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68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现有产品制作的羽毛球手感与传统二段式羽毛球存在差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条成型的植毛件包括植毛管、植毛杆、底板、连接筋和安装座。植毛管内设有开口于顶面的羽片插孔,一个植毛管与一个植毛杆连接,形成一片羽片的插接件,多个插接件沿底板的边沿均匀分布,形成倒置的圆台形的插接件组合。所述的植毛管的截面外形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的羽片插孔是截面为方形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保证了机械化植入羽毛片时羽翼位置的一致性,提高了羽片的植入牢固度,同时方便了羽片插入,能够满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消费习惯,其击球感和飞行轨迹更接近传统二段式羽毛球。

A three stage badminton wool impl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ree stage badminton wool implant. The badminton feel produced by the existing produc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wo stage badminton. A molded wool implant comprises a hair grafting pipe, a hair grafting rod, a bottom plate, a connecting rib and a mounting seat. A plume Jack opening on the top surface is arranged in the hairplanting tube, and a hairplanting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hairplanting rod to form a plume insert. A plurality of inserts distribute evenly along the edge of the bottom plate, forming an inverted round table-shaped insert assembly. The cross-section shape of the capillary planting pipe is round, quadrilateral or polygonal, and the feather insertion hole is a square cross-section hole.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osition of the feather wing when the feather is implanted mechanically, improves the insertion firmness of the feather piece, facilitates the insertion of the feather piece, satisfies the consumption habi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has a sense of hitting and a flight track closer to the traditional two-stage badmin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文体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三段式羽毛球的羽片和球头的羽毛球植毛件。
技术介绍
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使用寿命只有短短的20来分钟就会报废。加之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由16根长为71-77mm的羽毛片直接插到球头上,加胶固化,毛杆与球头只依靠球头与毛杆交叉处的胶水固定,所以毛杆植入要深,表面的胶水要多,但在多次击打之后,还是很容易出现毛杆与球头松动导致羽毛球报废的现象。71-77mm长度的羽毛片需要较长的羽毛制成,导致可使用的天然羽毛资源相对较少而使成本增加等弊端。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羽毛杆上缠绕二道线圈,加胶加固;用胶水加固的二道线圈刚性很好,传统二段式羽毛球在受到击打后,二道刚性线圈对冲击力较小的吸收作用,冲击力直接传递到羽毛杆上,对羽毛杆产生剪切作用,因此,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毛杆很容易折伤或开裂。加之二道线圈经反复击打后也容易松动而使传统二段式羽毛球报废。传统二段式羽毛球工序多而复杂,产能复制能力差,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导致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使用成本更高。为了克服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种种不足,出现一种三段式羽毛球。该羽毛球依次由球头、植毛架、多根短毛片组成。其中,植毛架一体成型,由多个植毛管和植毛杆组成植毛件,短毛片的毛杆植入植毛管中,植毛杆部分代替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羽毛杆的功能。一体成型的植毛架的植毛件之间有二道连接筋代替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二道线圈。三段式羽毛球是在羽翼与球头之间增加了植毛架,将羽毛球插入植毛架上的植毛管中并固定连接,再将植毛架与球头固定连接,如申请号为201110426157.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专利号为201420091352.8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520844830.2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0620039058.8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520844874.5的技术专利等。这些三段式羽毛球都是将用于植毛的植毛件分成插接羽毛的植毛管部分和实心的连接杆部分。同时植毛件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类似线圈的结构。三段式羽毛球因为植毛架的使用,使得羽毛片缩短到48mm左右,从而把传统二段式羽毛球无法使用的短羽毛得到利用,羽毛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三段式羽毛球在受到冲击时,一体成型的人造植毛架会变形进而部分吸收了瞬间的冲击力,使羽毛片不易折伤,使得三段式羽毛球的使用寿命比传统二段式羽毛球更长。同时,三段式羽毛球的一致性,使得三段式羽毛球可以机械化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但是三段式羽毛球的植毛架容易变形,在触拍瞬间,其手感与传统二段式羽毛球会有一些差异。现有的三段式羽毛球无法达到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击打感以及飞行轨迹。因此,还需要对三段式羽毛球的植毛装置进行不断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三段式羽毛球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使其击球感和飞行轨迹更接近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植毛件一体成型,包括植毛管、植毛杆、底板、连接筋和安装部。所述的植毛管和植毛杆的数量均与羽片数量相同,植毛管内设有羽片插孔,羽片插孔开口于植毛管的顶面,一个植毛管的尾部与一个植毛杆的头部连接,形成一片羽片的插接件,羽片插入羽片插孔后,羽片的毛杆、植毛管和植毛杆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两个插接件通过连接筋连接,同一平面的多个连接筋形成一个连接圈,连接圈为1~3道。植毛杆的尾部与底板连接,多个插接件沿底板的边沿均匀分布,形成倒置的圆台形的插接件组合。所述的植毛管的截面外形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的羽片插孔是横截面为方形的孔;所述的底板为圆形平板或正多边形平板,正多边形的边数与羽片数量相同;所述的安装座为圆筒形,或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形,安装座上端面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羽片插孔在垂直于植毛件中心轴的水平横截面上为方形;每个羽片插孔的转向角α相同,0°≤α≤30°;任意相邻两个羽片插孔的偏转角β相同,β=360°/n,n为羽片插孔的数量。所述的转向角α为在所述的水平横截面上,羽片插孔方形横截面的中心点O与植毛件中心轴的垂直连线OO′,与羽片插孔方形横截面的其中一条边线的夹角。所述的偏转角β为在所述的水平横截面上,相邻两个羽片插孔的方形横截面对应边之间的夹角;一个方形横截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到植毛件中心轴的距离,分别与另一个方形截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到植毛件中心轴的距离相同,则该两条边即为一对对应边。进一步,所述的转向角α为10°~15°。所述的转向角α为羽片插孔方形横截面背向底板一侧以中心点O为回转中心顺时针翻转的角度。由于植毛件的一致性,更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进行插球,自动化机械可以有相对一致的角度。本专利技术把羽片插孔设计为横截面是方形的孔,当毛杆植入时,方形孔对四方形的毛杆起到导向作用,使羽毛杆按照相同的角度植入,机械化植入的羽毛片时,相邻二片羽翼间的夹角基本一致。设定转向角α相同的羽片插孔,采用侧身错位叠加的方式使得羽片形成涡流状。每两支相邻羽片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为了保证羽毛球能够稳定飞行,所以间隙必须尽量相同。每一支羽片都会有一个转向角,当相邻二支羽片的转向角一致时,就能保证两支相邻羽片之间的间隙基本相同。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消费习惯各有不同,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等地,喜欢自转速度小的羽毛球,而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又喜欢自转速度快一点的羽毛球,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的自转速度很大程度上处决于相邻二羽毛片的羽翼的夹角大小。根据需要,改变α的大小,可以增加或减小羽毛球的旋转,适用各种需求。任意相邻两个毛杆定位孔的偏转角β相同,保证每个羽片偏转的角度一致,增加了羽毛球的稳定性。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羽毛球消费习惯,事先在模具制作时,就设定符合其消费习惯的相邻二羽毛片的羽翼的夹角,具体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为准。进一步,底板中心开有通孔,此时的底板为环形平板。通孔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正多边形孔。该设计可以减轻植毛件的重量,使之符合羽毛球所需的重量要求。进一步,所述的插接件上设置有加强肋,所述的加强肋朝向植毛件的中轴线设置。进一步,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的水平横截面为圆环形或正多边环形。再进一步,所述的加强肋的头部起始于植毛管、底部延伸至底板,即沿插接件的侧壁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肋的支撑效果,可以把加强肋的头部起始于植毛管的头部,即沿插接件的整个侧壁设置,加强肋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扩大。如果设置加强环,加强肋的边沿与加强环外壁相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植毛件的刚性,本专利技术插接件的内侧增加并扩大一斜向支撑面。以往的支撑面的起点位于植毛管和植毛杆的交叉点以下的植毛杆上,支撑面的终点落在底板上,支撑面与底板的交叉点离植毛架中心轴线的距离>10mm,这样,斜向支撑面对植毛件的实际支撑作用有限。本专利技术将支撑面的面积扩大,支撑面的起点位于植毛管上,甚至从植毛管的开口处开始,而斜向支撑面与底板的交叉点离植毛架中心轴线的距离<10mm,甚至位于植毛架中心轴线上,从而进一步保障植毛件的刚性。进一步,羽片插孔在接近开口处孔径逐渐增加,形成喇叭形的开口,开口与孔壁间通过弧面过渡。所述的羽片插孔由开口到底部孔径逐渐减小,即羽片插孔纵向具有一定的锥度。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用于连接羽毛球的羽片(Ⅰ)和球头(Ⅱ),包括植毛管(1)、植毛杆(2)、底板(3)、连接筋(4)和安装座(5),所述的植毛管(1)、植毛杆(2)、底板(3)、连接筋(4)和安装座(5)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毛管(1)和植毛杆(2)的数量均与羽毛球的羽片数量相同,植毛管(1)内设有羽片插孔(1‑1),羽片插孔(1‑1)开口于植毛管(1)的顶面;一个植毛管(1)的尾部与一个植毛杆(2)的头部连接,形成一片羽片的插接件(Ⅲ),相邻的两个插接件(Ⅲ)通过连接筋(4)连接,同一平面的多个连接筋(4)形成一个连接圈,所述的连接圈为1~3道;植毛杆(2)的尾部与底板(3)连接,多个插接件(Ⅲ)沿底板(3)的边沿均匀分布,形成倒置的圆台形的插接件组合;所述的植毛管(1)的横截面外形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的羽片插孔(1‑1)是横截面为方形的孔;所述的底板(3)为圆形平板或正多边形平板,正多边形的边数与羽片数量相同;所述的安装座(5)为圆筒形,或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形,安装座(5)上端面与底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7 CN 20181004247171.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用于连接羽毛球的羽片(Ⅰ)和球头(Ⅱ),包括植毛管(1)、植毛杆(2)、底板(3)、连接筋(4)和安装座(5),所述的植毛管(1)、植毛杆(2)、底板(3)、连接筋(4)和安装座(5)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毛管(1)和植毛杆(2)的数量均与羽毛球的羽片数量相同,植毛管(1)内设有羽片插孔(1-1),羽片插孔(1-1)开口于植毛管(1)的顶面;一个植毛管(1)的尾部与一个植毛杆(2)的头部连接,形成一片羽片的插接件(Ⅲ),相邻的两个插接件(Ⅲ)通过连接筋(4)连接,同一平面的多个连接筋(4)形成一个连接圈,所述的连接圈为1~3道;植毛杆(2)的尾部与底板(3)连接,多个插接件(Ⅲ)沿底板(3)的边沿均匀分布,形成倒置的圆台形的插接件组合;所述的植毛管(1)的横截面外形为圆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所述的羽片插孔(1-1)是横截面为方形的孔;所述的底板(3)为圆形平板或正多边形平板,正多边形的边数与羽片数量相同;所述的安装座(5)为圆筒形,或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形,安装座(5)上端面与底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羽毛球植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片插孔(1-1)在垂直于植毛件中心轴的水平横截面上为方形,每个羽片插孔(1-1)的转向角α相同,0°≤α≤30°;任意相邻两个羽片插孔(1-1)的偏转角β相同,β=360°/n,n为植毛管(1)的数量;所述的转向角α为在所述的水平横截面上,羽片插孔(1-1)方形横截面的中心点O与植毛件中心轴的垂直连线OO′,与羽片插孔(1-1)方形横截面的其中一条边线的夹角;所述的偏转角β为在所述的水平横截面上,相邻两个羽片插孔(1-1)的方形横截面对应边之间的夹角;一个方形横截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到植毛件中心轴的距离,分别与另一个方形截面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到植毛件中心轴的距离相同,则该两条边即为一对对应边。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见霖黄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才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