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食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766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食枕,包括主体、角度调节垫和左右角度调节垫,主体上设置有斜坡凹槽,斜坡凹槽的坡角为15度,斜坡凹槽的最低处向上延伸成有护颈部,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30度的三角垫,角度调节垫使用时固定在主体下方或左右角度调节垫的下方,左右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15度的三角垫,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在使用时固定在主体的下方;该进食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方便地帮助患者采取进食所需要的体位,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误吸的机会,维护患者的安全。

A food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 angle adjusting pad and a left and right angle adjusting pad.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ope groove, the slope angle of the slope groove is 15 degrees, the lowest part of the slope groove is extended upward to a neck guard, the angle adjusting pad is a triangular pad with a slope angle of 30 degrees,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pad is fixed when the angle adjusting pad is used. The left and right angle adjusting pad is a triangular pad with a slope angle of 15 degrees on one sid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angle adjusting pad is fixed under the main body when used; the eating pillow can conveniently help the patient take the posture needed for eating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and minimize to the maximum extent. Patients mistakenly absorb the opportunity to safeguard patients'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食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是一种进食枕。
技术介绍
进食是人类获取营养的最基本的技能,而头颈部的关节活动度不仅影响摄食姿势,而且间接影响呼吸肌和颈部吞咽肌群的收缩。研究证明,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不同进食姿势可有效改善或消除吞咽时的残留或误吸症状,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保证患者进食安全有效。让患者的头部或身体改变某种姿态即可解除吞咽障碍的症状,如在吞咽时通过头颈等部位的姿势调整使吞咽通道的走向、腔径的大小和某些吞咽器官的组成结构的位置有所改变和移动,如喉、舌、勺状软骨,利于吞咽启动,避免误吸和残留。但在临床及日常生活中,卒中后及老年人因疾病或老化,导致头颈部姿势异常,缺少有效及针对性的辅助工具,多数时间使用枕头辅助,存在角度不准确,稳定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方便地帮助患者采取进食所需要的体位的进食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食枕,包括主体、角度调节垫和左右角度调节垫,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的坡角为15度,所述斜坡凹槽的最低处向上延伸成有护颈部,所述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30度的三角垫,所述角度调节垫使用时固定在主体下方或左右角度调节垫的下方,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15度的三角垫,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在使用时固定在主体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背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角度调节垫正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正面和背部均设置有魔术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进食枕的主体设置有坡角为15度的斜坡凹槽、坡角为30度的角度调节垫和坡角为15度的左右角度调节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方便地帮助患者采取进食所需要的体位,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误吸的机会,维护患者的安全,该进食枕设置有护颈部,防止颈部扭曲,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进食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进食枕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进食枕的另一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主体1;斜坡凹槽11;护颈部12;角度调节垫2;左右角度调节垫3;魔术贴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细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进食枕,材质为太空棉,易于切割与调整形状,包括主体1、角度调节垫2和左右角度调节垫3,主体1上设置有斜坡凹槽11,主体1背部设置有魔术贴4,斜坡凹槽11的坡角为15度,斜坡凹槽11的最低处向上延伸成有护颈部12,防止颈部扭曲,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角度调节垫2是一侧面坡角为30度的三角垫,起到增加头颈部角度的作用,角度调节垫2正面设置有魔术贴4,左右角度调节垫3是一侧面坡角为15度的三角垫,左右角度调节垫3正面和背部均设置有魔术贴4,经循证证明及人体解剖基础的头颈弯曲度,患者头颈部在30度以上角度进食为最佳进食体位,可利于吞咽,打开食道,关闭气道,防止误吸及返流,提高进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大部分患者最佳的进食角度是30度,45度和60度,本实施的进食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方便地帮助患者采取进食所需要的体位,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误吸的机会,维护患者的安全,当患者需要45度角进食时,如图2所示,将角度调节垫2从主体1的后侧垫在主体1的底部,角度调节垫2与主体1的前端相齐,并利用主体1底部和角度调节垫2正面的魔术贴4固定,形成45度角;当患者需要左转头或右转头进食时,可利用左右角度调节垫3,左转头可以关闭右侧咽腔,利于患者进食,姿势调整需左转头进食时,如图3所示,患者在利用了角度调节垫2调整了头颈部角度的情况,需要左转头进食时,左右角度调节垫3就放在右侧,放在主体1与角度调节垫2之间,左右角度调节垫3的后端与主体1的右侧平齐,并利用魔术贴4固定,主体1、角度调节垫2和左右角度调节垫3三者组合的角度为60度,此外左右角度调节垫3也可只配合主体1使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将左右角度调节垫3置于主体1下方,放在左侧或右侧。本实施例的进食枕可根据患者的普遍身材,设计有大小两款,大的适合男性患者使用,小的适合女性患者使用。大的一款进食枕的主体1前端高度可设计为6mm,后端高度可设计为15mm,小的一款进食枕主体1前端高度可设计成5mm,后端高度可设计为12mm,角度调节垫2和左右角度调节垫3设计成相对应的尺寸规格。尽管本技术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技术构成限制。参照本技术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食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角度调节垫和左右角度调节垫,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的坡角为15度,所述斜坡凹槽的最低处向上延伸成有护颈部,所述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30度的三角垫,所述角度调节垫使用时固定在主体下方或左右角度调节垫的下方,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15度的三角垫,所述左右角度调节垫在使用时固定在主体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食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角度调节垫和左右角度调节垫,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斜坡凹槽,所述斜坡凹槽的坡角为15度,所述斜坡凹槽的最低处向上延伸成有护颈部,所述角度调节垫是一侧面坡角为30度的三角垫,所述角度调节垫使用时固定在主体下方或左右角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连窦祖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