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09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7:07
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涉及煤矿降尘除尘装置,包括挡尘门主体框架、环形支架和两侧固定支架,挡尘门主体框架包括横梁,在横梁上连接气缸,在挡尘门主体框架上铰接挡尘门,气缸的活塞杆与挡尘门相铰接;在挡尘门主体框架与环形支架之间、挡尘门主体框架与两侧固定支架之间分别固定挡尘网;在挡尘门的进风侧设置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并联后连接水源进水管,在水源进水管上连接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在挡尘门的两侧分别设置热释光控传感器,在皮带机的上方设置触控传感器,气缸连接电磁阀。根据皮带机的运行来控制喷雾装置进行喷雾除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节约水源,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An automatic sprinkling spray dustproof door for coal m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sprinkling spray dust stopping door for a coal mine, which relates to a dust collecting and dust removing device of a coal mi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 ring support and two sides fixed supports. The main frame of the dust blocking door comprises a cross beam, a cylinder is connected on the crossbeam, and a dust door is hinged on the main frame of the dust blocking door,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air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dust stopping door. A dust blocking net is fixed between the main frame and the annular support of the dustproof door, between the main frame of the dustproof door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fixed bracket. An annular spray device and a direct spray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inlet side of the dust stopping door, and the annular spray device and the direct spray device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a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ource inlet pipe, and the first electric ball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water source. The valv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ball val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rmoluminescent control sensors on both sides of the dust door, and touch sensors on the top of the belt conveyor, and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lenoid valve.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belt conveyor, the spraying device is controlled to carry out the spray dedusting operation,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water source can be saved, and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an be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降尘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挡尘帘在井下巷道的防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挡尘帘的过滤,大大减少了巷道中回风流携带的煤尘,为“一通三防”中的防治煤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煤矿巷道使用的挡尘帘基本采用喷雾式挡尘帘,当巷道存在粉尘时,开启喷雾装置的阀门对挡尘帘进行喷雾来进行降尘。当人和物料车通过时,需人工手动打开挡尘帘,且喷雾装置不能自动停止喷雾,需手动关闭阀门,比较麻烦,影响工人工作效率,而且靠人的感觉来开启喷雾装置,不科学也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可以根据皮带机的运行来控制喷雾装置进行喷雾除尘操作,从而解决了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约水源,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包括安装在煤矿巷道壁上的挡尘门主体框架、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的环形支架和安装在煤矿巷道左右两侧壁的两侧固定支架;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包括横梁,在横梁上连接气缸,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上铰接挡尘门,气缸的活塞杆与挡尘门相铰接,气缸伸缩实现挡尘门开关;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与环形支架之间、挡尘门主体框架与两侧固定支架之间分别固定挡尘网;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设置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环形喷雾装置连接在环形支架上,直喷雾装置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并联后连接水源进水管,在水源进水管上连接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热释光控传感器,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在煤矿巷道内的皮带机的上方设置触控传感器,所述气缸连接电磁阀。皮带机运行时,物料触碰到触控传感器,装置自动进行喷雾降尘,节约了水源;喷雾时有行人经过热释光控传感器感应区域时,装置停止喷雾,并且挡尘门自动打开;行人过后,待已设定的延时时间一到,挡尘门将自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气缸的伸缩可以使挡尘门打开和关闭,以供行人和行物料车。2、当皮带机运行时,皮带机上物料触碰到触控传感器,喷雾装置自动打开开始喷雾降尘。3、当热释光控传感器接收到人体信号时,喷雾装置自动关闭,并且挡尘门自动打开;行人过后,待已设定的延时时间一到,挡尘门将自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为了便于控制,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还包括第一主机控制箱和第二主机控制箱,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第一电动球阀、电磁阀分别与第一主机控制箱电相连,触控传感器、第二电动球阀与第二主机控制箱电相连。本技术在所述挡尘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手动控制箱和第二手动控制箱,第一手动控制箱和第二手动控制箱与气缸相连。当热释光控传感器损坏或主机控制箱断电时,可通过手动控制箱来控制挡尘门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在所述挡尘门的下方设置落水槽,落水槽内设置泥浆泵。落水槽与地面相平,由挡尘门流下的水进入落水槽,并由落水槽内的泥浆泵排入排水沟。本技术的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水管和连接在水管上的多个喷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门框架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示意图。图中,1挡尘门主体框架,1-1横梁,2挡尘门,3环形支架,4两侧固定支架,5挡尘网,6压条,7铰链,8气缸,9环形喷雾装置,10直喷雾装置,11热释光控传感器,12第一电动球阀,13第二电动球阀,14电磁阀,15触控传感器,16第一主机控制箱,17第二主机控制箱,18第一手动控制箱,19第二手动控制箱,20落水槽,21泥浆泵,22水管,23喷嘴,24水源进水管,25皮带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包括安装在煤矿巷道壁上的挡尘门主体框架1、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的环形支架3和安装在煤矿巷道左右两侧壁的两侧固定支架4。挡尘门主体框架1包括横梁1-1,在横梁1-1上连接气缸8,在挡尘门主体框架1上通过铰链7铰接挡尘门2,气缸8的活塞杆与挡尘门2相铰接,气缸8伸缩实现挡尘门2开关。在挡尘门主体框架1与环形支架3之间通过压条6固定挡尘网5,在挡尘门主体框架1与两侧固定支架4之间通过压条6固定挡尘网5。在挡尘门2的进风侧设置环形喷雾装置9和直喷雾装置10,环形喷雾装置9连接在环形支架3上,直喷雾装置10连接在横梁1-1上。环形喷雾装置9和直喷雾装置1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水管22和连接在水管22上的多个喷嘴23。在挡尘门2的下方设置落水槽20,落水槽20内设置泥浆泵21。落水槽20与地面相平,由挡尘门2流下的水进入落水槽20,并由落水槽20内的泥浆泵21排入排水沟。环形喷雾装置9和直喷雾装置10并联后连接水源进水管24,在水源进水管24上连接第一电动球阀12和第二电动球阀13,在挡尘门2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热释光控传感器11,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11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在煤矿巷道内的皮带机25的上方设置触控传感器15,触控传感器15悬挂于皮带机25上,距离皮带机皮带上表面200mm左右的高度。气缸8连接电磁阀14,电磁阀14与井下气源连接。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还包括第一主机控制箱16和第二主机控制箱17,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1、第一电动球阀12、电磁阀14分别与第一主机控制箱16电相连,触控传感器15、第二电动球阀13与第二主机控制箱17电相连。在挡尘门2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手动控制箱18和第二手动控制箱19,第一手动控制箱18和第二手动控制箱19与气缸8相连。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当皮带机运行时,物料触碰到触控传感器,第二主机控制箱控制第二电动球阀开启,由于第一主机控制箱未接收到信号,第一电动球阀处于开启状态,喷雾装置开始喷雾;当皮带机停止时,第二电动球阀关闭喷雾装置停止喷雾。当有人经过热释光控传感器感应区域时,热释光控传感器接收到人体信号时,通过第一主机控制箱控制第一电动球阀关闭,喷雾装置停止喷雾,电磁阀通电,气缸杆伸出将挡尘门打开到规定角度,行人或物料车通过挡尘门区域,待已设定的延时时间一到,第一电动球阀开启,继续喷雾,同时电磁阀断电,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挡尘门关闭。减少了手动开启和关闭挡尘门和喷雾装置阀门的麻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节约了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煤矿巷道壁上的挡尘门主体框架、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的环形支架和安装在煤矿巷道左右两侧壁的两侧固定支架;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包括横梁,在横梁上连接气缸,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上铰接挡尘门,气缸的活塞杆与挡尘门相铰接,气缸伸缩实现挡尘门开关;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与环形支架之间、挡尘门主体框架与两侧固定支架之间分别固定挡尘网;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设置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环形喷雾装置连接在环形支架上,直喷雾装置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并联后连接水源进水管,在水源进水管上连接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热释光控传感器,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在煤矿巷道内的皮带机的上方设置触控传感器,所述气缸连接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自动洒水喷雾挡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煤矿巷道壁上的挡尘门主体框架、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的环形支架和安装在煤矿巷道左右两侧壁的两侧固定支架;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包括横梁,在横梁上连接气缸,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上铰接挡尘门,气缸的活塞杆与挡尘门相铰接,气缸伸缩实现挡尘门开关;在所述挡尘门主体框架与环形支架之间、挡尘门主体框架与两侧固定支架之间分别固定挡尘网;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设置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环形喷雾装置连接在环形支架上,直喷雾装置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环形喷雾装置和直喷雾装置并联后连接水源进水管,在水源进水管上连接第一电动球阀和第二电动球阀,在所述挡尘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置热释光控传感器,两个热释光控传感器安装在煤矿巷道顶部,在煤矿巷道内的皮带机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国何军王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江隆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