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03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所述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置物板的置物板支撑板,所述支架体上具有与车身侧围两侧部可拆卸相连的接口;所述支架体上还设有置物板支架支撑板,该置物板支架支撑板用于与轮罩内板拆卸地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支架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形式,使用上更加灵活多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Mounting bracket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storag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bracket and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reof. The mounting bracket of the automobile placement plate includes a bracket body, which is fixed with a placement plate supporting plate for mounting the placement plate, and the bracket body has a detachable interface with both sides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automobile body; and the bracket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lacement plate supporting plate, which is used for the wheel cover. The inner plate is dismantled and fixedly connected. The mounting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detachable structure form, which is more flexible in use,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属于汽车内饰置物架安装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的结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但是随着后排座椅可调,更有些车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或完全放倒。但是由于这样导致置物板这一结构需要被完全取消。传统汽车的置物板的支撑钣金横贯在整个置物板下侧,导致白车身重量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燃油经济性,并且造车成本较高。现有置物板支架有以下几点的缺陷:1、现在的置物板支架结构主要是由大量的钢板冲压拼焊而成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不仅需要大量的冲压机床、设备,还需要大量的模具,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夹具检具,生产过程繁杂,在冲压过程中对现场工作人员存在巨大的潜在危险。2、现在的置物板支架结构方式严重制约了汽车在轻量化、节能、环保、简化、低投入等方面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及其安装结构,该安装支架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形式,使用上更加灵活多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支架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置物板的置物板支撑板,所述支架体上具有与车身侧围两侧部可拆卸相连的接口;所述支架体上还设有置物板支架支撑板,该置物板支架支撑板用于与轮罩内板拆卸地固定相连。由此,本技术的置物板的安装支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侧围的两侧部上,使用上更加灵活多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安装置物板,所述置物板支撑板包括置物板第一支撑板和置物板第二支撑板,其中置物板安装支架分别通过相应的紧固件与置物板第一支撑板、置物板第二支撑板进行连接。为了提高安装支架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与左C柱护板固定相连的接口。为了提高安装支架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与衣帽架支撑板固定相连的接口。为了提高安装支架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C柱内板固定相连的接口。优选地,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与置物板支撑板一体化成型。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其包括车身侧围,所述车身侧围可拆卸地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车身侧围包括左C柱护板、C柱内板和轮罩内板;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分别与左C柱护板和衣帽架支撑板卡接相连,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与C柱内板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通过置物板支架支撑板与轮罩内板拆卸地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置物板与行李箱装饰板本体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衣帽架支撑板与置物板安装支架相互挤压而对行李箱饰板本体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简化了钣金结构,减少了钣金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对车身重量具有很大的贡献。2)本技术的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是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钣金上的,更换更加方便。3)本技术的安装支架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安装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在图中1-置物板安装支架;2-C柱内板后段;3-置物板第一支撑板;4-C柱内板;5-置物板第二支撑板;6-置物板支架第一支撑板;7-轮罩内板;8-置物板支架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新能源家用轿车的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如图1和2所示,其采用传统钣金冲压而成,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安装方便等优点。主要是置物板安装支架和行李箱侧边饰板本体与车身的安装方式与传统车型不同。传统车型的置物板安装支架是从左侧围一直延伸到右侧围上,而本技术的置物板安装支架只是通过螺栓安装在两侧的侧围上,结构简洁,将大量的内饰安装点集成到同一块钣金之上,有很明显的减重效果,无需复杂的焊接工艺。安装方式说明:置物板安装支架与侧围零件通过螺栓安装在一起,简单方便。置物板第一支撑板、置物板第二支撑板是通过工艺最简单的点焊焊接到置物板安装支架上的,而且点焊数量极少。如图3所示,A处是置物板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与置物板第一支撑板进行连接。B处是左C柱护板通过自身卡接结构与置物板安装支架连接。C处衣帽架支撑板通过塑料卡扣安装到置物板安装支架上。D处行李箱装饰板本体通过塑料铆钉连接到置物板。如图4所示,E处置物板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C柱内板进行连接。F处置物板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与置物板支架第二支撑板进行连接。G处衣帽架支撑板本体与置物板安装支架相互挤压将行李箱饰板本体进行限位。如图5所示,H处处置物板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C柱内板进行连接。I处置物板第一支撑板对置物板整体的受力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J处衣帽架支撑板本体与置物板安装支架相互挤压将行李箱饰板本体进行限位。更直观三维钣金图片可以参考图1和2,图3-图5的这三个断面描述了本车的置物板安装支架与内饰板、置物板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比如用铝合金、镁合金、塑料来代替。还可以将置物板第一支撑板、置物板第二支撑板和置物板安装支架的合成一个零件,来简化结构。本实施例适用于有行李箱和C柱的其它乘用车型。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置物板的置物板支撑板,所述支架体上具有与车身侧围两侧部可拆卸相连的接口;所述支架体上还设有置物板支架支撑板,该置物板支架支撑板用于与轮罩内板拆卸地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置物板的置物板支撑板,所述支架体上具有与车身侧围两侧部可拆卸相连的接口;所述支架体上还设有置物板支架支撑板,该置物板支架支撑板用于与轮罩内板拆卸地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支撑板包括置物板第一支撑板和置物板第二支撑板,其中置物板安装支架分别通过相应的紧固件与置物板第一支撑板、置物板第二支撑板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与左C柱护板固定相连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与衣帽架支撑板固定相连的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置物板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安装支架具有C柱内板固定相连的接口。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刘辉王相虎袁俊彪夏立卫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游侠汽车有限公司游侠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