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压力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17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联合压力筛,其特征是由下列部件组成;其位置及连接关系是:    皮带轮(1)为一种多槽的三角皮带轮,在主轴(2)的下端;    主轴(2)为一种阶梯形圆轴,在组合筛壳体(7)的中心部位;    轴承(3)在轴承支座(4)上,主轴(2)的上、下两端有4个轴承;    轴承支座(4)在主轴支座(5)的两端;    主轴支座(5),其内有主轴(2)、轴承(3)、轴承支座(4),整体在组合筛壳体(7)内的中心位置;    机架(6),其上有组合筛壳体(7)及电机支架;    组合筛壳体(7),由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筒体组成,其变径处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圆环,小圆环上有旋转总成,大圆环上有水环密封套(11)及定翼(8),上法兰面有封头(15);小、大筒体的圆周上有进、出浆接管口,粗浆回流口,黑液返冲口;    定翼(8),中间为一圆柱形筒体(8.1),筒体(8.1)外周有4块异形的波纹板(8.2),定翼(8)整体在一法兰上,法兰上有螺栓孔,在主轴(2)的支撑架上;    可调密封环(9),其形状为一圆环圈,在定翼(8)法兰的外圆周上;    动筛(10),一种圆柱形筒体,筒体上布满有φ6~φ10的小孔,在旋翼(13)的下部;    水环密封套(11),其中间为圆柱形筒体(11.1),筒体的外面有一锥形筒体(11.2),筒体(11.1)与锥形筒体(11.2)的底部相接,水环密封套(11)在组合筛壳体(7)的变径部位即其中部圆环上;    旋翼(13),为锥形体,锥体外有7块形状相同的翼板,旋翼(13)在主轴(2)上,在定翼(8)的上端面;    定筛(14),由筛板(14.1)和圆环(14.2)组成圆筒筛,在组合筛壳体(7)的上法兰面,其余部份则在壳体的中部;    封头(15),其端面为球形状,在组合筛壳体(7)的上法兰面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造纸制浆的筛选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动筛、定筛、动翼、定翼等有机组合而成的联合压力筛
技术介绍
在造纸制浆行业中,由于规模产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制浆工艺,逐渐被低能耗、少污染的封闭筛选新工艺所取代。筛选设备是制浆当中实现封闭筛选新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国内现有中浓压力筛,仅仅具有单一功能筛(简称单筛),单筛分为孔筛和缝筛。单筛只能完成其单一的一种功能,孔筛和缝筛之间需采用管道、阀门连接,中间必须采用浆泵将物料进行传递和输送。其结果是装机容量大,耗水量多,输送的线路长,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中浓压力筛存在着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集二种中浓筛为一体的全新结构,即联合压力筛。联合压力筛能在同一容器内,短时间内将送入的浆料完成粗筛和精筛,经筛选后的良浆再送入到下一工序,将余下的粗浆返回至上一工序,在筛浆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利用自身产生的黑液进行反冲,是一种循环封闭筛选工艺中的中浓过滤筛选设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皮带轮(从动轮)、主轴、轴承支座、主轴支承座、机架、壳体、定翼、密封环、动筛(孔筛)、密封隔离水套、机械密封、旋翼、定筛(缝筛)、壳体封头等15部分组成。其主体材料一般为普通不锈钢或316L加工而成。由图1可知,传统制浆工艺流程是蒸煮来浆a-出节筛b-粗筛c-精筛d--净化e--圆网浓缩f-去漂白g。由图2可知,本技术工艺流程是蒸煮来浆a-联合压力筛A-去漂白g;其中联合压力筛A中的粗渣、细渣分别再经过粗筛c、二段筛i返回联合压力筛A。由此可见,本技术比相同规模的传统制浆工艺流程简化,总装机容量和吨浆耗水量也极大减少。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本技术是集传统的压力筛孔筛和缝筛为一体的高速封闭筛选设备。其最大特点是蒸煮来浆直接从压力筛下部进入,经旋转的孔筛,由于旋转孔筛在特定形状的定翼作用下,使孔筛与定翼之间不断地产生正、负压,简称为低频脉冲,使原浆在负压的作用下不断吸入筛鼓的内腔,正压状态下则是不断起到清洗筛板的作用。从孔筛吸入经粗选的浆料后,再经转动的旋翼与固定的缝筛之间同时重复上面所述的一个工作循环后,将筛选后的良浆送出下一工序。②本技术还设计有一独特的水环密封装置,它能有效地将组合筛内的浆料成功地隔离成三个不同的区间,即原浆区、半良浆区、良浆区,从而达到了分区筛选的目的。③与目前国内现有同等效能的筛选设备相比,本技术体积小,占地面积比原有的减少了5/6m2,而动力消耗降低了365kwh,吨浆耗水量由原来200吨下降至100吨左右,同时还减少了管道长度及部分阀门等,且更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总之,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减少投资和节能降耗是显而易见的。④该系列组合压力筛的最大优点还在于目前国内外正在推广的封闭筛选新工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如在造纸制浆行业,不锈钢系列产品可用于有着腐蚀性强的物料的筛选场合。⑤本技术在主轴上端安装有一特制的机械密封,当主轴在旋转时,能有效地防止浆料顺着主轴外泄,同时减少了周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制浆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技术工艺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剖视);图4为定翼立体示意图;图5为孔筛立体示意图;图6为缝筛立体示意图。其中A-联合压力筛;a--蒸煮来奖;b-出节筛;c-粗筛;d-精筛;e--净化;f-圆网浓缩;g-去漂白;h-二段筛;1-皮带轮;2-主轴;3-轴承;4-轴承支座;5-主轴支座;6-机架;7-组合筛壳体;8-定翼,8.1-圆柱形筒体,8.2-异形波纹板;9-可调密封环;10-动筛(孔筛);11-水环密封套,11.1-圆柱形筒体,11.2-锥形筒体; 12-机械密封,它是用来保证浆料不被外泄;13-旋翼;14-定筛(缝筛),14.1-筛板,14.2-圆环;15-封头。具体实施方式由图3、图4、图5、图6可知,本技术由皮带轮1、主轴2、滚动轴承3、轴承支座4、主轴支座5、机架6、组合筛壳体7、定翼8、可调密封环9、动筛10、水环密封套11、机械密封12、旋翼13、定筛14、封头15等十五个部份组成;皮带轮1为一种多槽的三角皮带轮,装在主轴2的下端,由多根三角皮带传动,其中心设有一锥度芯轮,芯轮用于快速拆装之用;主轴2为一种阶梯形圆轴,装在组合筛壳体7的中心部位;轴承3安装在轴承支座4上,主轴2的上、下两端装有4个不同型式的轴承3;轴承支座4安装在主轴支座5的两端,并用螺栓固定在其上面;主轴支座5,其内装有主轴2、轴承3、轴承支座4等,待整体装配好后再固定在组合筛壳体7内的中心位置,然后用螺栓固定在组合筛壳体7内的下端面;机架6,是用来安装组合筛壳体7及电机支架之用,然后将其安装在预制的水泥钢筋基础上;组合筛壳体7,由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筒体组成,其变径处焊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圆环,小圆环上装有旋转总成,大圆环上装有水环密封套11及定翼8,上法兰面装有封头15;小、大筒体的圆周上焊接有进、出浆接管口,粗浆回流口,黑液返冲口等接管口;定翼8,中间为一圆柱形筒体8.1,筒体8.1外周焊接有4块异形的波纹板8.2,波纹板8.2的用途是运转中使浆流产生低频脉冲,定翼8整体焊在一法兰上,法兰上有螺栓孔,再用螺栓固定在主轴2的支撑架上; 可调密封环9,其形状为一圆环圈,上、下可以调整与动筛10端面的间隙,以达到三种不同浆料被相互渗透,用螺栓固定在定翼8法兰的外圆周上;动筛(孔筛)10,一种圆柱形筒体,筒体上布满有φ6~φ10的小孔,小孔的直径取决于筛选工艺的要求,安装在旋翼13的下部;水环密封套11,其中间为圆柱形筒体11.1,筒体的外面套有一锥形筒体11.2,筒体11.1与锥形筒体11.2的底部用一圆环焊接而成,工作时夹套内将充满水,采用水来进行隔离不同的浆料,水环密封套11安装在组合筛壳体7的变径部位即其中部圆环上。旋翼13,为锥形体,锥体外焊有7块形状相同的翼板,翼板的用途是产生脉冲,旋翼13安装在主轴上,并用螺栓固定在定翼8的上端面;定筛(缝筛)14,由筛板14.1和圆环14.2组成圆筒筛,筛板14.1是用一根根棒状的条板拼接而成,或由整板加工后再卷制焊接而成,其用途是用来筛浆;其筛缝的大小有十几种规格,具体的大小视浆料及工艺的布局位置而定;定筛14,安装在组合筛壳体7的上法兰面,其余部份则延伸到组合筛壳体7的中部;封头15,其端面为球形状,安装在组合筛壳体7的上法兰面上。由此可见,本技术是一种集孔筛、缝筛二种筛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结构形式。本技术工作原理是第一次浆料的筛选当原浆从组合筛壳体7下部的进浆口进入组合筛壳体7内后,由于动筛10在快速旋转的作用下与定翼8上的波纹面产生了低频脉冲水流,当旋转的动筛10处在负压状态下时,浆料经筛孔被吸入到动筛10的内面,当动筛10处在正压状态下时,水流则反冲起到清洗筛板的作用,这样一来筛孔才能避免堵塞的危险,使筛板总处于一个良性的工作状态,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筛选浆料的过程。第二次浆料的筛选是在完成第一次筛选后的状态下进行的,当被第一次筛选的浆料进入动筛10内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浆料将进入组合压力筛壳体7的上部,然后再在旋翼13的作用下将良浆从筛缝中挤出,由于旋翼13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分洪曾耀军王向阳刘江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