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5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包括箱体、密封筒、旋转柱和固定横板,所述箱体顶端与盖板相卡合,且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盖板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筒位于箱体内部,且密封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同时相邻个密封筒上的第一环形磁铁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旋转柱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块内部,且旋转柱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板的两端与卡块为卡槽连接,且固定横板上放置有育种筒,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的内圆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的内壁上,且第一滑动轨嵌入至密封筒的壁体上,同时密封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环。该大豆育种用育种箱设置有密封筒和育种筒,且整个育种滴灌、放置和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

Breeding box for soybean br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ybean breed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sealing cylinder, a rotating column and a fixed horizontal plate.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is clamped with a cover plate, and a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ver plate is bonded with a sealing plug, and the sealing cylinder is located inside the box body,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al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A first ring magnet is provided, and the first ring magnet on the adjacent sealing cylinders is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The top end of the rotating column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rotating columns are connected by a transmission belt. The two ends of the fixed horizontal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lip slot, and the breeding tube is placed on the fixed horizontal plate. The inner circle of a ring magnet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wall of a first sliding rail, and the first sliding rail is embedded in the wall body of the sealing cylinder, and a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aling cylinder. The soybean breed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sealed tube and a breeding tube, and the oper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placement and removal of the whole breeding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us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
本技术涉及大豆育种
,具体为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
技术介绍
大豆在育种时需要使用到育种箱,育种箱可以为大豆种子提供良好的育种环境,现有的育种箱在育种时操作不便,同时整体的密封性不好,影响大豆的育种,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育种箱在育种时操作不便,同时整体的密封性不好,影响大豆的育种,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包括箱体、密封筒、旋转柱和固定横板,所述箱体顶端与盖板相卡合,且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盖板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筒位于箱体内部,且密封筒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同时相邻个密封筒上的第一环形磁铁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旋转柱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块内部,且旋转柱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板的两端与卡块为卡槽连接,且固定横板上放置有育种筒,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的内圆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的内壁上,且第一滑动轨嵌入至密封筒的壁体上,同时密封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环。优选的,所述密封筒呈上下为开口状的圆柱形,且密封筒的顶端与箱体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并且密封筒的内径与密封塞之间一致,同时两者密封卡合。优选的,所述卡块包括有第二滑动轨和第一传动齿条,所述第二滑动轨嵌入至滑动块内部,且第二滑动轨关于第一传动齿条对称设置,同时第二滑动轨和第一传动齿条均和卡块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旋转柱包括有蜗轮、蜗杆、转动板、升降杆和第二传动齿条,且旋转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蜗杆与转动板和旋转柱内壁活动连接,两端的蜗杆分别与蜗轮相啮合,同时两端的蜗轮分别固定于箱体内壁和旋转柱的内壁上并分别与第二传动齿条和第一传动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条与升降杆为一体式结构,且升降杆从转动板中穿过,同时转动板固定于箱体上。优选的,所述密封筒三个为一组,共设置有2组,且每组中位于两侧密封筒上的第一环形磁铁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育种筒包括有第二环形磁铁,且育种筒的顶端延伸至密封筒内部,同时育种筒的顶端外侧上固定有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二环形磁铁与第一环形磁铁相吸附,且第二环形磁铁与密封环相贴合,同时密封环的内径大于育种筒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大豆育种用育种箱设置有密封筒和育种筒,当需要对大豆进行育种时,可以将育种筒顶端移动至密封筒内部,在第一环形磁铁和第二环形磁铁相互吸附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育种筒牢牢固定在密封筒内部,需要滴灌营养液时,可以通过密封筒一个个往育种筒进行滴灌即可,同时育种完成后需要取出时,使第一环形磁铁和第二环形磁铁分离,就可以将育种筒从密封筒内部取出,整个育种滴灌、放置和取出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同时需要密封时,可以通过密封塞将密封筒顶端密封住,且当育种筒位于密封筒内部并固定住时,通过密封环可以将密封筒底端密封住,这样就可以使得育种筒内的大豆种子处于一个密封稳定的环境下,有利于其育种,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筒和育种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盖板,3、密封塞,4、密封筒,5、滑动块,6、卡块,601、第二滑动轨,602、第一传动齿条,7、旋转柱,701、蜗轮,702、蜗杆,703、转动板,704、升降杆,705、第二传动齿条,8、连接杆,9、传动带,10、固定横板,11、育种筒,1101、第二环形磁铁,12、第一环形磁铁,13、第一滑动轨,14、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包括箱体1、盖板2、密封塞3、密封筒4、滑动块5、卡块6、旋转柱7、连接杆8、传动带9、固定横板10、育种筒11、第一环形磁铁12、第一滑动轨13和密封环14,箱体1顶端与盖板2相卡合,且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5,盖板2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塞3,密封筒4位于箱体1内部,且密封筒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12,同时相邻2个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通过连接杆8相连接,旋转柱7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块5内部,且旋转柱7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固定横板10的两端与卡块6为卡槽连接,且固定横板10上放置有育种筒11,第一环形磁铁12的内圆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13的内壁上,且第一滑动轨13嵌入至密封筒4的壁体上,同时密封筒4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环14。密封筒4呈上下为开口状的圆柱形,且密封筒4的顶端与箱体1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并且密封筒4的内径与密封塞3之间一致,同时两者密封卡合,密封筒4的结构设计,便于人们为育种筒11内的大豆种子进行滴灌营养液,操作方便,且可以通过密封塞3将密封筒4密封住,使得大豆种子处于密封环境下进行育种。卡块6包括有第二滑动轨601和第一传动齿条602,第二滑动轨601嵌入至滑动块5内部,且第二滑动轨601关于第一传动齿条602对称设置,同时第二滑动轨601和第一传动齿条602均和卡块6为一体式结构,卡块6可以带动固定横板10上升和下降,并可以将育种筒11托起,防止因第一环形磁铁12和第二环形磁铁1101之间吸力不够导致育种筒11掉落出现大豆种子洒出的现象,保证了大豆育种可以正常稳定的进行。旋转柱7包括有蜗轮701、蜗杆702、转动板703、升降杆704和第二传动齿条705,且旋转柱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蜗杆702与转动板703和旋转柱7内壁活动连接,两端的蜗杆702分别与蜗轮701相啮合,同时两端的蜗轮701分别固定于箱体1内壁和旋转柱7的内壁上并分别与第二传动齿条705和第一传动齿条602相啮合,第二传动齿条705与升降杆704为一体式结构,且升降杆704从转动板703中穿过,同时转动板703固定于箱体1上,蜗轮701和蜗杆702之间具有自锁机制,具有单向传动的特性,也就是通过转动旋转柱7才可以带动蜗轮701转动,而蜗轮701不会带动旋转柱7转动,从而可以防止第二环形磁铁1101移动,影响育种筒11和密封筒4之间的密封性。密封筒4三个为一组,共设置有2组,且每组中位于两侧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与升降杆704固定连接,当升降杆704移动时,可以带两侧的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移动,两侧的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通过连接杆8可以带动中间处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移动,从而只要升降杆704进行移动,就可以带动整个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进行移动,结构合理。育种筒11包括有第二环形磁铁1101,且育种筒11的顶端延伸至密封筒4内部,同时育种筒11的顶端外侧上固定有第二环形磁铁1101,第二环形磁铁1101与第一环形磁铁12相吸附,且第二环形磁铁1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包括箱体(1)、密封筒(4)、旋转柱(7)和固定横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与盖板(2)相卡合,且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5),所述盖板(2)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筒(4)位于箱体(1)内部,且密封筒(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12),同时相邻2个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通过连接杆(8)相连接,所述旋转柱(7)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块(5)内部,且旋转柱(7)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板(10)的两端与卡块(6)为卡槽连接,且固定横板(10)上放置有育种筒(11),所述第一环形磁铁(12)的内圆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13)的内壁上,且第一滑动轨(13)嵌入至密封筒(4)的壁体上,同时密封筒(4)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环(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包括箱体(1)、密封筒(4)、旋转柱(7)和固定横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与盖板(2)相卡合,且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5),所述盖板(2)内壁上粘接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筒(4)位于箱体(1)内部,且密封筒(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12),同时相邻2个密封筒(4)上的第一环形磁铁(12)通过连接杆(8)相连接,所述旋转柱(7)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块(5)内部,且旋转柱(7)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板(10)的两端与卡块(6)为卡槽连接,且固定横板(10)上放置有育种筒(11),所述第一环形磁铁(12)的内圆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轨(13)的内壁上,且第一滑动轨(13)嵌入至密封筒(4)的壁体上,同时密封筒(4)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环(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4)呈上下为开口状的圆柱形,且密封筒(4)的顶端与箱体(1)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并且密封筒(4)的内径与密封塞(3)之间一致,同时两者密封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育种用育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包括有第二滑动轨(601)和第一传动齿条(602),所述第二滑动轨(601)嵌入至滑动块(5)内部,且第二滑动轨(601)关于第一传动齿条(602)对称设置,同时第二滑动轨(601)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