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电连接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40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电连接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端子管腔壁及安装保持部。所述管腔壁围成一管腔。所述管腔具有轴向延伸方向,用于与对配端子插接配合。所述安装保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上,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配合。所述连接端子结构精简、便利于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端子、电连接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连接端子、电连接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产品的不断深入应用,用于实现不同电子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特别地,随着新能源的利用,电动汽车的使用也不断增多。相应地,诸如电动汽车等车辆内部的电连接往往需要相应的连接端子实现。如何使得连接端子更适宜应用则成为需要考虑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便利于对配连接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组件及电连接器组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管腔壁及安装保持部。所述管腔壁围成一管腔。所述管腔具有轴向延伸方向,用于与对配端子插接配合。所述安装保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上,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配合。优选地,所述安装保持部为自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的突出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保持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间隔排布。当接触连接件轴向安装至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时,该接触连接件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阻挡配合。优选地,所述管腔壁沿轴向形成有前端及后端。所述第一突出部轴向延伸至与所述管腔壁的前端齐平设置。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周向排布设置。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周向排布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轴向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为自所述管腔壁的外表面向内表面突起的冲压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接触。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板材冲压件。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优选地,所述管腔壁为圆形管腔壁。所述连接端子为母端子。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用于电动汽车内部大电流电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及接触连接件。所述接触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安装保持部轴向阻挡配合。所述接触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电连接,并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为独立一体件,并可拆卸地容置在所述连接端子的管腔内。优选地,所述安装保持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间隔排布。所述接触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并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阻挡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接触连接件沿轴向形成有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接触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之间。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接触连接件的前端面可阻挡配合。所述第二阻挡面与所述接触连接件的后端面可阻挡配合。优选地,当所述接触连接件处于未受外力的自由状态时,该接触连接件的径向尺寸与所述管腔的径向尺寸相当。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为径向尺寸可缩小及增大的弹性形变结构。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包括对配连接本体。所述对配连接本体与所述管腔壁接触电连接。所述对配连接本体设置有对配连接管腔。所述对配连接管腔轴向延伸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优选地,所述的电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具有容腔壁。所述容腔壁围成一容腔。所述连接端子延伸至并固定在所述容腔内。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及对配端子。所述对配端子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接触连接件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具有对配连接本体。所述对配连接本体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子的管腔内,且所述对配连接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管腔壁接触电连接。所述对配连接本体具有对配连接管腔;所述对配连接管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对配端子延伸至所述对配连接管腔内,并与所述对配连接本体的内表面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子之间为点接触、线接触及面接触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接触连接件与所述对配端子之间为点接触、线接触及面接触中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本技术连接端子通过安装保持部能够将接触连接件稳定的保持在该连接端子内,从而提升稳固组装一体性能。所述连接端子与接触连接件通过两个部件结构即可组装一体,从而精简了整体结构而不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进而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连接端子在另一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连接端子自前端向后端的轴向投影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电连接组件设置有对配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连接端子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图6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电连接组件轴向立体剖视图。图10为图8的电连接组件轴向剖视图。图11为图8的电连接组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的连接端子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连接端子的自前端向后端的投影示意图。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图12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电连接组件自前端向后端的投影示意图。图16为图14的电连接组件自后端向前端的投影示意图。图17图14的电连接组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8为本技术提供的包括有图17的电连接组件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的连接端子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图19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101。所述连接端子101用于实现对配电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101为可与公端子插接对配以实现电连接的母端子。所述连接端子101包括端子本体10。所述端子本体1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支撑所述连接端子101的其他结构即可。所述端子本体10具有轴向方向。相应地,所述连接端子10沿轴向与对应的公端子对配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0在轴向形成有前端10a及后端10b。相应地,所述连接端子10的前端10a与对应的公端子最先接触对配组装。所述端子本体10还具有与轴向垂直的径向。所述连接端子10具有外周面12a。所述外周面12a沿所述端子本体10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周面12a可以包括下述管腔壁12的外周面。也即是,管腔壁12的外周面构造为所述端子本体10的外周面12a。作为优选,所述端子本体10具有管腔壁12。所述管腔壁12围成一管腔14。相应地,所述管腔14用于容纳公端子,并通过所述管腔壁12与该公端子接触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管腔14轴向延伸呈一通腔。所述管腔14的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与对应的公端子的对配即可。为了便利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腔壁,所述管腔壁围成一管腔;所述管腔具有轴向延伸方向,用于与对配端子插接配合;及安装保持部,所述安装保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上,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腔壁,所述管腔壁围成一管腔;所述管腔具有轴向延伸方向,用于与对配端子插接配合;及安装保持部,所述安装保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上,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保持部为自所述管腔壁的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的突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保持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间隔排布;当接触连接件轴向安装至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时,该接触连接件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轴向阻挡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壁沿轴向形成有前端及后端;所述第一突出部轴向延伸至与所述管腔壁的前端齐平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周向排布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周向排布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管腔壁的轴向对齐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中至少一个为自所述管腔壁的外表面向内表面突起的冲压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轴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用于与接触连接件轴向阻挡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板材冲压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壁为圆形管腔壁;所述连接端子为母端子。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用于电动汽车内部大电流电连接。13.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4、5、6、7、9、10、11或12所述的连接端子;及接触连接件,所述接触连接件容置在所述管腔内,并与所述安装保持部轴向阻挡配合;所述接触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电连接,并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连接件为独立一体件,并可拆卸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