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364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包括扁球形主舱体、圆柱筒形接管、侧开齿啮式法兰门和外壳。扁球形主舱体,内部设有人体支撑装置,左、右两侧及前部均设有一个观察窗;圆柱筒形接管,套接在扁球形主舱体的一端,并且与水平线呈一个角度倾斜向下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的底部,供人体腿部伸展;侧开齿啮式法兰门,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的侧面,可向外打开;外壳,设置于扁球形主舱体的底部与圆柱筒形接管连接部位,并且完全覆盖圆柱筒形接管的外表面,其正对圆柱筒形接管顶部的位置布置仪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在舱内坐着或者半躺,进出舱方便,舱门开关轻便,密封安全可靠,头部前端空间宽敞,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将脚伸展,无压抑感。

Single compartment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t-type single-person pressurized oxygen chamber, which comprises a flat spherical main cabin, a cylindrical nozzle, a side-opening rod-type flange door and a shell. The flat spherical main cabin is provided with a human body supporting device, and an observation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right and front sides; cylindrical nozzles are sleeved at one end of the flat spherical main cabin, and are inclined downward to b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lat spherical main cabin at an angle with the horizontal line, so as to extend the legs of the human body; a side-open Teeth-Locked flange door. The outer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blate spherical main cabin to connect with the cylindrical nozzle and completely cover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ylindrical nozzle. The cabin door switch is light, the sealing is safe and reliable, the front end of the head is spacious, and people of different height can stretch their feet without de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式单人加压氧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压氧舱空间结构
,特别是涉及座式单人加压氧舱。
技术介绍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的治疗方式。与普通吸氧相比,高压氧通过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使组织内氧含量和储氧量相应增加,是一种有效改善、缓解和纠正机体缺氧状态的医疗措施,通过改善人体因为内因或者外因导致的缺氧症状,弥补人体内缺失的部分氧气,从而达到保健或者治疗的目的。凡是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或身体不适,高压氧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康复和保健功效。加压氧舱组成结构由密闭舱体和相关控制系统组成。密闭舱体一般采用横置的长圆筒形结构,圆筒顶端设平开式舱门,另外还有气体增压、减压和供氧系统,以及照明、空调、对讲监视等控制系统组成。高压氧舱通常分多人舱和单人舱。多人舱一般采用座式,可一次性容纳多人进舱,压缩空气加压,允许医务人员进舱,病人通过面罩,头部氧罩或气管插管吸入纯氧。多人舱体积大、运输困难,价格昂贵。单人舱多采用躺式,只允许一个人进舱,采用纯氧或空气加压。单人舱体积小、价格低、方便运输、相互干扰少,但少部分人员会产生幽闭恐惧症。就算是体积较小的单人舱,一般其长度在2米以上,其宽度和高度一般超过1米,无法进入一般的房间安装使用。加压氧舱一般设有一个门,由于舱内绝对压力最高达0.3MPa,因此舱门承受巨大的气体压力,容易变形。现有舱门方案五花八门,经典的平开式结构,采用铰链和压杆分两边锁定,采用50mm以上厚的钢板制成门框,开启非常笨重。舱门开关用多道机构操作,必须由舱外人员操作才能打开。当然也有一种轻便的软体舱,采用拉链的方式,但因为能够承受的压力很小,一般为0.13MPa,氧疗治疗和保健效果比较弱。中国专利CN90217414,公开了一种新型氧气加压医用氧舱。它包括舱体、舱门和机座,舱体设置在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与舱门由转臂活动配合,在舱门与舱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舱门上设有锁紧机构。由于本技术的舱体与舱门采用转臂相联接,因而其结构简单,加之在舱门上设置了锁紧机构,使得使用更安全和方便。但是其在投入具体使用过程中时,总体上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体积大,沉重,移动不便,要由吊机吊装,无法进行一般公共场所和家庭。2.单人舱都采用躺式,除体弱的病人,如果用于一般人员的康复和保健,不易接受这种方式,并易产生幽闭恐惧症。3.舱内加压过程全部为手动操作,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要求高,操舱人员只能根据经验进行进、排气操作,容易造成加、减压过快,引起耳朵疼痛等不适症状。4.完成减压后,只能由操作人员在舱外打开,舱内人无法打开,存在安全问题,无法将加压氧舱向民用和家庭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体积大、重量沉和操舱难的问题,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下,将舱体尽量缩小,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运输,能进入电梯、公共场所、家庭入户门,且一键式全自动操作、手自一体操舱、人员进出方便、内外都可打开、多重安全保障安全性高的座式单人加压氧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包括扁球形主舱体、圆柱筒形接管、侧开齿啮式法兰门和外壳,其中:扁球形主舱体,内部设有人体支撑装置,左、右两侧以及前部分别设有一个观察窗;圆柱筒形接管,套接在扁球形主舱体的一端,并且与水平线呈一个角度倾斜向下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的前部,供人体腿部伸展;侧开齿啮式法兰门,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的侧面,可向外打开;外壳,设置于扁球形主舱体的底部与圆柱筒形接管连接部位,并且完全覆盖圆柱筒形接管的外表面,其正对圆柱筒形接管顶部的位置布置仪表板。进一步地,侧开齿啮式法兰门通过铰链可旋转打开地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上,同时侧开齿啮式法兰门还包括:活套齿啮法兰,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上,内侧设有若干个凸齿,内部设置密封胶条;罐盖齿啮法兰外侧有若干个凹齿,这些凹齿与活套齿啮法兰的若干凸齿凹、凸对应并且相嵌,形成齿啮状态;与此同时,锁环齿啮法兰外侧有与罐盖齿啮法兰相同形状的凹齿,内侧套在罐盖齿啮法兰上,并且锁环齿啮法兰与罐盖齿啮法兰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进一步地,开齿啮式法兰门上还连接有外把手组件、内把手组件和自动锁穿舱组件;自动锁穿舱组件穿过侧开齿啮式法兰门连接内把手组件和外把手组件,外把手组件端部设有夹持腔,其夹持腔通过U型槽延长板的一端与锁环齿啮法兰固定连接;外把手组件正对U型槽延长板的U形槽部分设有一根加长轴,U型槽延长板的另一端绕加长轴可旋转地与外把手组件连接;其中:自动锁穿舱组件,包括压板和贯穿地连接在压板上的内把手连接衬套筒和外把手连接衬套筒;压板,正对外把手连接衬套筒的内壁处还设有膜片凹槽,膜片凹槽通过小拉手和中间轴将弹性膜片压紧于其内;内把手连接衬套筒,通过带密封圈轴连接内把手组件,内把手组件和外把手组件分别固定连接在带密封圈轴的两端,同时带密封圈轴相对内把手连接衬套筒可转动90-180度;外把手连接衬套筒,朝向压板的方向设有弹力回复凹槽,弹力回复凹槽内通过中间轴和压板压紧弹簧,朝向外门把手一侧通过加长轴承与外把手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弹性膜片由橡胶或者弹簧钢制成。进一步地,罐盖齿啮法兰和锁环齿啮法兰外侧均分别设有8-20个凹齿,锁环齿啮法兰上的全部凹齿的顺时针方向加工有斜坡。进一步地,扁球形主舱体由两个相同的直径为1000-1350mm的椭圆型封头对称布置,并且在这两个椭圆形封头的中间夹持同直径的短接管连接而成,两个封头底部的距离即舱宽度L为750-900mm。进一步地,圆柱筒形接管由直径500-600mm的接管一端焊接同直径的小封头,另一端焊接扁球形主舱体的开孔上制成,并且接管与水平线向下成30-45度的角度。进一步地,扁球形主舱体与外壳之间围成的安装舱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气路与外侧板组件。进一步地,仪表板上安装两个手自一体自动阀和一个压力表。进一步地,侧开齿啮式法兰门的活套齿啮法兰的内侧穿孔的有效直径为不小于750mm。进一步地,扁球形主舱体内的人体支撑装置为可前、后移动而且可调节俯仰的座椅或者躺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单人加压氧舱相比,人可以在舱内坐着或者半躺。舱内空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头部前端空间宽敞,没有压抑感,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将脚伸展。舱体结构紧凑圆润,体积大幅度减少,方便运输和安装。2.圆形侧开法兰门结构轻巧,外形与舱体曲面浑然一体,能承受绝对压力最高达0.3MPa压力,受力均匀,变形小,密封可靠,只要转动省力内、外把手即可锁定或打开舱门。在加压时自动锁定把手保护,舱门开启轻松,人员进出舱方便,使用安全。3.本专利技术的座式单人加压氧舱为全自动一键式启动,手自一体控制,多重安全保护,适合民用以及各类医疗机构、健康机构使用,可以搬运至需要使用的房间使用,实用性很强。附图说明图1为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剖面状态的结构图;图2为座式单人加压氧舱俯视状态的结构图;图3为座式单人加压氧舱舱门开启状态三维结构图;图4为座式单人加压氧舱舱门关闭状态三维结构图;图5为侧开齿啮式法兰门分解三维结构图;图6为侧开齿啮式法兰门和舱门把手、自动锁的结构图;图7为侧开齿啮式法兰门和舱门把手、自动锁分解三维结构图其中:1-扁球形主舱体,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扁球形主舱体(1)、圆柱筒形接管(2)、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和外壳(4),其中:扁球形主舱体(1),内部设有人体支撑装置,左、右两侧以及前部分别设有一个观察窗(8);圆柱筒形接管(2),套接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一端,并且与水平线呈一个角度倾斜向下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前部,供人体腿部伸展;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侧面,可向外打开;外壳(4),设置于扁球形主舱体(1)的底部与圆柱筒形接管(2)连接部位,并且完全覆盖圆柱筒形接管(2)的外表面,其正对圆柱筒形接管(2)顶部的位置布置仪表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扁球形主舱体(1)、圆柱筒形接管(2)、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和外壳(4),其中:扁球形主舱体(1),内部设有人体支撑装置,左、右两侧以及前部分别设有一个观察窗(8);圆柱筒形接管(2),套接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一端,并且与水平线呈一个角度倾斜向下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前部,供人体腿部伸展;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1)的侧面,可向外打开;外壳(4),设置于扁球形主舱体(1)的底部与圆柱筒形接管(2)连接部位,并且完全覆盖圆柱筒形接管(2)的外表面,其正对圆柱筒形接管(2)顶部的位置布置仪表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通过铰链(24)可旋转打开地连接在扁球形主舱体(1)上,同时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还包括:活套齿啮法兰(17),固定在扁球形主舱体(1)上,内侧设有若干个凸齿(171),内部设置密封胶条(18);罐盖齿啮法兰(20)外侧有若干个凹齿(201),这些凹齿(201)与活套齿啮法兰(17)的若干凸齿(171)凹、凸对应并且相嵌,形成齿啮状态;与此同时,锁环齿啮法兰(19)外侧有与罐盖齿啮法兰相同形状的凹齿,内侧套在罐盖齿啮法兰上,并且锁环齿啮法兰与罐盖齿啮法兰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式单人加压氧舱,其特征在于: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上还连接有外把手组件(21)、内把手组件(22)和自动锁穿舱组件(23);自动锁穿舱组件(23)穿过侧开齿啮式法兰门(3)连接内把手组件和外把手组件,外把手组件(21)端部设有夹持腔(211),其夹持腔(211)通过U型槽延长板(25)的一端与锁环齿啮法兰(19)固定连接;外把手组件(21)正对U型槽延长板的U形槽部分设有一根加长轴(28),U型槽延长板(25)的另一端绕加长轴(28)可旋转地与外把手组件(21)连接;其中:自动锁穿舱组件(23),包括压板(231)和贯穿地连接在压板(231)上的内把手连接衬套筒(232)和外把手连接衬套筒(233);压板(231),正对外把手连接衬套筒(232)的内壁处还设有膜片凹槽(2311),膜片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永王佳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颖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