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题枢专利>正文

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76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内壁与罐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短杆的外壁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壁与短杆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杆的外壁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壁安装有滑套。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轴和搅拌桨之间的配合,在立杆和滑套的作用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流通过电机所产生功率的大小,提高搅拌效率,通过第二电机、滑套和立杆之间的配合,在滚轮的作用下,滚轮能够带动立杆移动到任意位置,第二电机能够调节滑套的高度,适合推广使用。

An efficient energy saving and non power mixing device for experi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high-efficiency energy-saving and powerless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ank body wall are equipped with short rods.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tank body.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ort rod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ort rod,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The outer wall of the pul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In this experiment,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are AC servo motor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motor, the second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gitator. By adjusting the power generated by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motor, the stirr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coordination among the second motor, sliding sleeve and vertical ba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oller, the roller can drive the vertical bar to any position, the second motor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sliding sleeve,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机械
,具体为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小直径、高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湍流脉动,有利于微观混合,搅拌器的放大是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复杂问题,至今只能通过逐级经验放大,根据取得的放大判据,外推至工业规模,利用搅拌器搅拌介质,可以加速介质的传热和传质,可以加速化工反应的进行,因而搅拌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中搅拌是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强制对流、均匀混合的器件来实现,即搅拌器的内部构件,搅拌是有机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操作,目的是能使反应物间充分混合避免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均匀局部过大,受热不均匀,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分解,尤其在工业生产中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720114134.5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和底部侧壁分别设置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桶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动力端上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贯穿搅拌桶延伸至搅拌桶的内腔底部,且搅拌轴的底部与安装在搅拌桶内置底部的支撑轴座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对称安装有两组相同的结构的横杆两组横杆之间安装有无动力搅拌装置,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刮料装置,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外壁安装有搅拌桨,该专利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搅拌桶的设计存在缺陷,使用时,搅拌桨对搅拌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原料在搅拌桶内会留有残留,搅拌桶内部缺少清洁装置,使用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增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搅拌桶不便于移动和装运,增加了运输成本,造成搅拌装置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内壁与罐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短杆的外壁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内壁与短杆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杆的外壁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壁与支杆的外壁相连,所述拉杆的外壁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与拉杆的外壁相连,所述滑套的内壁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与滑套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立杆的外壁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内壁与立杆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电机与滑套电性相连,所述立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立杆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铰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罐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内壁与罐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二电机的内壁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第二电机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罐体的内壁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的外壁套接有箍套,所述箍套的内壁与顶盖的外壁相连,所述箍套的外壁套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内壁与箍套的外壁相连,所述托板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的内壁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外壁与顶盖的内壁相连,所述罐体的外壁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与罐体的外壁相连,所述顶盖的内壁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外壁与顶盖的内壁相连,所述入水口的外壁底端设有喷口,所述喷口的内壁与入水口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内壁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壁与支杆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杆的内壁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与支杆的内壁相连,所述滑杆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壁与滑杆的内壁相连,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套杆的内壁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与套杆的内壁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壁安装有胶垫,所述胶垫的内壁与顶盖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壁套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内壁与顶盖的外壁套接相连。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壁与箍套内壁的交接处安装有胶条,所述胶条的外壁与箍套的内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轴和搅拌桨之间的配合,在立杆和滑套的作用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流通过电机所产生功率的大小,进而调节转轴的转速。2.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通过调节转轴的转速进而调节搅拌桨的转速,提高搅拌效率,通过第二电机、滑套和立杆之间的配合,在滚轮的作用下,滚轮能够带动立杆移动到任意位置,第二电机能够调节滑套的高度,从而克服传统无动力混合搅拌使用时,搅拌桨对搅拌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原料在搅拌桶内会留有残留,搅拌桶内部缺少清洁装置,使用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增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搅拌桶不便于移动和装运,增加了运输成本,造成搅拌装置的资源浪费的缺点。3.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依靠搅拌桨和无动力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4.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避免了使用时,搅拌桨对搅拌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原料在搅拌桶内会留有残留,搅拌桶内部缺少清洁装置,使用后,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增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搅拌桶不便于移动和装运,增加了运输成本,造成搅拌装置的资源浪费的缺点。5.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让现有的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罐体、支杆和第一电机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图1的胶垫、垫圈和胶条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图1的滑槽、套杆和滑杆的连接关系图。图中:001、罐体,002、支杆,003、第一电机,004、短杆,005、拉杆,006、滑套,007、立杆,008、底板,009、滚轮,010、支腿,011、转轴,012、搅拌桨,013、入料口,014、出料口,015、入水口,016、顶盖,017、箍套,018、喷口,019、胶垫,020、垫圈,021、胶条,022、托板,023、顶杆,024、滑杆,025、滑槽,026、套杆,027、插杆,028、第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00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短杆(004),所述短杆(004)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短杆(004)的外壁安装有支杆(002),所述支杆(002)的内壁与短杆(004)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杆(002)的外壁安装有拉杆(005),所述拉杆(005)的内壁与支杆(002)的外壁相连,所述拉杆(005)的外壁安装有滑套(006),所述滑套(006)的内壁与拉杆(005)的外壁相连,所述滑套(006)的内壁安装有立杆(007),所述立杆(007)的外壁与滑套(006)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立杆(007)的外壁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003),所述第一电机(003)的内壁与立杆(007)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电机(003)与滑套(006)电性相连,所述立杆(007)的下表面安装有底板(008),所述底板(008)的上表面与立杆(007)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有支腿(010),所述支腿(010)的上表面与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008)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009),所述滚轮(009)的上表面与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罐体(00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028),所述第二电机(028)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二电机(028)的内壁安装有转轴(011),所述转轴(011)的外壁与第二电机(028)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011)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013),所述搅拌桨(013)的内壁与转轴(011)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罐体(001)的内壁顶端安装有顶盖(016),所述顶盖(016)的外壁与罐体(001)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外壁套接有箍套(017),所述箍套(017)的内壁与顶盖(016)的外壁相连,所述箍套(017)的外壁套接有托板(022),所述托板(022)的内壁与箍套(017)的外壁相连,所述托板(022)的外壁与罐体(001)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内壁设有入料口(013),所述入料口(013)的外壁与顶盖(016)的内壁相连,所述罐体(001)的外壁底端设有出料口(014),所述出料口(014)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内壁设有入水口(015),所述入水口(015)的外壁与顶盖(016)的内壁相连,所述入水口(015)的外壁底端设有喷口(018),所述喷口(018)的内壁与入水口(015)的外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00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短杆(004),所述短杆(004)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短杆(004)的外壁安装有支杆(002),所述支杆(002)的内壁与短杆(004)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杆(002)的外壁安装有拉杆(005),所述拉杆(005)的内壁与支杆(002)的外壁相连,所述拉杆(005)的外壁安装有滑套(006),所述滑套(006)的内壁与拉杆(005)的外壁相连,所述滑套(006)的内壁安装有立杆(007),所述立杆(007)的外壁与滑套(006)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立杆(007)的外壁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003),所述第一电机(003)的内壁与立杆(007)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电机(003)与滑套(006)电性相连,所述立杆(007)的下表面安装有底板(008),所述底板(008)的上表面与立杆(007)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有支腿(010),所述支腿(010)的上表面与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板(008)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009),所述滚轮(009)的上表面与底板(008)的下表面铰接相连,所述罐体(00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机(028),所述第二电机(028)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二电机(028)的内壁安装有转轴(011),所述转轴(011)的外壁与第二电机(028)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011)的外壁套接有搅拌桨(013),所述搅拌桨(013)的内壁与转轴(011)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罐体(001)的内壁顶端安装有顶盖(016),所述顶盖(016)的外壁与罐体(001)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外壁套接有箍套(017),所述箍套(017)的内壁与顶盖(016)的外壁相连,所述箍套(017)的外壁套接有托板(022),所述托板(022)的内壁与箍套(017)的外壁相连,所述托板(022)的外壁与罐体(001)的内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内壁设有入料口(013),所述入料口(013)的外壁与顶盖(016)的内壁相连,所述罐体(001)的外壁底端设有出料口(014),所述出料口(014)的内壁与罐体(001)的外壁相连,所述顶盖(016)的内壁设有入水口(015),所述入水口(015)的外壁与顶盖(016)的内壁相连,所述入水口(015)的外壁底端设有喷口(018),所述喷口(018)的内壁与入水口(015)的外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用高效节能无动力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002)的内壁安装有顶杆(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题枢郭飞鹏
申请(专利权)人:谢题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