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37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包括箱体、电源、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信号灯组、摄像头、闪光灯与体感探测器,摄像头与闪光灯安装于箱体上部等高的位置,信号灯组内嵌于箱体且处于摄像头下方,体感探测器安装于箱体中间部位,电源、控制单元与通讯单元安装于箱体内部,控制单元与通讯单元、信号灯组、摄像头、闪光灯、体感探测器电连接。通过人体上半身图像识别跟踪行人轨迹并识别违法行为,再通过人脸识别抓拍最佳脸部照片用以取证;对于摄像头拍摄不佳的区域,通过体感探测器检测行人密度,感知行人进入马路的行为。从而可以更准确、更早发现闯红灯违法意图,进行声光警告,迫使行人放弃闯红灯,以督促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A pedestrian monitoring device for running red ligh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destrian traffic light superviso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power supply, a control unit, a communication unit, a signal lamp group, a camera, a flash lamp and a somatosensory detector. The camera and a flash lamp are install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x at the same height, and the signal lamp group is embedded in the box body and under the camera, and the somatosensory detector.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x, power supply, control unit and communication unit are installed in the box. The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communication unit, signal lamp group, camera, flash lamp and somatosensory detector. The pedestrian trajectory is tracked and the illegal behavior is recognized by the upper body image recognition, and then the best face photographs are captured by the face recognition to obtain evidence. Thus, it can be more accurate and earlier to detect the illegal intent of running red lights, carry out sound and light warning, force pedestrians to give up running red lights, in order to urge pedestrians to comply with traffic r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
本技术涉及交通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行人闯红灯管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依然有很多行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信号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路口设置行人闯红灯抓拍警示设备十分必要。现有行人识别抓拍技术采用第三方人脸识别库,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抓拍,而实际场景中由于闯红灯的行人会侧脸查看是否有车,摄像头只能拍摄到行人侧脸的照片或者由于脸部遮挡而造成无法识别到人脸;还有紧邻信号灯周围区域是摄像头的拍摄盲区,马路较宽时,对面摄像头也难以拍摄清晰,从而现有技术能成功抓拍的几率比较低,识别到闯红灯行为的时间也不及时。对于有闯红灯意图的行人,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警告,迫使其放弃闯红灯。另外,单纯使用人脸识别无法做到很好的行人跟踪,因此也很难做到闯红灯前、开始闯红灯、闯红灯结束这样充分的违法证据抓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源、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信号灯组、摄像头、闪光灯与体感探测器,摄像头与闪光灯安装于箱体上部等高的位置,信号灯组内嵌于箱体且处于摄像头下方,体感探测器安装于箱体上信号灯组的下方,且分布在所述箱体的四周,电源、控制单元与通讯单元安装于箱体内部,控制单元与通讯单元、信号灯组、摄像头、闪光灯、体感探测器电连接,电源为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信号灯组、摄像头、闪光灯及体感探测器供电。控制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及警报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及警报控制模块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喇叭Ⅰ与喇叭Ⅱ,喇叭Ⅰ与喇叭Ⅱ均由电源供电,喇叭Ⅰ、喇叭Ⅱ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喇叭Ⅰ位于信号灯组同一侧的下方,且位于体感探测器的上方,喇叭Ⅱ位于箱体上与喇叭Ⅰ相对的一侧。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电源、控制单元电连接,显示屏位于喇叭Ⅱ的上方。进一步地,通讯单元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网口。本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马路上行人的图像,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人体上半身图像识别实现行人的追踪,由于上半身识别可以实现人体360度的识别与跟踪,因此可以识别跟踪双向的行人,并在跟踪对面行人过程中通过人脸图像识别算法抓拍最清晰的人脸图像。上半身识别可以在脸部特征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识别与跟踪,可显著提高行人违法行为识别率,并能更早识别出违法行为。由于上半身识别可以完整跟踪行人整个穿马路的过程,因此可以实现闯红灯前、开始闯红灯、闯红灯结束的完整抓拍,为后期处罚提供佐证。同时,基于上半身跟踪算法,在行人移动过程中会不断识别其脸部特征,抓拍最清晰、角度最好的人脸图片,在通过人脸对比确定违法行人身份时,可以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体感探测器是对紧邻信号灯周围区域的人流密度进行检测,可以感知行人进入马路的行为,是对摄像头图像识别的补充。在马路较宽情况下,信号灯周围区域将成为摄像头拍摄的盲区,通过体感探测器则可以提升这个区域的识别率,从而无死角的实现违法行为识别。警报模块还可以根据数据处理模块提供路口紧急状况自动报警;根据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人流量信息或特殊肢体特征行人情况,信号灯控制模块适当调整红绿灯切换时间,确保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气关系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背面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电源、2-控制单元、3-通讯单元、4-信号灯组、5-摄像头、6-体感探测器、7-闪光灯、8-箱体、9-喇叭Ⅰ、10-喇叭Ⅱ、11-显示屏、21-数据处理模块、22-信号灯控制模块、23-警报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包括电源1、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体感探测器6与闪光灯7,如图2所示,还包括箱体8,摄像头5与闪光灯7安装于箱体8上部等高的位置,信号灯组4内嵌于箱体8且处于摄像头5下方,体感探测器6安装于箱体8上喇叭Ⅰ的下方,且分布在箱体8的四周,电源1、控制单元2与通讯单元3安装于箱体内部,控制单元2与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体感探测器6电连接,电源1为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及体感探测器6供电。控制单元2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1、信号灯控制模块22及警报控制模块2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1、信号灯控制模块22及警报控制模块23之间相互连接。本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马路上行人的图像,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人体上半身图像识别实现行人的追踪,由于上半身识别可以实现人体360度的识别与跟踪,因此可以识别跟踪双向的行人,并在跟踪对面行人过程中通过人脸图像识别算法抓拍最清晰的人脸图像。上半身识别可以在脸部特征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识别与跟踪,可显著提高行人违法行为识别率,并能更早识别出违法行为。由于上半身识别可以完整跟踪行人整个穿马路的过程,因此可以实现闯红灯前、开始闯红灯、闯红灯结束的完整抓拍,为后期处罚提供佐证。同时,基于上半身跟踪算法,在行人移动过程中会不断识别其脸部特征,抓拍最清晰、角度最好的人脸图片,在通过人脸对比确定违法行人身份时,可以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率。体感探测器是对紧邻信号灯周围区域的人流密度进行检测,可以感知行人进入马路的行为,是对摄像头图像识别的补充。在马路较宽情况下,信号灯周围区域将成为摄像头拍摄的盲区,通过体感探测器则可以提升这个区域的识别率,从而无死角的实现违法行为识别。警报模块还可以根据数据处理模块提供路口紧急状况自动报警;根据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人流量信息或特殊肢体特征行人情况,信号灯控制模块适当调整红绿灯切换时间,确保安全。摄像头与闪光灯安装于箱体最上部,有利于扩大图像采集范围,通过上半身识别和人脸识别算法,并配以体感探测器信息的辅助校验与补充,可实现闯红灯前、开始闯红灯、闯红灯结束的全景图片和人脸特写照片四张照片进行抓拍,取证信息充分完备。还可以较准确地采集实时地行人流量,根据流量信息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间,提高交通疏导效率。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箱体8上设置喇叭Ⅰ9与喇叭Ⅱ10,喇叭Ⅰ9与喇叭Ⅱ10均由电源1供电,喇叭Ⅰ9、喇叭Ⅱ10均与控制单元2电连接,喇叭Ⅰ9位于信号灯组4同一侧的下方,喇叭Ⅱ10位于箱体上与喇叭Ⅰ9相对的一侧。喇叭Ⅰ面向马路,用于对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声音警告,发现闯红灯违法意图后,警报模块能及时进行声光警告,迫使行人放弃闯红灯,从而可以督促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箱体8上设置显示屏11,显示屏11与电源1、控制单元2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体感探测器(6)、闪光灯(7)与箱体(8),所述摄像头(5)与闪光灯(7)安装于所述箱体(8)上部等高的位置,所述信号灯组(4)内嵌于箱体且处于摄像头(5)下方,所述体感探测器(6)安装于所述信号灯组(4)的下方,且分布在所述箱体(8)的四周,所述电源(1)、控制单元(2)与通讯单元(3)安装于箱体(8)内部,所述控制单元(2)与所述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体感探测器(6)相连接,所述电源(1)为所述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及体感探测器(6)供电;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1)、信号灯控制模块(22)及警报控制模块(2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1)、信号灯控制模块(22)及警报控制模块(23)之间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闯红灯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体感探测器(6)、闪光灯(7)与箱体(8),所述摄像头(5)与闪光灯(7)安装于所述箱体(8)上部等高的位置,所述信号灯组(4)内嵌于箱体且处于摄像头(5)下方,所述体感探测器(6)安装于所述信号灯组(4)的下方,且分布在所述箱体(8)的四周,所述电源(1)、控制单元(2)与通讯单元(3)安装于箱体(8)内部,所述控制单元(2)与所述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体感探测器(6)相连接,所述电源(1)为所述控制单元(2)、通讯单元(3)、信号灯组(4)、摄像头(5)、闪光灯(7)及体感探测器(6)供电;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1)、信号灯控制模块(22)及警报控制模块(23),所述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强孙晓东杨伟光韩席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