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627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主箱体内部设有工作腔室,主箱体侧方上部设有进风口,主箱体侧方下部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之间采用隔板相隔开且分别连通工作腔室,副箱体内部设有温度控制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上方安装风机而内部安装冷凝器和发热管,副箱体底部安装制冷系统,温度控制腔室上方设有出风通道而下方设有进风通道,主箱体侧方安装加湿器,温度控制腔室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风循环在工作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中流动,而加湿器控制工作腔室湿度,两者相互配合使工作腔室始终保持在恒温恒湿状态,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后期维护,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利于材料试验,满足生产需求。

A new typ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box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box,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x and a sub-box.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chamber,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in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lower side of the main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and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are separated by a partition plat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chamber respectively. In the chamber, a fan is installed abov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hamber, a condenser and a heating pipe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chambe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b-chamber, an air outlet chan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hamber and an air inlet channel is arranged below the chamber, a humidifier is installed at the side of the main chamber, and the air inlet channel and the air inlet channel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hamber pass through connecting pipes respectively. Connecting the working chamber, the air circulation flows in the working chamber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hamber, while the humidifier controls the humidity of the working chamber. The two cooperate to keep the working chamber i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tate all the time.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later maintenance, high control precision, good stability is conducive to material test, and meets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恒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
技术介绍
恒温恒湿箱也称恒温恒湿试验箱,提供一定的恒温恒湿环境下用于检测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等性能的设备,适合电子、电器、手机、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现在市场上的恒温恒湿箱结构复杂,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湿度系统都是安装在同一箱体内,一旦有其中任一系统损坏后,就要整机拆卸进行维修,对于后期机器维护调节不方便,而且现有恒温恒湿箱的风道结构设计不合理,热冷风交替混合,循环热传递效率低下,工作室内温度不能快速精确地到达所设定的温度值,耗能严重,使用效果不好,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维护困难、控制精度不佳、使用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主箱体内部设有工作腔室,主箱体侧方上部设有进风口,主箱体侧方下部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之间采用隔板相隔开且分别连通工作腔室,主箱体前侧安装便于观察工作腔室的透明板,副箱体内部设有温度控制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上方安装风机而内部安装冷凝器和发热管,副箱体底部安装制冷系统,温度控制腔室上方设有出风通道而下方设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进风口,进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出风口,主箱体侧方安装加湿器,加湿器输出管伸入工作腔室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腔室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主箱体底部安装主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温度值相比较,若不相等主控制器发出调温指令到副箱体,副箱体中冷凝器、发热管、制冷系统、风机启动,副箱体循环向工作腔室输送冷风或热风,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湿度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湿度数据与设定的湿度值相比较,若不相等主控制器发出调湿指令到加湿器,加湿器给工作腔室加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蒸发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管为不锈钢电热管或U型电热管或L型电热管或石英电热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腔室中安装挡风板,挡风板上设有多个风孔,挡风板减速从进风口进入工作腔室的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透明板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试验手套的安装孔,试验手套尾部密封连接安装孔边缘,工作人员手部伸入试验手套在工作腔室内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主箱体侧方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电连接主控制器,控制面板设定温度值、湿度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板为双层玻璃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温度控制腔室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风循环在工作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中流动,而加湿器控制工作腔室湿度,两者相互配合使工作腔室始终保持在恒温恒湿状态,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后期维护,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利于材料试验,满足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工作腔室内风流向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控制器的控制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控制器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发热管、制冷系统、风机、加热器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包括主箱体1和副箱体2,主箱体1内部设有工作腔室3,工作腔室3为密闭腔室防止外部空气进入,主箱体1侧方上部设有进风口4,主箱体1侧方下部设有出风口5,进风口4、出风口5之间采用隔板6相隔开且分别连通工作腔室3,主箱体1前侧安装便于观察工作腔室的透明板7,透明板7为双层玻璃板,副箱体2内部设有温度控制腔室8,温度控制腔室8上方安装风机9而内部安装冷凝器10和发热管11,副箱体2底部安装制冷系统12,温度控制腔室8上方设有出风通道13而下方设有进风通道14,出风通道13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3的进风口4,进风通道14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3的出风口5,主箱体1侧方安装加湿器15,加湿器15输出管伸入工作腔室3中,副箱体2循环向主箱体1通风,加湿器15给工作腔室2加湿。如图4~7所示,工作腔室3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主箱体底部安装主控制器16,主控制器16为安装了控制程序的计算机,温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器16,主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温度值相比较,若不相等主控制器16发出调温指令到副箱体2,副箱体2中冷凝器10、发热管11、制冷系统12、风机9启动,副箱体2循环向工作腔室3输送冷风或热风控制温度,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2湿度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器16,主控制器16将采集到的湿度数据与设定的湿度值相比较,若不相等主控制器16发出调湿指令到加湿器15,加湿器15给工作腔室2加湿,具体地,制冷系统12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蒸发器,制冷系统为常规技术不再累述,另外,发热管11为不锈钢电热管或U型电热管或L型电热管或石英电热管。具体的,如图2所示,工作腔室3中安装挡风板17,挡风板17上设有多个风孔,挡风板17减速从进风口4进入工作腔室3的风,使进入工作腔室3的风缓慢进入,减少空气对流对工作腔室温湿度的影响,另外,如图3所示,透明板7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试验手套的安装孔18,试验手套尾部密封连接安装孔18边缘,试验手套伸入工作腔室3中,工作人员手部伸入试验手套在工作腔室3内作业,方便操作待试验产品,而主箱体1侧方安装有控制面板19,控制面板19电连接主控制器16,使用控制面板19设定温度值、湿度值,便于操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恒温恒湿箱结构设计合理,将温度控制系统装载在副箱体2中,通过连接管把主箱体、副箱体2连通起来,如果温度控制部分损坏只需打开副箱体就可维修,非常方便快捷,节约人力物力,而且进风通道14、出风通道13、进风口4、出风口5、隔板6相互配合,避免冷热风在工作腔室3、温度控制腔室8之外的区域混合散失热量,更精确实现温度控制,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利于材料试验,满足生产需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主箱体内部设有工作腔室,主箱体侧方上部设有进风口,主箱体侧方下部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之间采用隔板相隔开且分别连通工作腔室,主箱体前侧安装便于观察工作腔室的透明板,副箱体内部设有温度控制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上方安装风机而内部安装冷凝器和发热管,副箱体底部安装制冷系统,温度控制腔室上方设有出风通道而下方设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进风口,进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出风口,主箱体侧方安装加湿器,加湿器输出管伸入工作腔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和副箱体,主箱体内部设有工作腔室,主箱体侧方上部设有进风口,主箱体侧方下部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之间采用隔板相隔开且分别连通工作腔室,主箱体前侧安装便于观察工作腔室的透明板,副箱体内部设有温度控制腔室,温度控制腔室上方安装风机而内部安装冷凝器和发热管,副箱体底部安装制冷系统,温度控制腔室上方设有出风通道而下方设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进风口,进风通道通过连接管连通工作腔室的出风口,主箱体侧方安装加湿器,加湿器输出管伸入工作腔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室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主箱体底部安装主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温度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温度值相比较,若不相等主控制器发出调温指令到副箱体,副箱体中冷凝器、发热管、制冷系统、风机启动,副箱体循环向工作腔室输送冷风或热风,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作腔室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红王万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