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射流切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91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行业节能降耗的膨化射流切换器。主要特点是在蒸煮锅出浆口设有膨化射流罐、锥体集流室、射流箱、切换板等装置。蒸煮锅不需降压卸锅、操作极为方便,提高蒸煮锅利用率60%,降低碱耗2-4%,浆液收获率提高5%,大大减少废气排放及噪声。(*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行业节能降耗的膨化射流切换器。目前造纸行业采用的蒸煮锅均没设计膨化射流切换器,因而需要较长时间排气降压卸锅,设备利用率低,浆料洗涤困难,耗碱高以及废气排放出的硫化物污染环境、噪声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需降压卸锅、操作方便,提高蒸煮原浆质量,降低碱耗,缩短制浆时间,减少废气排放,降低以至消除噪声的膨化射流切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在原浆蒸煮锅后设有膨化射流罐、锥体集流室、射流箱,在膨化射流罐的一端设有进水导向管及进浆管,膨化射流罐与锥体集流室相连,锥体集流室同射流箱相连,射流箱的一端设有出浆口。本技术的目的同样可以这样来完成在射流箱内设至少一块切换板。本技术有如下优点实施本技术后,以年产3000-5000吨的中小型纸厂为例,总用碱量可降低2-4%,每吨纸可节约碱50-100公斤,3000-5000吨的纸厂可节约用碱费用30-50万元;提高粗浆收获率5%,提高细浆收获率5%以上;提高蒸煮锅利用率60%,并减少了排放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社会公害。下面提供的附图及实施例将进一步对其加以描述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膨化射流切换器的结构图;由附图1可知,膨化射流切换器由膨化射流罐(3),锥体集流器(4),射流箱(6),进水导向管(1),进浆管(2),出浆口(7),切换板(5)构成。本技术是根据流体力学有关射流原理,闪急效应作用理论设计的。膨化射流罐(3)与蒸煮锅喷口直接相接,顶部进水导向管(1)与清水泵管道相接。锅内粗浆借助废气压力喷射入罐,喷射压力为6-8kg/m2,粗浆液从膨化射流罐(3)上部沿切线射流,经罐壁旋转而下,降入锥体集流室(4),此时,从进水导向管(1)连续加入冷水,废气被全部冷却,浆料被稀释,并以涡流状态进入射流箱(6),稀释流在箱内经切换板(5)多次切换,降低了压力,经出浆口(7)流向洗料池。权利要求1.一种膨化射流切换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膨化射流罐(3)、锥体集流室(4)、射流箱(6)、在膨化射流罐(3)的一端设有进水导向管(1)及进浆管(2),膨化射流罐(3)与锥体集流室(4)相连,锥体集流室(4)同射流箱(6)相连,射流箱(6)的一端设有出浆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射流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射流箱内设有至少一片切换板(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行业节能降耗的膨化射流切换器。主要特点是在蒸煮锅出浆口设有膨化射流罐、锥体集流室、射流箱、切换板等装置。蒸煮锅不需降压卸锅、操作极为方便,提高蒸煮锅利用率60%,降低碱耗2-4%,浆液收获率提高5%,大大减少废气排放及噪声。文档编号D21C7/00GK2087205SQ9021489公开日1991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继恒, 罗文光, 阎双荣, 黄明新, 陈举 申请人:四川省通江县造纸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化射流切换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膨化射流罐(3)、锥体集流室(4)、射流箱(6)、在膨化射流罐(3)的一端设有进水导向管(1)及进浆管(2),膨化射流罐(3)与锥体集流室(4)相连,锥体集流室(4)同射流箱(6)相连,射流箱(6)的一端设有出浆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恒罗文光阎双荣黄明新陈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通江县造纸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