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79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火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包括:钢芯铝绞线、聚烯烃内绝缘层、内半导电层、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云母带防火层、内保护层、钢带铠装层、聚烯烃外套;聚烯烃内绝缘层设置在钢芯铝绞线的外部;内半导电层设置在聚烯烃内绝缘层的外部;屏蔽层设置在内半导电层的外部;外半导电层设置在屏蔽层的外部;云母带防火层设置在外半导电层的外部;内保护层设置在云母带防火层的外部;钢带铠装层设置在内保护层的外部;聚烯烃外套设置在钢带铠装层的外部;通过结构上的改进,该装置具有防火阻燃、燃烧时不会散发有毒气体、不易引发电气事故的优点,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特指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属于防火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一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且电缆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但是目前所用的电缆绝缘材料多数采用含卤的材料制成,导致在发生火灾时,电缆燃烧会释放出大量有毒的气体及烟雾,损害健康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该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具有防火阻燃、燃烧时不会散发有毒气体、不易引发电气事故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包括:钢芯铝绞线、聚烯烃内绝缘层、内半导电层、屏蔽层、外半导电层、云母带防火层、内保护层、钢带铠装层、聚烯烃外套、钢芯、铝绞线;所述钢芯铝绞线为为圆形状;所述聚烯烃内绝缘层设置在钢芯铝绞线的外部,且聚烯烃内绝缘层与钢芯铝绞线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设置在聚烯烃内绝缘层的外部,且内半导电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芯铝绞线(1)、聚烯烃内绝缘层(2)、内半导电层(3)、屏蔽层(4)、外半导电层(5)、云母带防火层(6)、内保护层(7)、钢带铠装层(8)、聚烯烃外套(9)、钢芯(101)、铝绞线(102);所述钢芯铝绞线(1)为圆形状;所述聚烯烃内绝缘层(2)设置在钢芯铝绞线(1)的外部,且聚烯烃内绝缘层(2)与钢芯铝绞线(1)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3)设置在聚烯烃内绝缘层(2)的外部,且内半导电层(3)与聚烯烃内绝缘层(2)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屏蔽层(4)设置在内半导电层(3)的外部,且屏蔽层(4)与内半导电层(3)通过包裹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芯铝绞线(1)、聚烯烃内绝缘层(2)、内半导电层(3)、屏蔽层(4)、外半导电层(5)、云母带防火层(6)、内保护层(7)、钢带铠装层(8)、聚烯烃外套(9)、钢芯(101)、铝绞线(102);所述钢芯铝绞线(1)为圆形状;所述聚烯烃内绝缘层(2)设置在钢芯铝绞线(1)的外部,且聚烯烃内绝缘层(2)与钢芯铝绞线(1)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3)设置在聚烯烃内绝缘层(2)的外部,且内半导电层(3)与聚烯烃内绝缘层(2)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屏蔽层(4)设置在内半导电层(3)的外部,且屏蔽层(4)与内半导电层(3)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半导电层(5)设置在屏蔽层(4)的外部,且外半导电层(5)与屏蔽层(4)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所述云母带防火层(6)设置在外半导电层(5)的外部,且云母带防火层(6)与外半导电层(5)通过缠绕方式相连接;所述内保护层(7)设置在云母带防火层(6)的外部,且内保护层(7)与云母带防火层(6)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阿六周荷珍周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闪联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