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231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监测蜗杆,监测蜗杆与设置在支撑架内的传动涡轮齿啮合,传动涡轮下端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与设置在支撑架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监测蜗杆的最下端设置有探头,探头内设有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设置在箱体内的微处理器连接;该系统通过CC2431芯片为微处理器来采集分析地质湿度、倾角信息,再通过野外数据终端把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监测中心,进而可实现对山体的状态实时跟踪;通过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进一步带动监测蜗杆的旋转,从而可以方便把监测元件根据监测深度的需要放入到山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质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在一些山区或地质不稳定的地带,存在易塌方、滑坡等风险隐患。尤其是在多雨地区,暴雨后引起的山洪、泥石流等更容易加剧这种风险的发生。虽然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但是这些监测装置难以做到24小时的实时监控,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无法及时地了解当前的地质信息,导致许多地质灾害预警的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同时现有的监测装置不能牢固在山体上,也不能方便把监测元件根据不同的监测深度放入到山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架、箱体和监测蜗杆,所述支撑架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孔,所述监测蜗杆贯穿于两个螺旋孔内,所述监测蜗杆与设置在支撑架内的传动涡轮齿啮合,所述传动涡轮下端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设置在支撑架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监测蜗杆上还连接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位于支撑架的外侧下方,所述支撑圆盘的下方设置有锥头;所述监测蜗杆的最下端设置有探头,所述探头内设有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设置在箱体内的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野外数据终端、蓄电池和充电控制器,所述野外数据终端分别和微处理器、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与设置在箱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较佳地,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器,所述风力发电器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较佳地,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支腿。较佳地,所述倾角传感器采用MMA7361三轴倾角加速度芯片。较佳地,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NTC湿度传感器。较佳地,所述微处理器采用CC2431芯片。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通过CC2431芯片为微处理器来采集分析地质湿度、倾角信息,再通过野外数据终端把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监测中心,进而可实现对山体的状态实时跟踪;通过把锥头固定到山体中,进而可以使整体装置有效的固定在山体上;通过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进一步带动监测蜗杆的旋转,从而可以方便把监测元件根据监测深度的需要放入到山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箱体;3、监测蜗杆;3-1、探头;4、传动涡轮;5、第一带轮;6、电机;7、第二带轮;8、支撑圆盘;9、锥头;10、倾角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微处理器;13、野外数据终端;14、蓄电池;15、充电控制器;16、太阳能电池板;17、风力发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支撑架1、箱体2和监测蜗杆3,支撑架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孔,监测蜗杆3贯穿于两个螺旋孔内,监测蜗杆3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传动涡轮4齿啮合,传动涡轮4下端连接有第一带轮5,第一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7,第二带轮7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一带轮转动,从而使传动涡轮转动,进一步可以带动监测蜗杆转动,当电机正转时,可以使监测蜗杆向下运动,从而方便使监测蜗杆下端锥头上设置的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深入到山体中,同时也可以根据监测需要,深入不同的深度以满足监测要求;监测蜗杆3上还连接有支撑圆盘8,支撑圆盘8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下方,支撑圆盘8的下方设置有锥头9,具体的支撑圆盘上开设有螺旋孔,监测蜗杆穿过支撑圆盘上的螺旋孔,在固定整体装置时,可以把支撑圆盘下方的锥头刺入山体中,锥头的形状为倒三角形,这样有利于锥头刺入山体中;监测蜗杆3的最下端设置有探头3-1,探头3-1内设有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与设置在箱体2内的微处理器12连接;箱体2内还设置有野外数据终端13、蓄电池14和充电控制器15,野外数据终端13分别和微处理器12、蓄电池14连接,蓄电池14通过连接线与充电控制器15连接,充电控制器15与设置在箱体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16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箱体2上还设置有风力发电器17,风力发电器17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15连接。支撑架1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支腿。倾角传感器10采用MMA7361三轴倾角加速度芯片。湿度传感器11采用DS18B20NTC湿度传感器。微处理器12采用CC2431芯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转动,完后依次通过第一带轮、传动涡轮的运动带动监测蜗杆的转动,在电机正转时,可以使监测蜗杆向下转动,从而可以使监测蜗杆下端探头内的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深入到山体内,倾角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信息通过A/D转换传送给CC2431芯片,CC2431芯片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野外数据终端,野外数据终端通过无线发射器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预警。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通过CC2431芯片为微处理器来采集分析地质湿度、倾角信息,再通过野外数据终端把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监测中心,进而可实现对山体的状态实时跟踪;通过把锥头固定到山体中,进而可以使整体装置有效的固定在山体上;通过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进一步带动监测蜗杆的旋转,从而可以方便把监测元件根据监测深度的需要放入到山体内。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箱体(2)和监测蜗杆(3),所述支撑架(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孔,所述监测蜗杆(3)贯穿于两个螺旋孔内,所述监测蜗杆(3)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传动涡轮(4)齿啮合,所述传动涡轮(4)下端连接有第一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7),所述第二带轮(7)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监测蜗杆(3)上还连接有支撑圆盘(8),所述支撑圆盘(8)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下方,所述支撑圆盘(8)的下方设置有锥头(9);所述监测蜗杆(3)的最下端设置有探头(3‑1),所述探头(3‑1)内设有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所述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与设置在箱体(2)内的微处理器(12)连接;所述箱体(2)内还设置有野外数据终端(13)、蓄电池(14)和充电控制器(15),所述野外数据终端(13)分别和微处理器(12)、蓄电池(14)连接,所述蓄电池(14)通过连接线与充电控制器(15)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15)与设置在箱体(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箱体(2)和监测蜗杆(3),所述支撑架(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孔,所述监测蜗杆(3)贯穿于两个螺旋孔内,所述监测蜗杆(3)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传动涡轮(4)齿啮合,所述传动涡轮(4)下端连接有第一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5)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7),所述第二带轮(7)与设置在支撑架(1)内的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监测蜗杆(3)上还连接有支撑圆盘(8),所述支撑圆盘(8)位于支撑架(1)的外侧下方,所述支撑圆盘(8)的下方设置有锥头(9);所述监测蜗杆(3)的最下端设置有探头(3-1),所述探头(3-1)内设有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所述倾角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与设置在箱体(2)内的微处理器(12)连接;所述箱体(2)内还设置有野外数据终端(13)、蓄电池(14)和充电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冬王鹏段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