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7468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采用TOPSIS算法对得到的模型解进行选取,从而得到最终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配电网稳定性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既能充分发挥储能装置的优势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又能节约储能装置的成本,同时还减少了频率与节点电压的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分布电源大量接入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也随之增加。储能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电力储能技术己被公认是未来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刚性平衡性质,提高电网柔性的革新性技术,对电力安全、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储能的加入给电力系统新能源接入带来的一系列稳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加以研究。由于目前储能的成本还比较高,大容量的储能装置实施还不太现实,所以储能的容量配置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大量接入将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影响。储能系统具有快速能量响应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分布式电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储能系统接入容量的不同对其平抑效果的影响很大,目前对于接入电网系统的储能系统的容量评估方法,其在评估过程中仅仅考虑储能系统的容量问题,从而导致评估的结果与实际效果相距较远,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电网系统的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S2.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步骤S1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S3.采用TOPSIS算法对步骤S2得到的模型解进行选取,从而得到最终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S2.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步骤S1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S3.采用TOPSIS算法对步骤S2得到的模型解进行选取,从而得到最终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为以配电网的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储能系统容量最小和配电网的频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并以配电网功率平衡、节点电压、储能功率和储能能量平衡为约束条件,构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建立模型:A.采用如下算式计算节点电压波动值f1:式中Nbus为系统节点个数,T为考察时刻数,Vij为节点i在j时刻的电压值,为节点i在考察时间内的电压平均值;B.采用如下算式计算频率波动值f2:式中T为考察时刻数,Ps(i)为时刻i的电网输入功率,为考察时间内电网输入功率的平均值;C.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储能容量配置f3:式中Nstore为储能系统的个数,t0为最大充电或放电开始时刻,t0+nΔt为最大充电或放电结束时刻,Pstorej(i)为第j个储能系统在时刻i的充电或放电功率;D.采用如下算式作为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f:f=min[f1,f2,f3]式中min[f1,f2,f3]表示多目标优化最终值;E.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功率平衡约束Ps:式中Nbus为系统节点个数,NDG为分布式电源的个数,Nstore为储能系统的个数,Ploadi为节点i的负荷功率,PDGj为第j个分布式电源的出力,Pstorek为第k个储能系统的出力且储能系统放电时Pstorek取值为正;F.采用如下算式作为目标函数的节点电压约束:Vmin≤Vij≤Vmax式中Vmin为节点电压最小值,Vmax为节点电压最大值;G.采用如下算式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力强禹海峰谢欣涛侯益灵盛鵾杨高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