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6655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1:18
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配合比水泥:砂:粗骨料:石:硅灰:膨胀剂:消泡剂:水:减水剂:混合纤维=473.6:846:1054:119.6:85:41:1.1:99:19.6:9.5,配合比单位:kg/m3;所述的混合纤维采用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20微米,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之间的体积比为1:0.4;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显著改进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有效发挥钢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SRC结构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能的优点。

Composite concrete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 kind of composite concrete suitable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ts mix proportion cement: sand: coarse aggregate: stone: silica fume: expansion agent: defoamer: water: water: superplasticizer: mixed fiber = 473.6:846:1054:119.6:85:41:1.1:99:19.6:9.5, mix proportion unit: kg/m3; the said mixed fiber uses carbon fiber and polyethylene fiber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carbon fiber and the polyethylene fiber is 20 microns, and the volume ratio between the carbon fiber and the polyethylene fiber is 1:0.4.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profiled steel and the concrete, effectively giving play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and the concrete, greatly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SRC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涉及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称SRC)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地下、海上工程、高层和超高层建筑。SRC结构中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应是保证型钢与混凝土协调工作的重要基础,型钢和混凝土协同工作,以抵抗各种作用效应,才能够充分发挥该种结构的优点。设计强度等级为C150甚至更高等级的超高强度混凝土已经逐渐用于SRC结构,但在使用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如此高抗压强度的混凝土存在脆性大、韧性低、耐火性差的问题;二是型钢与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自然粘结性能差的问题。所以,不能满足工程中建筑超特高化、超特大跨化、超耐久化、重型化和新型化结构这一趋势的发展要求。此外,将混凝土超特高强化、超特耐久化的制备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此类技术均未能很好地解决SRC结构中型钢与超特高强度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能显著改进型钢与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配合比水泥:砂:粗骨料:石:硅灰:膨胀剂:消泡剂:水:减水剂:混合纤维=473.6:846:1054:119.6:85:41:1.1:99:19.6:9.5,配合比单位:kg/m3;所述的混合纤维采用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20微米,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之间的体积比为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配合比水泥:砂:粗骨料:石:硅灰:膨胀剂:消泡剂:水:减水剂:混合纤维=473.6:846:1054:119.6:85:41:1.1:99:19.6:9.5,配合比单位:kg/m3;所述的混合纤维采用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平均长度为20微米,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之间的体积比为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的长度为10~3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为AGITAN@P803粉末消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粉采用30nm纳米硅粉或者微硅粉;30nm纳米硅粉的比表面积应不小于4000m2/kg,硅含量应不小于99.9%;微米硅粉的比表面积应不小于25000m2/kg,二氧化硅含量应不小于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为燃煤电厂生产的优质I级特细粉煤灰,细度不大于10%,烧失量应不大于3%,SO3含量应不大于2%,含水量应不大于1%,比表面积应大于700m2/k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复合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