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89412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包装材料和建材范围的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设备。该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是一种一次成型生产瓦楞形纸板的方法,具体生产步骤如下:将备好的废纸浆或草浆成浆送至生产线之成型器部浆槽,浆料在成型器表面成型,真空抽吸连续脱水,然后干燥处理、定型后,再去粘合复面,最终成成品。成品强度高,尤其是侧面戳穿强度,平压强度比普通瓦楞纸板都相应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造纸、制箱板纸一次完成,减少流程,设备简化、能耗降低,降低成本,效益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并可代替进口材料,产品主要用于纸箱包装。如改变复合面材料还可应用于建材、家具、装饰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材料和建材范围。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行业中广泛使用瓦楞纸板制造各种包装箱。通常瓦楞纸板的产生是先经过造纸厂的造纸生产线,生产出平板瓦楞原纸;再经过纸箱厂的瓦楞纸板生产线,将平版瓦楞原纸压出瓦楞型,再用粘合剂复合上平版箱板纸做面,最终制成瓦楞纸板。这种生产工艺流程长,造纸生产线还要排出大量废水,产品经两条生产线生产,操作复杂,成本高。同时由于原纸的来源有时不一致,影响到瓦楞纸板质量不稳定,机压的瓦楞型在复面时易造成倒伏;对于强度要求高的瓦楞纸板产品,还需多层瓦楞芯复合而成,工序相应增多,成本更加高。本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技术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一次由原料直接生产出瓦楞形纸板。不是用机压将平板纸压出瓦楞,而是在生产线初始阶段在纸浆成型器上即成型出瓦楞形状,经干燥定型后复合面纸制成成品。此生产线并非是造纸与制箱两条生产线之组合,而是一种新工艺新设备。本专利技术工艺及设备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是一种一次成型生产瓦楞形纸板的方法,具体生产步骤如下1)备料将废纸板或草浆原料加工成成浆,注入成浆池。2)成型将成浆池的成浆调节为重量比浓度1%,送至生产线之成型部,浆料进入成型器的浆槽中,转动的成型器侧面的不转动的轴芯部有管道联接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成型器在转动同时,通过内部真空区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浆料则以瓦楞形状留在成型器表面,在转动中表面呈瓦楞状浆膜而脱离浆料液面,同时由于真空抽吸连续脱水,其中大部分水分通过滤网被抽走;这样即在成型器表面形成一层瓦楞形料层。3)干燥处理在成型器吹气区3~4kg/cm2的吹气压力与成型器和接取辊之间的线压力作用下,又由于接取辊表面也有金属网而且网目数比成型器上之滤网目数高,所以其密度大,吸附力强,因此成型器表面的瓦楞型料层连续转移到接取辊上。同时通过接取辊内部真空区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进一步提高料层干度;当接取辊在与干燥器接触时,在3~4kg/cm2的吹气压力与线压力作用下,又由于干燥器表面密度大、吸附力强,所以瓦楞型料层又连续转移到干燥器上。在张紧橡胶带包覆下同时运转进行干燥,干燥温度95-100℃时间1-2分钟,橡胶带里侧表面呈瓦楞型。4)冷却定型由干燥部出口引出已干的瓦楞纸板,经定型辊定型(定型辊内通冷却水冷却;定型辊间线压力为10~15kg/cm)定型后再粘合复面,最终成成品。所述成型器结构是可转动的金属中空园筒,其园筒的外圆面是瓦楞形并均布吸水孔,在整个瓦楞形面上按其外形紧密敷设金属滤网,成型器放置在浆料可进入的槽中,两边有轴承支承。成型器侧面的不转动的轴芯部有管道联接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所述成型器运行时其圆周的60~70%没入浆料槽中。所述干燥器是一种转动式园筒,表面是瓦楞型但光滑,里面可通蒸汽或循环加热油直接加热。所述一次成型生产瓦楞纸板的设备是由浆料槽、成型器、接取辊、干燥器、橡胶带、导向辊、定型辊和复面辊按生产程序安装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将造纸、制箱板纸一次完成,减少流程,设备简化、能耗降低,节省生产投资,降低成本,效益大幅提高,投资回收期缩短。②由于生产流程中没有传统造纸设备中之毛布,从而节约了大量洗涤水。生产用水可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无污染,而且产品用后也利于回收。③由于一次成型、定型,可使瓦楞形状牢固性好、不易变形,使其成品抗压强度、抗冲击能力高,尤其是侧面戳穿强度,平压强度比普通瓦楞纸板都相应提高。同时普通瓦楞纸板在做高强纸箱时要用多层纸芯与面纸复合而成,而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成型尺寸使瓦楞成型时形状加高加厚,一层瓦楞芯即可达到多层芯效果。产品质量提高并可代替进口材料,相应提高产品利润。④芯材可用低级原料降低成本,成品质量不受影响。因此利润提高。与常规产品比较,本专利技术之产品利润是其两倍。利用废纸板和低档草浆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属环保型生产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成型纸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瓦楞形纸板截面图。图4为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及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是一种一次成型生产瓦楞纸板的方法,具体生产步骤如下1)成型在图1所示一次成型纸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中,将备好的废纸浆或草浆成浆调节为重量比1%的浓度,从进料管1送至生产线之成型部的浆料槽2,所述成型器4安装在浆料槽2上方,两边有轴承14支承(如图2所示),以成型器圆周的60~70%没入浆料槽2中为准。接取辊6安装在成型器4和干燥器8之间,分别与它们接靠,成型器4侧面的不转动的轴芯部内有空压气管15和空气压缩机连接,有抽真空管道16联接真空泵(如图4中的a、b所示),喷水管17固定在真空区3和吹气区5之间。在成型器转动的同时,真空泵对内部真空区3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浆料以瓦楞形状留在成型器4表面,在转动中表面呈瓦楞状浆膜而脱离原料液面,同时由于真空抽吸连续脱水,其中大部分水通过滤网18和吸水孔19(如图4中c所示)被抽走,这样即在成型器表面形成一层瓦楞形料层。2)干燥处理干燥器8是一种转动式园筒,表面是瓦楞形但光滑,里面可通蒸汽或循环加热油直接加热。在成型器4的吹气区5,以3~4kg/cm2的吹气压力使瓦楞形料层脱开成型器4表面,在成型器4和接取辊6之间的线压力作用下,又由于接取辊6表面也有金属网18而且网目数比成型器4上之滤网目数高,所以其密度大,吸附力强,因此成型器4表面的瓦楞形料层连续转移到接取辊6上。同时通过接取辊6内部真空区3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进一步提高料层干度;接取辊6在与干燥器8接触时,在3~4kg/cm2的吹气压力与10~15kg/cm的线压力下,又由于干燥器8表面密度大、吸附力强,所以瓦楞形料层又连续转移到干燥器8上。里侧表面呈瓦楞形的橡胶带7由导向轮9张紧在干燥器8表面上,瓦楞形料层在张紧橡胶带7包覆下同时运转进行干燥,干燥温度95-100℃;时间1-2分钟。干燥器8内的水汽从排水管13排出。3)冷却定型在图2所示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中,干燥部出口引出已干的瓦楞纸(如图3所示)以辊间线压力为10~15kg/cm的压力经定型辊10定型,,瓦楞纸在定型辊10定型后,再去粘合复面纸11,最终成品叠放在小车上。上述瓦楞形料层厚度由成型器转速(转速范围0.5~5米/分)、表面形状、原料浓度等参数控制。由于成型器在原料槽中只有60~70%没入原料中,在转动中表面呈瓦楞状浆膜则脱离原料液面,同时由于真空抽吸连续脱水,在成型器转动到接取辊时,成型器内停止抽真空,吹气区向外吹压缩空气。由于接取辊表面形状与成型器表面同形所以可以啮合。又由于接取辊表面也有金属网而且网目数比成型器上之滤网目数高所以其密度大吸附力强,而且辊内也装有真空吸附区。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成型器表面的瓦楞形料层便连续转移到接取辊上。接取辊在与干燥器接触时,由于接取辊与干燥器表面形状相同可以啮合,在吹气压力3~4kg/cm2与线压力作用下,瓦楞形料层又连续转移到密度大的干燥器上进行干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板的生产方法是一种一次成型生产瓦楞形纸板的方法,具体生产步骤如下:1)成型:将1wt%浓度的成浆送至生产线之成型部,浆料进入成型器的槽中,成型器侧面的不转动的轴芯部有管道联接的真空泵,在 转动同时通过成型器内部真空区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浆料则以瓦楞形状留在成型器表面,在转动中表面呈瓦楞状浆膜而脱离原料液面,同时由于真空抽吸连续脱水,其中大部分水分通过滤网和吸水孔被抽走;这样即在成型器表面形成一层瓦楞形料层;2)干燥处理:在成型器内以3~4kg/cm↑[2]的吹气压力与成型器和接取辊之间的线压力作用下,又由于接取辊表面也有金属网而且网目数比成型器上之滤网目数高,所以其密度大,吸附力强,因此成型器表面的瓦楞形料层连续转移到接取辊上,同时 通过接取辊内部真空区抽真空,真空度为300~550毫米汞柱,进一步提高料层干度;接取辊在与干燥器接触时,在3~4kg/cm↑[2]的吹气压力与线压力下,又由于干燥器表面密度大、吸附力强,所以瓦楞形料层又连续转移到干燥器上;在里侧表面呈瓦楞形的张紧橡胶带包覆下同时运转进行干燥,干燥温度95-100℃,时间1-2分钟;3)干燥部出口引出已干的瓦楞纸经在定型辊内通冷却水冷却,定型辊线压力为10~15kg/cm定型后,再去粘合复面纸,最终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适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