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38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47
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角码导料槽(52)以及角码上料机构(7);角码导料槽(52)沿竖向设置,角码导料槽(52)的底端设落料端口,角码导料槽(52)的一侧上设有角码置入槽口(521);角码上料装置(7)包括一角码摆放平台(71),角码摆放平台(71)的台面一侧设有一翻转平台(72);当翻转平台(72)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与角码摆放平台(71)平齐对接;当翻转平台(72)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与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对接;角码摆放平台(71)上还设有一移料机构(711),移料推动块(7111)将角码摆放平台(71)上的角码(6)推向翻转平台(72)。

Corner feeding unit for aluminum profile frame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rner feeding unit for an aluminum profile frame production l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rner feeding groove (52) and the corner feeding mechanism (7) are included, the corner feeding groove (52)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rner feeding groove (52) is provided with a blanking port, and the corner feeding groove (52) is provided with a corner feeding groove (521) on one side. The corner code feeding device (7) comprises a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1) and a turning platform (72) on one side of the table surface of the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1); the turning platform (72)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1) when the turning platform (72) is in a horizontal working state; and the corner code feeding materi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2) when the turning platform (72) is in a vertical working state. The corner code of the slot (52) is put into the slot (521) for docking; a material transfer mechanism (711)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1), and the material transfer driving block (7111) pushes the corner code (6) on the corner code placing platform (71) towards the turning platform (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
本技术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
技术介绍
对于工业铝型材(如光伏组件的边框型材),现通常是用通用加工中心来进行加工,需要人工配合操作,既耗人力又生产效率不高。铝型材框架加工,以生产光伏组件边框型材的流水线为例,基本完成的工序是先将型材锯切成所需的长度,然后对型材进行钻孔等加工,接着在型材端部装配压铆上角码,最后再将多根型材拼装成框形。上述工序中装配角码的工序实现自动化难度最高,据申请人了解,现市场上还没见能自动化连续生产的装配角码的设备,现大多还是要人工向型材端部插入角码,然后要再移至压铆机上进行压铆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实现自动化对生产线供应角码,填补市场空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包括一角码导料槽以及角码上料机构;所述角码导料槽沿竖向设置,角码导料槽的水平向的宽度与角码的尺寸匹配,使角码导料槽内仅能够容纳一列角码;角码导料槽的底端设有供与角码载具对接的落料端口,角码导料槽的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角码置入槽口;所述角码上料装置包括一供摆置一列列叠置好的角码的角码摆放平台,在角码摆放平台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与角码导料槽的角码置入槽口位置对应,所述翻转平台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使翻转平台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与角码摆放平台平齐对接;而当翻转平台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与所述角码导料槽的角码置入槽口对接;所述翻转平台上对应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的接近下端处设有一挡料块,该挡料块相对翻转平台伸缩设置,挡料块上作用有伸缩驱动装置,使挡料块具有突出于翻转平台台面的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所述角码摆放平台上与设翻转平台的那侧相背的一侧上设有移料机构,该移位机构包括移料推动块以及移料驱动装置,所述移料推动块沿接近于翻转平台的方向相对角码摆放平台上滑动,所述移料驱动装置驱动移料推动块,通过移料推动块将角码摆放平台上的角码推向翻转平台。本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连续供应角码,且工作可靠性高,而成本却并不高。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该图中去除了压铆单元,主要是为了展示出塞角码单元的结构,该图表示的是角码还未塞入型材端部的状态;图3为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三,该图中去除了压铆单元,主要是为了展示出塞角码单元的结构,该图表示的是角码已塞入型材端部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角码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该图展示角码摆放平台及翻转平面的顶面结构,图中翻转驱动装置未画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角码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该图展示角码摆放平台及翻转平面底部结构,图中翻转驱动装置未画出;图6为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角码装置的角码载具的立体示意图。以上图中:1、机架;2、型材摆放位;3、型材;4、压铆单元;41、压铆头;42、压铆驱动装置;5、塞角码单元;51、角码载具;511、V形槽;512、角码定位凹槽;513、第一缺口;514、第二缺口;515、角码摆放位;52、角码导料槽;521、角码置入槽口;53、角码载具平移驱动装置;54、推塞角码装置;541、推料杆;542、推料驱动装置;6、角码;7、角码上料装置;71、角码摆放平台;711、移料机构;7111、移料推动块;7112、移料驱动装置;72、翻转平台;721、挡料块;722、伸缩驱动装置;73、翻转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6所示: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参见图1所示,包括一角码导料槽52以及角码上料装置7。参见图1所示,所述角码导料槽52沿竖向设置,角码导料槽52的水平向的宽度与角码6的尺寸匹配,即宽度比角码6尺寸稍大,使角码导料槽52内仅能够容纳一列角码6。并且,所述角码导料槽52的底端设有供与角码载具51对接的落料端口,角码导料槽52的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角码置入槽口521。参见图1所示,角码上料装置7包括一供摆置一列列叠置好的角码的角码摆放平台71,在角码摆放平台71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72,该翻转平台72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73,使翻转平台72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72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角码摆放平台71平齐对接;而当翻转平台72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所述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对接,即当翻转平台72翻转成竖直状态时其拼盖于角码置入槽口521上,翻转平台72带着其平面上的角码6翻转至角码导料槽52内排列成竖列状。参见图1,所述翻转驱动装置73图中举例为一斜撑气缸,该斜撑气缸设置翻转平台72下,斜撑气缸的缸体与机架1铰接,而斜撑气缸伸出的作用端与翻转平台72铰接,以此斜撑气缸像一斜撑杆一样支撑着翻转平台72。翻转驱动装置73实际中也可采用其他驱动装置,比如电机等,并不限于上述斜撑气缸。参见图1所示,详见图4、图5,翻转平台72上对应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的接近下端处设有一挡料块721,该挡料块721相对翻转平台72伸缩设置,挡料块721上作用有伸缩驱动装置722,使挡料块721具有突出于翻转平台72台面的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伸缩驱动装置722举例为气缸,实际中也可用其他驱动装置。挡料块721的作用是:常态下挡料块721保持在突出于翻转平台72台面的阻挡工作状态,在翻转平台72从水平工作状态转换至竖直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中,挡料块721阻挡翻转平台72上的角码下落,当翻转平台72完全达到竖直工作状态与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对接后,才控制挡料块721回缩转换至回缩工作状态,使翻转平台72上的角码能呈列状顺利转移至角码导料槽52内。参见图1所示,详见图4、图5,所述角码摆放平台71上与设翻转平台72的那侧相背的一侧上设有移料机构711,该移料机构711包括移料推动块7111以及移料驱动装置7112,所述移料推动块7111沿接近于翻转平台72的方向相对角码摆放平台71上滑动,所述移料驱动装置7112驱动移料推动块7111,通过移料推动块7111将角码摆放平台71上的角码6推向翻转平台72。移料驱动装置7112图中也是举例为气缸。应用了本实例的铝型材框架生产线装配角码装置,参见图1-3所示,包括一机架1,机架1上设有型材摆放位2,对应于型材摆放位2上的型材3端部设有压铆单元4,且压铆单元4的压铆头41位于型材摆放位2上的型材3端部的上方,所述压铆头41从上向下运动进行压铆,具体压铆单元4除压铆单元4除压铆头41外主要包括一压铆驱动装置42,如图中举例压铆驱动装置42采用成品伺服电动缸,实际中压铆驱动装置42采用分列的伺服电机加丝杆螺母机构,甚至采用液压缸也是可行的。具体,如图中举例型材摆放位2上是放置并列的两根型材3,以对两根型材3同时装配,故而压铆单元4的压铆头41也就要两个以同时作用于两根型材。参见图1-3所示,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塞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角码导料槽(52)以及角码上料机构(7);所述角码导料槽(52)沿竖向设置,角码导料槽(52)的水平向的宽度与角码(6)的尺寸匹配,使角码导料槽(52)内仅能够容纳一列角码(6);角码导料槽(52)的底端设有供与角码载具(51)对接的落料端口,角码导料槽(52)的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角码置入槽口(521);所述角码上料装置(7)包括一供摆置一列列叠置好的角码的角码摆放平台(71),在角码摆放平台(71)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72);所述翻转平台(72)与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位置对应,所述翻转平台(72)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73),使翻转平台(72)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72)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角码摆放平台(71)平齐对接;而当翻转平台(72)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所述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对接;所述翻转平台(72)上对应处在竖直工作状态时的接近下端处设有一挡料块(721),该挡料块(721)相对翻转平台(72)伸缩设置,挡料块(721)上作用有伸缩驱动装置(722),使挡料块(721)具有突出于翻转平台(72)台面的阻挡工作状态和回缩工作状态;所述角码摆放平台(71)上与设翻转平台(72)的那侧相背的一侧上设有移料机构(711),该移料机构(711)包括移料推动块(7111)以及移料驱动装置(7112),所述移料推动块(7111)沿接近于翻转平台(72)的方向相对角码摆放平台(71)上滑动,所述移料驱动装置(7112)驱动移料推动块(7111),通过移料推动块(7111)将角码摆放平台(71)上的角码(6)推向翻转平台(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线的角码供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角码导料槽(52)以及角码上料机构(7);所述角码导料槽(52)沿竖向设置,角码导料槽(52)的水平向的宽度与角码(6)的尺寸匹配,使角码导料槽(52)内仅能够容纳一列角码(6);角码导料槽(52)的底端设有供与角码载具(51)对接的落料端口,角码导料槽(52)的一侧上沿竖向开设有角码置入槽口(521);所述角码上料装置(7)包括一供摆置一列列叠置好的角码的角码摆放平台(71),在角码摆放平台(71)的台面一侧边沿处设有一翻转平台(72);所述翻转平台(72)与角码导料槽(52)的角码置入槽口(521)位置对应,所述翻转平台(72)上作用有翻转驱动装置(73),使翻转平台(72)具有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当翻转平台(72)处在水平工作状态时,翻转平台(72)与角码摆放平台(71)平齐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德林罗宿黎雄钱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锦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