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146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管的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主体管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件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头为分体式结构,能够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
本技术属于冷却塔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专业的热量交换设备,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一般以循环水作为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然后排放至大气中,借助水的蒸发过程来降低工件或原料的温度,这样即可以利用冷却水进行多次的循环,在经济效益上也能够减少大量的成本浪费。现有技术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却塔的工作效率,往往在冷却塔的一根循环水路上依次设置多个喷头,从而增大喷淋的面积,通过向高温工件或原料上喷淋冷水实现工件或原料的降温,但现有的冷却塔喷头往往都是一体浇铸成型,然后安装到循环水管上,其安装拆卸较为麻烦,而且在喷头损坏时,只能将整个喷头进行更换,这样无疑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其喷头为分体式结构,在喷头损坏时只需更换一部分即可,从而能够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管的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主体管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件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件上的连接管对准循环水管下表面的开口,并使得第一连接件贴合在循环水管的下表面,再将第二连接件贴合在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从而能够确保第一连接件与环水管之间的密封性。另外,通过螺栓能够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最后将主体管与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而由于主体管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即能够使喷头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在喷头损坏时只需更换一部分即可,从而能够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且用于使水流呈螺旋分布的引流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部件的设置能够使水流呈螺旋扩散,从而能够增加喷淋的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部件包括若干个沿所述连接管周向设置的螺旋槽,且所述螺旋槽的旋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槽的设置能够使水流产生旋转离心力,一旦水流喷出主体管,便能够呈螺旋扩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部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引流孔,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连接管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旋槽使得水流呈螺旋扩散,容易造成连接管中心范围内的水流分布较少,从而通过引流孔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中心范围内的喷淋面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卡块,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放置在主体管上,并通过沿主体管周向旋转使得卡块嵌入卡槽,即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与主体管的固定;而当需要将第一连接件与主体管分离时,只需用力将卡块旋出卡槽,便可使第一连接件脱离主体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抵接所述卡块的限位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段的设置能够使卡块嵌入卡槽内后便不会再产生松动,从而能够提高卡块与卡槽固定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段为内凹面或齿型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段的形状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内凹面或齿型面均可实现对卡块的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能够加强第一连接件与主体管的密封效果,避免在使用时产生循环水泄露,造成循环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缺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将密封圈挑出,即能够便于对密封圈进行更换或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管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的方形台,所述方形台的四个边均设置有低端倾斜朝向所述主体管中心的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主体管流出时,凹陷部的设置能够引导水流往凹陷部的倾斜方向流出,即使得水流能够分别向方形台的四周扩散,从而能够增大喷淋的面积。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主体管的旋紧卡接,使得喷雾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在喷头损坏时只需更换一部分即可,从而能够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2、通过螺旋槽能够使水流产生旋转离心力,一旦水流喷出主体管,便能够呈螺旋扩散,从而能够增大喷淋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方形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管;2、第一连接件;3、连接管;4、第二连接件;5、引流部件;6、螺旋槽;7、引流孔;8、卡块;9、卡槽;10、限位段;11、环形槽;12、密封圈;13、缺口槽;14、方形台;15、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管1,主体管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连通主体管1的连接管3,第一连接件2远离主体管1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均呈弧形,第一连接件2贴合在循环水管的下表面,第二连接件4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如图1和2所示,第一连接件2包括一体成型于连接管3内壁的引流部件5,引流部件5包括螺旋槽6和引流孔7,螺旋槽6有四个并沿连接管3的周向分布,且螺旋槽6的旋向一致,通过螺旋槽6能够使水流产生旋转离心力,一旦水流喷出主体管1,便能够呈螺旋扩散,从而能够增大喷淋面积;引流孔7与连接管3连通且与连接管3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通过引流孔7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3中心范围内的喷淋面积。如图2和3所示,主体管1靠近第一连接件2的一侧周向设置有若四个卡块8(图中只显示两个),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与卡块8相对应的卡槽9,卡槽9包括在卡块8进入卡槽9时与卡块8相抵接的限位段10,限位段10可为内凹面或齿型面,图中显示为内凹面的方式。因此,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件2放置在主体管1上,再通过转动第一连接件2使得卡块8嵌入卡槽9并在限位段10处定位,即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2与主体管1的固定;而当需要将第一连接件2与主体管1分离时,只需用力将卡块8旋出卡槽9,便可使第一连接件2脱离主体管1。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2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内嵌有密封圈12,通过密封圈12的设置能够加强第一连接件2与主体管1的密封效果,避免在使用时产生循环水泄露,造成循环水资源的浪费;环形槽11上设置有两个缺口槽13,通过缺口槽13能够便于将密封圈12挑出,方便对密封圈12进行更换或清洗。如图2和3所示,主体管1包括远离第一连接件2一侧的方形台14,结合图4所示,方形台14的四个边均设置有低端倾斜朝向主体管1中心的凹陷部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包括主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管(1)的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件(2)远离所述主体管(1)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件(2)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4)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包括主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体管(1)的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件(2)远离所述主体管(1)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件(2)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4)贴合于循环水管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的曲率半径与循环水管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连接管(3)内壁且用于使水流呈螺旋分布的引流部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件(5)包括若干个沿所述连接管(3)周向设置的螺旋槽(6),且所述螺旋槽(6)的旋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件(5)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管(3)连通的引流孔(7),且所述引流孔(7)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杏林双全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