮以及针对患者有效地打开呼吸气道而专利技术的。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自动减压复式枕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自动减压复式枕系统(图中未示)中自动减压复式枕100与充气泵(图中未示)连通,使用者通过充气泵对自动减压复式枕100进行充气。如图1所示,自动减压复式枕100包括主枕部10和与主枕部10连接的副枕部20。在本实施例中主枕部10的长度a1为70cm,宽度b1为40cm。副枕部20的长度a2为50cm,宽度b2为20cm。副枕部10的短边与主枕部10的短边的垂直距离c为10cm。主枕部10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主枕部10包含:套体11、填充层12和第一气囊13。套体11为棉布或化纤布料,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便于拆卸清洗消毒,既方便更换,又保证了卫生安全。填充层12设置在套体内。填充层12为棉花或化纤棉,透气性高,柔软性好。第一气囊13设置在填充层内,在主枕部10的中心位置处,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第一气囊13的体积为主枕部的体积的1/3~1/2。第一充气阀在第一气囊13内气压不足时,供充气使用,第一泄气阀使第一气囊13内的气体在一定时间内下降至规定气压,此时间由长期临床经验得知以2小时最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采用同一阀体13a。该阀体13a与充气泵相连进行充气。副枕部20用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副枕部20包含第二气囊21。第二气囊21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采用同一阀体21a,该阀体21a使第二气囊21内的气体在2小时内下降至规定气压。该阀体21a也通过与充气泵相连进行充气。副枕部20与主枕部10采用折叠连接,当患者不需使用副枕部20时,可以将放气后的副枕部20折叠放在主枕部10的下方隐藏起来;当患者使用副枕部20时,将副枕部20打开、充气,然后垫在患者的肩甲处,利用患者气道开放,这对于行气管切开术和气道短小的患者很实用。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尤其是ICU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常需要对其插引流管或其他治疗用药的导管,而这些导管若压在患者身下或枕头下会使得患者感到不舒适,而且也影响这些导管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主枕部10与副枕部20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均有大面积(距离c×宽度b2=10cm×20cm)的空隙,此空隙位置的设置有利于患者背部的引流管通过。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因为包括主枕部和副枕部,其中主枕部包含有套体、填充层以及第一气囊;副枕部包含第二气囊,所以,本实施例的主枕部中的气囊进行充气和渐放气,有助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从而患者头部不会长时间接触到同一部位,因此可以起到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头部压疮。此外,主枕部中具有套体,方便拆卸,可经常清洗消毒,保证了卫生安全。另外,本实施例的副枕部包含第二气囊,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充气,垫在患者的肩甲处,有助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此外,本实施例还具有棉花或化纤棉材质的填充层,该填充层透气性高,柔软性好,提高了舒适度。另外,本实施例的主枕部和副枕部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均有大面积的空隙,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枕部,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包含:套体、设置在所述套体内的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填充层内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的第一气囊;以及副枕部,与所述主枕部连接,用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包含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减压复式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枕部,用于对患者的头部减压,包含:套体、设置在所述套体内的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填充层内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充气阀和第一渐泄气阀的第一气囊;以及副枕部,与所述主枕部连接,用于打开患者的呼吸气道,包含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充气阀和第二渐泄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所述主枕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一气囊的体积为所述主枕部的体积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充气阀和所述第一渐泄气阀为同一阀体,所述第二充气阀和所述第二渐泄气阀为同一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复式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填充层为棉花或化纤棉。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娟陈思顾君君冯玉兰陆冬妍陶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