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插拔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
本技术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插拔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FuelCell,FC)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洁净、高效、安全、环保,是21世纪的能源革命性发电技术。在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中,燃料电池技术也被列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燃料电池根据电解质种类的不同,主要分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其中SOFC可以直接使用碳基燃料,与现有能源供应系统兼容,在分布式发电及热电联供、移动交通、备用电源及固定电站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SOFC发电系统的核心单元是电池堆,目前主要发展了管式结构和平板式结构两种电池堆,管式结构发展较早,单电池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单电池通过阴阳极连接形成电池堆,但是由于其能量密度低,目前研究较少。平板式电池堆由一片一片的单电池通过连接体串联组成。单电池是三明治结构的陶瓷材料,由致密陶瓷电解质和两侧的多孔陶瓷电极组成,阴极侧持续供应空气(氧化气氛),阳极侧持续供应燃料气体(H2、CO、CH4等,还原气氛)。通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插拔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座体和多个单电池,所述端座体包括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四个首尾依次相连以围成口字形的直槽组成;所述单电池为扁平管式SOFC,其内部设有多个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通道;每个直槽内插有至少一个所述单电池,从而每个单电池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的两个端座体;并且所述直槽内与插入的单电池的每个贯通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布气孔;所述第一布气孔一端与其对应的贯通通道密封连通,并且多个第一布气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平面在所述端座体内延伸并在所述端座体内相互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座体和多个单电池,所述端座体包括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四个首尾依次相连以围成口字形的直槽组成;所述单电池为扁平管式SOFC,其内部设有多个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通道;每个直槽内插有至少一个所述单电池,从而每个单电池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的两个端座体;并且所述直槽内与插入的单电池的每个贯通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布气孔;所述第一布气孔一端与其对应的贯通通道密封连通,并且多个第一布气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平面在所述端座体内延伸并在所述端座体内相互连通;所述端座体的侧面或第二平面上还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布气孔的另一端连通,用于为所述单电池的贯通通道供气或排气。2.一种可插拔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座体、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和多个单电池;所述端座体包括第一平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四个首尾依次相连上以围成口字形的直槽组成;所述单电池为扁平管式SOFC,其内部设有多个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通道;所述中间连接体包括A平面以及与所述A平面相对的B平面,其中,所述A平面和B平面上同样设有凹槽且与第一平面上的凹槽对应一致;每个直槽内插有至少一个所述单电池,所述的至少一个中间连接体设置在两个端座体之间,用于实现单电池的串联连接以形成多层电池堆;并且所述直槽内与插入的单电池的每个贯通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布气孔;位于所述A平面和B平面上的凹槽内的第一布气孔相互贯通并且与其对应的贯通通道密封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上的凹槽内的第一布气孔一端与其对应的贯通通道密封连通,并且多个第一布气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平面在所述端座体内延伸并在所述端座体内相互连通;所述端座体的侧面或第二平面上还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宾,熊星宇,彭苏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