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带卷和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4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带卷和带盒,该带包含片状物、细长标签;该细长标签包含多个第一部和多个第二部;多个第二部中的一个的第二侧端部连接至多个第一部中的一个的第一侧端部,并且多个第二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侧端部连接至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的第二侧端部;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多个第二部中的该一个和多个第二部中的该另一个中的每一个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并且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多个第二部中的该一个和多个第二部中的该另一个中的每一个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并且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指定长度和第三长度的总和。

Tape, tape and tape cartridg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lt, a reel and a belt box, which comprises a sheet and a slender tag; the slender tag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part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parts; the second end of one of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parts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one of the first parts,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parts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plurality of first part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side end of the one in the plurality of first parts; the one in the plurality of first parts has a first length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and, the one in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parts and each of the other in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parts has a second length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and, and the second l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length Each of the one and the other of the plurality of the second parts has a third length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and, the one of the plurality of the first parts has a fourth length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and, and the fourth length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pecified length and less than the sum of the specified length and the third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带卷和带盒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生成标签的带、带卷和带盒。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58062)公开了一种标签(粘贴标记),其通过与包括彼此连续的多个标记的带的片状物(即安装片状物)分离而被使用。该标签包括标签部(字符描述部)和粘贴部(附接部)。诸如条形码的图像和/或字符被打印在标签部上。粘贴部被用于将标签部附接至粘合体(如产品)。当用户使用标签时,在图像和/或字符在相对于粘合体的预期方位的状态下,联接至标签部的粘贴部被附接至粘合体。
技术实现思路
在常规技术中,标签部和粘贴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固定长度。该构造缺乏对标签各种用途的应用,诸如:(i)标签部包裹在不同直径的每个粘合体周围;以及(ii)标签部的尺寸依据将被打印的图像和/或字符而改变。由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带、带卷和带盒,其能够灵活满足用户对各种用途的标签的需求。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带,包含:片状物,其具有条形形状并且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细长标签,其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粘贴至片状物,该细长标签包含:多个第一部,每个第一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多个第二部,多个第二部中的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多个第一部中的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第一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多个第二部中的另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第一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多个第二部中的该一个第二部的第二侧端部被连接至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的第一侧端部,多个第二部中的该另一个第二部的第一侧端部被连接至特定第一部的第二侧端部;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第一部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该宽度方向正交于纵向方向;多个第二部中的该一个第二部和多个第二部中的该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多个第二部中的该一个第二部和多个第二部中的该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多个第一部中的该一个第一部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并且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指定长度与第三长度的总和。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带,包含:片状物,该片状物具有条形形状并且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细长标签,细长标签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粘贴至片状物,该细长标签包含:第一粘贴部,其将被粘贴至粘合体;第一标签部,其定位在第一粘贴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要在第一标签部上由打印装置施行打印,其中第二侧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一侧相对;第二粘贴部,其定位在第一标签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第二粘贴部将被粘贴至粘合体;和第二标签部,其定位在第二粘贴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并且要在第二标签部上由打印装置施行打印;其中,第一标签部的第一侧端部被连接至第二粘贴部的第二侧端部,第一标签部的第二侧端部被连接至第一粘贴部的第一侧端部,并且第二粘贴部的第一侧端部被连接至第二标签部的第二侧端部;并且其中,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中的每一个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第一标签部和第二标签部中的每一个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并且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第一标签部和第二标签部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并且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指定长度与第三长度的总和。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带卷,该带卷是成卷的带。在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带盒,包含:外壳;带卷;和墨带卷,其是成卷的墨带。如上述构造的带包括被粘贴至条形片状物的细长标签。细长标签由在细长标签的纵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多个单元标签构成。每个单元标签是与通过以“1-1'”图案切割细长标签而获取的标签大体匹配的概念单元。该细长标签包括多个第一部和多个第二部。每个第二部定位在第一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对应的一个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并且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大于第一部尺寸(即,第一长度)的尺寸(即,第二长度)。因而,在用户从片状物剥离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标签部并且将标签部使用为将被粘贴至粘合体的标签(即,所谓标志标签)的情况下,例如,在相对较宽的第二部上打印图像,并且相对较窄的第一部被包裹在诸如线缆的粘合体周围并且被粘贴至粘合体,使得可以将由图像表示的字符/图像信息与粘合体关联。在上述带中,细长标签被粘贴至片状物。如上所述,每个第二部定位在第一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对应的一个的一侧或另一侧。因而,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以某个第一部、某个第二部、下一个第一部、下一个第二部等等的顺序交替布置在片状物上。由此,通过在连续布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之中适当调整如上所述的待使用时剥离的标签部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例如通过切割第一部和/或第二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某一中间部,可以灵活满足用户对各种用途的标签的需求。在字符/图像信息的量较小的情况下,例如,要剥离的标签部的第二部可以在第一部附近的第二部的某一中间部处被切割,以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缩短标签部的第二部,从而在附接标签之后防止第二部从线缆不必要且妨碍地突出。在使用时字符/图像信息的量较大的情况下,例如,将被剥离的标签部的第二部可以不在第二部的某一中间部处被切割(或者第二部可以在远离第一部的位置处被切割),以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增加标签部的第二部的尺寸,从而在第二部上可靠地打印整个字符/图像信息。在薄线缆被用为粘合体的情况下,例如,要剥离的标签部的第一部可以在第二部附近的其某一中间部处被切割,以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缩短标签部的第一部,从而防止包裹时产生妨碍剩余物。在厚线缆被使用为粘合体的情况下,例如,要剥离的标签部的第一部可以不在其某一中间部处被切割(或者第一部可以在远离第二部处的位置处被切割),以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增加标签部的第一部的尺寸,从而将标签可靠地包裹在线缆周围,以将标签稳固地附接至线缆。在标签通过被包裹在诸如如上所述的线缆的粘合体周围而被使用的情况下,从实现稳固附接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地,第一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预先确定的指定长度,从而对应于线缆的外径。假定线缆具有3mm的外径,例如,指定长度大约15mm,即(i)作为线缆周长(周界)的大约10mm和(ii)附加长度的总和。然而,如果第四长度太长,并且附加长度超过第二部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第三长度),则在第一部被包裹在线缆周围之后,第一部从第二部妨碍地突出。从使用标签同时防止第一部从第二部突出的观点出发,优选地,第四长度小于指定长度和第三长度的总和。上述带包括具有连续布置的标签部的细长标签,其使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带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能够改变,导致了用户对各种用途的标签的需求实现的增强的应用。同样,通过使得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指定长度和第三长度的总和,可以平顺地使用标签而稳固附接。在带中,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长度的0.3倍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长度的1.3倍。在带中,第四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长度。在带中,指定长度大于或等于14mm且小于或等于16mm。在带中,多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包含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处的可折叠线。在带中,多个第一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其特征在于,包含:片状物,所述片状物具有条形形状并且在所述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细长标签,所述细长标签在所述带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粘贴至所述片状物,所述细长标签包含:多个第一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每一个第一部在所述带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和多个第二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另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的第二侧端部被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的第一侧端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的第一侧端部被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的第二侧端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宽度方向正交于所述纵向方向,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并且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并且所述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所述指定长度与所述第三长度的总和。...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1 JP 2017-0388471.一种带,其特征在于,包含:片状物,所述片状物具有条形形状并且在所述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和细长标签,所述细长标签在所述带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粘贴至所述片状物,所述细长标签包含:多个第一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每一个第一部在所述带的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和多个第二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另一个第二部定位成紧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的第二侧端部被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的第一侧端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的第一侧端部被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的第二侧端部,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宽度方向正交于所述纵向方向,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并且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二部和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另一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所述一个第一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并且所述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指定长度且小于所述指定长度与所述第三长度的总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四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长度的0.3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长度的1.3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四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长度。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指定长度大于或等于14mm且小于或等于16mm。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第二部包含可折叠线,所述可折叠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定位在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所述每一个第二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中心部。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部中的每一个第一部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二部中的每一个第二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幸彦伴野贵昭井上晴满松元春树高见祐希子加藤努村山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