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78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齿条块,所述齿条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导滑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齿条块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圆弧齿块,所述圆弧齿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圆弧齿块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

A mixing device

A mix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device main body, a transmission device arranged in the device main body, and a stirr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arranged in the device main body, a guide chut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and a guide chute arranged in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rack block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slider extending into the guide slide groove and sliding fit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guide slide groove. A second transmission cavity is connect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avity,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rack block is mes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lace. The back end of the arc gear block i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avit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and lower inner walls of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avity through bearing rotation matching,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arc gear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混合
,具体是一种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如今的工业生产发展越来越快,生产中需要的混合物质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混合产物都是立式搅拌混合装置可以充分满足要求,对于这一类的混合就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多次循环使用的翻滚式混合方法,能够降低人力运营时间和混合满足度,能够让固体颗粒之间也能得到混合,为此设计一种翻滚式自动化混合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齿条块,所述齿条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导滑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齿条块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圆弧齿块,所述圆弧齿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圆弧齿块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内上下贯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连杆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上侧端面上偏心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内且与所述滑动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下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齿条块内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右侧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弹簧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导线孔,所述弹簧腔的内壁间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线块,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两侧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转轮腔,所述转轮腔的上侧内壁内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线孔,所述转轮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轮腔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线的另外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导线孔且绕设过右侧的所述第二转轮后并通过右侧的所述第二导线孔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外,所述齿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左侧的所述第二转轮并通过左侧的所述第二导线孔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外的第二导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的支撑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且位于前后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混合块,所述混合块的前后侧端面分别通过第四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混合块左端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混合块右端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混合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右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混合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封板与所述混合块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封板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混合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混合桨,所述混合槽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泄孔,所述混合槽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排泄孔相连通且开口向左的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下侧内壁的右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运输通道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且位于所述运输通道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导块,所述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泄孔内固定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运输管道的左端开口处设置有手动开关器,用以混合完成时打开运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对食品添加剂混合工作时,第一电机开启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轮转动带动固定块在滑动孔内滑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使之圆弧齿块转动,带动齿条块在第一传动腔内右移,因此带动第二导线右移,从而将混合块的开口拉动通过第四转轴转动下移至一定高度时停止第一电机,人员打开封板将食品添加剂混合物放入混合槽内再次关闭封板,同时再次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二导线与第一导线来回左右移动,使得混合块通过第四转轴来回上下旋转,将内的食品添加剂混合物通过搅拌混合桨充分搅拌混合一端时间之后关闭第一电机开启电磁阀门与手动开关器,此时第二电机开启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推块在运输通道内左移,之后推块将完成品不断推出运输通道,能够对一些不容易搅拌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增加混合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剖视图结;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传动装置以及所述装置主体10上侧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一传动腔11,所述第一传动腔11下侧设置有导滑槽14,所述第一传动腔1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齿条块15,所述齿条块15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14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14下侧内壁上的导滑块16,所述第一传动腔11后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13,所述齿条块15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3内的圆弧齿块17,所述圆弧齿块1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3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圆弧齿块17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18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内上下贯通设置有滑动孔20,所述连杆19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3内设置有第一转轮21,所述第一转轮21的上侧端面上偏心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20内且与所述滑动孔20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21下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13下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24上,所述齿条块15内设置有弹簧腔25,所述弹簧腔25右侧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弹簧腔25与所述第一传动腔11的第一导线孔29,所述弹簧腔25的内壁间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线块26,所述导线块26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27,所述顶压弹簧27的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腔25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导线块26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28,所述第一传动腔11左右两侧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转轮腔12,所述转轮腔12的上侧内壁内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线孔32,所述转轮腔12内设置有第二转轮33,所述第二转轮33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34,所述第三转轴34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轮腔12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线28的另外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导线孔29且绕设过右侧的所述第二转轮33后并通过右侧的所述第二导线孔32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10的上侧端面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齿条块,所述齿条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导滑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齿条块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圆弧齿块,所述圆弧齿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圆弧齿块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内上下贯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连杆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上侧端面上偏心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内且与所述滑动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下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齿条块内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右侧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弹簧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导线孔,所述弹簧腔的内壁间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线块,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两侧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转轮腔,所述转轮腔的上侧内壁内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线孔,所述转轮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轮腔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线的另外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导线孔且绕设过右侧的所述第二转轮后并通过右侧的所述第二导线孔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外,所述齿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左侧的所述第二转轮并通过左侧的所述第二导线孔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外的第二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以及所述装置主体上侧的搅拌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设置有导滑槽,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齿条块,所述齿条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导滑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齿条块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圆弧齿块,所述圆弧齿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圆弧齿块上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内上下贯通设置有滑动孔,所述连杆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上侧端面上偏心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内且与所述滑动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下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齿条块内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右侧内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弹簧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一导线孔,所述弹簧腔的内壁间滑动配合连接有导线块,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导线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两侧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转轮腔,所述转轮腔的上侧内壁内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线孔,所述转轮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转轮腔的前后内壁上,所述第一导线的另外一端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诺米克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