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向鹏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6201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包括:片基,其包括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其中,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的重量比为20‑30%:15‑25%:20‑30%:15‑25%:3‑5%:5‑10%;以及分布在片基中的功能性成分因子,其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解决了化疗产生的口腔和/或食管的黏膜炎治疗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 for promoting oral and / or esophageal mucosal repai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for oral and/or esophageal mucosa repair, including a tablet base comprising an edible adhesive, maltose or mannitol, xylitol, sorbitol, flavoring agent and plasticizer, wherein the weight ratio of edible adhesive, maltose or mannitol, xylitol, sorbitol, aroma agent and plasticizer is 2. 0_30%:15_25%:20_30%:15_25%:3_5%:5_10%; and functional component factors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including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stimulating factor.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hemotherapy and oral and / or esophageal mucositis.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or promoting oral and/or esophageal mucosal repair, which is simple i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和胸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在鼻咽癌、肺癌、食管癌等肿瘤的治疗中,放疗的作用不可替代。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肿瘤组织周围及射线路径上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黏膜损伤,包括口腔、口咽部及食管的黏膜等。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表现为单纯局限性炎症,黏膜脱落形成溃疡,严重者可并发黏膜深部细菌或真菌感染,在口腔可致软腭或硬腭穿孔,在食管则可致食管穿孔等。黏膜的损伤不但造成患者饮食、饮水障碍,同时伴有程度不一的疼痛,影响患者对放疗的耐受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这都与肿瘤的长期控制相关。尽管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在采用了现代的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后已经较传统放疗大大降低,但仍然不容忽视。特别是与缓释药片的联合应用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提高治疗疗效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严重性。此外,患者间的放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相同的放(化)疗方案在部分患者中是安全的,但在另一部分患者中可能毒性明显,目前临床工作中对黏膜反应的预判存在很大困难,对已经发生的放射性黏膜炎症也无有效的手段。因此预防黏膜炎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早期黏膜炎症的快速修复是关键。通过放疗技术的改进,进一步降低口腔黏膜的放射接受剂量;通过应用一定的缓释药片或手段降低口腔粘膜对放射的敏感性,均可以预防放疗中黏膜反应的发生或出现严重的黏膜反应。目前临床上针对放化疗相关黏膜炎的治疗,主要采用静脉给药或含漱给药方式。静脉给药方式,使用不便,且全身性反应很明显,包括血象过高,血粘度异常,低血压头疼,恶心或呕吐等。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不利于预防性以及治疗性使用。含漱给药方式的不足,主要在于含漱液存在的时间短促,而且为了保持含漱液内的药物的浓度,通常使用含漱液的量较大,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化疗产生的口腔和/或食管的黏膜炎治疗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包括:片基,其包括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其中,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的重量比为20-30%:15-25%:20-30%:15-25%:3-5%:5-10%;以及分布在片基中的功能性成分因子,其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优选的,食用胶为阿拉伯胶或古塔胶。优选的,香味剂为丁酸乙丙酯或丁酸乙酯。优选的,增塑剂为安息树脂或乳香。优选的,片基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重量比为4:0.000075-0.0001。优选的,功能性成分因子还包括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优选的,片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和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的重量比为4:0.000075-0.0001:0.1-0.2。优选的,功能性成分因子在片基中均匀弥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纯净水中均匀混合食用胶、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形成片基;S2:混合片基与功能性成分因子,形成缓释药片。优选的,该步骤S1的混合温度为50℃-60℃。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将片基冷却至25℃-35℃,向片基中先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再加入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继续搅拌,自然冷却,凝固后压片切割。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功能性成分因子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然后再加入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采用经口缓释型给药方式,直接避免了静脉给药方式产生的全身反应,且大大地延长了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药物以唾液为载体浓度大,更经济节约。静脉给药方式虽然能够使黏膜内药物达到一定浓度,但由于黏膜内毛细血管的损伤,会影响黏膜表面药物的有效浓度。因此,缓释药片以唾液为媒介,有利于药物在黏膜表面的分布以及药物向黏膜内的渗透,在黏膜表面形成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且广泛地分布于黏膜面,使药物的分布更符合病变的分布特点,不至于出现遗漏区域。放化疗黏膜炎的预防非常重要,但鉴于现有临床药物措施的不足之处,药物预防不易推行,或者是只能间断的执行,或在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中执行,这就导致了黏膜炎的发生非常常见。本专利技术采用类“口香糖”方式的经口缓释型给药方式,给药简便,改善了患者对于药物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可在全部患者中执行预防性给药,降低患者发生黏膜炎的概率。对于仍然出现了黏膜炎的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药物使用频率的方式,提高药物的浓度,进一步促进炎症的修复。另外,该缓释药片还具有刺激唾液腺分泌的功能,这对于维持口腔腺体的分泌功能非常重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如下实施例仅是用以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纯净水中均匀混合食用胶、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形成片基;步骤S2,混合片基与功能性成分因子,形成缓释药片。具体地,步骤S1包括为S11,按照以下片基配方称取食用胶0.8g、麦芽糖1g、木糖醇1.2g、山梨糖醇0.6g、香味剂0.2g和增塑剂0.2g。在本实施例中,食用胶采用阿拉伯胶,香味剂采用丁酸乙丙酯,增塑剂采用安息树脂。加入纯净水,在50-60℃下搅拌约30-60分钟,直至各个组分完全溶解,混合均匀,得到片基。步骤S2包括为步骤S21,将片基冷却至30℃,向片基中先后加入功能性成分因子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0.000075g和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0.1g;继续搅拌30-60分钟;使功能性成分因子在片基中均匀弥散。然后,自然冷却、凝固压片切割形成大小约为1×1.5×1.5cm、重约4克的缓释药片A。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但存在以下区别:食用胶:1.2g麦芽糖:0.6g木糖醇:0.8g山梨糖醇:1g香味剂:0.12g增塑剂:0.28g其中,食用胶采用阿拉伯胶,香味剂采用丁酸乙丙酯,增塑剂采用安息树脂。在该实施例中片基配方包括:功能性成分因子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0.0001g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0.2g最终形成缓释药片A。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类似,但存在以下区别:食用胶:0.8g甘露糖醇:1g木糖醇:1.2g山梨糖醇:0.6g香味剂:0.2g增塑剂:0.2g其中,食用胶采用古塔胶,香味剂采用丁酸乙酯,增塑剂采用乳香。功能性成分因子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0.000085g2-(3-氨基丙胺基)-乙硫醇磷酸酯:0.2g最终形成缓释药片A。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1类似,但存在以下区别:片基配方包括:食用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片基,其包括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其中,所述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的重量比为20‑30%:15‑25%:20‑30%:15‑25%:3‑5%:5‑10%;以及分布在片基中的功能性成分因子,其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口腔和/或食管黏膜修复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片基,其包括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其中,所述食用胶、麦芽糖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香味剂和增塑剂的重量比为20-30%:15-25%:20-30%:15-25%:3-5%:5-10%;以及分布在片基中的功能性成分因子,其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胶为阿拉伯胶或古塔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味剂为丁酸乙丙酯或丁酸乙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安息树脂或乳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基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重量比为4:0.000075-0.00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药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鹏焦玉新任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向鹏焦玉新任艳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