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实验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6711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移动实验舱,包括舱体和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通过钢板和方钢骨架焊接成型,所述内部维护结构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设备层和实验室层,所述实验室层的水平方向划分为准备室、缓冲间和主实验间,所述污水收集桶位于所述固定实验台的底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安全,移动方便,通过设置新风箱、排风箱和净化空调机组组成的空调通风系统,有效对实验舱内部的压力进行调节,进而保障了救灾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此外,通过设置污水收集桶,对实验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了实验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和生物安全隐患。

Mobile laboratory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experimental cabin, which comprises a cabin body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bin body is welded and formed by steel plates and a square steel frame.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internal maintenanc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a device layer and a laboratory layer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laboratory layer is divided into a preparation room, a buffer room and a laboratory layer. In the main laboratory, the sewage collection buck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test benc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saf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movement. The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a fresh air box, an exhaust air box and a purifying air conditioning unit is arranged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experimental cabin, thereby ensur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isaster relief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production is carried out by setting up a sewage collection bucket. Raw wastewater was collected and disinfected to avoid pollution and potential biological safety hazards caused by the discharge of experimental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实验舱
本技术涉及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
,尤其涉及移动实验舱。
技术介绍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土地也使得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难发生,在组织救灾的同时疫情防治也需提到第一位,有些自然灾害大都发生在山区等交通不便地带。一些重要病毒、细菌的样本无法及时送到附近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所以移动实验平台作为生物安全实验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今所使用的移动实验舱存在实验舱内部压力环境单一不可调、移动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实验舱。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移动实验舱,包括舱体和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通过钢板和方钢骨架焊接成型,所述舱体的下方对称设有若干车轮,所述舱体的内部安装有内部维护结构,所述内部维护结构与所述舱体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填充有岩棉,所述舱体外部的一侧设有外门,所述外门为四边框密闭的钢制门,所述内部维护结构包括立墙和吊顶,所述吊顶位于所述立墙的上方设置,所述立墙和所述吊顶均为石膏板铝蜂窝夹芯彩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立墙上设有若干密闭门,所述立墙底部设有与所述吊顶平行的地板,所述内部维护结构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设备层和实验室层,所述空调通风系统安转在所述设备层内,所述空调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箱、排风箱和净化空调机组,所述新风箱安装在所述舱体顶端外侧,所述新风箱通过新风管路与所述净化空调机组的回风管路相连,所述净化空调机组的空调外机安装在所述舱体顶端外侧,所述净化空调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实验室层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排风箱安装在所述舱体顶端外侧并且所述排风箱位于所述新风箱的一侧设置,所述排风箱通过排风管路与所述设备层的排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路上、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排风管路上和所述回风管路上均安装电控风阀、止回阀和密闭阀,所述实验室层的水平方向划分为准备室、缓冲间和主实验间,所述准备室和所述缓冲间位于所述主实验间的一端设置,所述外门与所述准备室相连通,与所述外门相对的所述准备室的另一侧与所述缓冲间通过钢制门相连,所述缓冲间通过钢制门与所述主实验间相连通,所述准备室与所述主实验间之间的墙体上设有传递窗,所述净化空调机组通过回风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实验间和所述缓冲间相连,所述主实验间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的回风夹墙的底部均安有回风口,所述主实验间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的回风夹墙的顶端均与所述回风管路相连,所述缓冲间的夹墙内安有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的供电预留接头贯穿所述缓冲间的夹墙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箱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新风箱、所述排风箱和所述净化空调机组相连,所述主实验间内设有固定实验台,所述固定实验台焊接在所述舱体内部,所述固定实验台的一侧设有洗水装置,所述洗水装置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舱体的侧壁连有快速水源接头,所述洗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桶,所述污水收集桶位于所述固定实验台的底部设置。所述舱体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舱体的底部外侧对称设有水平调节轮,所述水平调节轮包括竖直螺杆和位于所述螺杆两端的手轮,所述螺杆竖直安装在所述舱体底部的四周外侧。所述车轮采用自锁万向轮。所述密闭门为彩钢板密闭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安全,移动方便,通过设置新风箱、排风箱和净化空调机组组成的空调通风系统,有效对实验舱内部的压力进行调节,进而保障了救灾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此外,通过设置污水收集桶,对实验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了实验废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和生物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舱体;11-准备室;12-缓冲间;13-主实验间;14-设备层;15-实验室层;2-外门;3-空调通风系统;31-新风箱;32-排风箱;33-净化空调机组;4-立墙;5-吊顶;6-车轮;7-水平调节轮;8-传递窗;9-控制电箱;10-固定实验台;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移动实验舱,包括舱体1和空调通风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通过钢板和方钢骨架焊接成型,所述舱体1的下方对称设有若干车轮6,所述舱体1的内部安装有内部维护结构,所述内部维护结构与所述舱体1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填充有岩棉,所述舱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外门2,所述外门2为四边框密闭的钢制门,所述内部维护结构包括立墙4和吊顶5,所述吊顶5位于所述立墙4的上方设置,所述立墙4和所述吊顶5均为石膏板铝蜂窝夹芯彩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立墙4上设有若干密闭门,所述立墙4底部设有与所述吊顶5平行的地板,所述内部维护结构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设备层14和实验室层15,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安转在所述设备层14内,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包括新风箱31、排风箱32和净化空调机组33,所述新风箱31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新风箱31通过新风管路与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回风管路相连,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空调外机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实验室层15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排风箱32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并且所述排风箱32位于所述新风箱31的一侧设置,所述排风箱32通过排风管路与所述设备层14的排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路上、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排风管路上和所述回风管路上均安装电控风阀、止回阀和密闭阀,所述实验室层15的水平方向划分为准备室11、缓冲间12和主实验间13,所述准备室11和所述缓冲间12位于所述主实验间13的一端设置,所述外门2与所述准备室11相连通,与所述外门2相对的所述准备室11的另一侧与所述缓冲间12通过钢制门相连,所述缓冲间12通过钢制门与所述主实验间13相连通,所述准备室11与所述主实验间13之间的墙体上设有传递窗8,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通过回风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实验间13和所述缓冲间12相连,所述主实验间13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12的回风夹墙的底部均安有回风口,所述主实验间13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12的回风夹墙的顶端均与所述回风管路相连,所述缓冲间12的夹墙内安有控制电箱9,所述控制电箱9的供电预留接头贯穿所述缓冲间12的夹墙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箱9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新风箱31、所述排风箱32和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相连,所述主实验间13内设有固定实验台10,所述固定实验台10焊接在所述舱体1内部,所述固定实验台10的一侧设有洗水装置,所述洗水装置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舱体1的侧壁连有快速水源接头,所述洗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桶,所述污水收集桶位于所述固定实验台10的底部设置。所述舱体1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舱体1的底部外侧对称设有水平调节轮7,所述水平调节轮7包括竖直螺杆和位于所述螺杆两端的手轮,所述螺杆竖直安装在所述舱体1底部的四周外侧。所述车轮6采用自锁万向轮。所述密闭门为彩钢板密闭门。本技术使用时,将控制电箱9的供电预留接头连接外部电源,控制电箱9供电后,空调通风系统3开始运行,当实验环境需要负压时,通过开启新风管路和排风管路上的电控风阀和密闭阀,关闭回风管路上的密闭阀或调小回风管路上的电控风阀的开启度,使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实验舱,包括舱体(1)和空调通风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通过钢板和方钢骨架焊接成型,所述舱体(1)的下方对称设有若干车轮(6),所述舱体(1)的内部安装有内部维护结构,所述内部维护结构与所述舱体(1)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填充有岩棉,所述舱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外门(2),所述外门(2)为四边框密闭的钢制门,所述内部维护结构包括立墙(4)和吊顶(5),所述吊顶(5)位于所述立墙(4)的上方设置,所述立墙(4)和所述吊顶(5)均为石膏板铝蜂窝夹芯彩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立墙(4)上设有若干密闭门,所述立墙(4)底部设有与所述吊顶(5)平行的地板,所述内部维护结构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设备层(14)和实验室层(15),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安转在所述设备层(14)内,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包括新风箱(31)、排风箱(32)和净化空调机组(33),所述新风箱(31)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新风箱(31)通过新风管路与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回风管路相连,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空调外机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实验室层(15)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排风箱(32)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并且所述排风箱(32)位于所述新风箱(31)的一侧设置,所述排风箱(32)通过排风管路与所述设备层(14)的排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路上、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排风管路上和所述回风管路上均安装电控风阀、止回阀和密闭阀,所述实验室层(15)的水平方向划分为准备室(11)、缓冲间(12)和主实验间(13),所述准备室(11)和所述缓冲间(12)位于所述主实验间(13)的一端设置,所述外门(2)与所述准备室(11)相连通,与所述外门(2)相对的所述准备室(11)的另一侧与所述缓冲间(12)通过钢制门相连,所述缓冲间(12)通过钢制门与所述主实验间(13)相连通,所述准备室(11)与所述主实验间(13)之间的墙体上设有传递窗(8),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通过回风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实验间(13)和所述缓冲间(12)相连,所述主实验间(13)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12)的回风夹墙的底部均安有回风口,所述主实验间(13)的回风夹墙和所述缓冲间(12)的回风夹墙的顶端均与所述回风管路相连,所述缓冲间(12)的夹墙内安有控制电箱(9),所述控制电箱(9)的供电预留接头贯穿所述缓冲间(12)的夹墙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箱(9)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新风箱(31)、所述排风箱(32)和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相连,所述主实验间(13)内设有固定实验台(10),所述固定实验台(10)焊接在所述舱体(1)内部,所述固定实验台(10)的一侧设有洗水装置,所述洗水装置通过连接管贯穿所述舱体(1)的侧壁连有快速水源接头,所述洗水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污水收集桶,所述污水收集桶位于所述固定实验台(10)的底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实验舱,包括舱体(1)和空调通风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通过钢板和方钢骨架焊接成型,所述舱体(1)的下方对称设有若干车轮(6),所述舱体(1)的内部安装有内部维护结构,所述内部维护结构与所述舱体(1)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部填充有岩棉,所述舱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外门(2),所述外门(2)为四边框密闭的钢制门,所述内部维护结构包括立墙(4)和吊顶(5),所述吊顶(5)位于所述立墙(4)的上方设置,所述立墙(4)和所述吊顶(5)均为石膏板铝蜂窝夹芯彩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立墙(4)上设有若干密闭门,所述立墙(4)底部设有与所述吊顶(5)平行的地板,所述内部维护结构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划分为设备层(14)和实验室层(15),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安转在所述设备层(14)内,所述空调通风系统(3)包括新风箱(31)、排风箱(32)和净化空调机组(33),所述新风箱(31)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新风箱(31)通过新风管路与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回风管路相连,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的空调外机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所述净化空调机组(33)通过送风管路与所述实验室层(15)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排风箱(32)安装在所述舱体(1)顶端外侧并且所述排风箱(32)位于所述新风箱(31)的一侧设置,所述排风箱(32)通过排风管路与所述设备层(14)的排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路上、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排风管路上和所述回风管路上均安装电控风阀、止回阀和密闭阀,所述实验室层(15)的水平方向划分为准备室(11)、缓冲间(12)和主实验间(13),所述准备室(11)和所述缓冲间(12)位于所述主实验间(13)的一端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实周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春信制冷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