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89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铝型材防滑角码,包括内侧折板及外侧折板,内侧折板与外侧折板之间垂直设置第一肋板,外侧折板的外侧表面镶嵌若干第一弹性防滑组件以及第一刚性防滑组件,凹槽在位于外侧折板的内侧处形成第二弹性防滑组件,并在内侧折板的内侧形成第二刚性防滑组件;遮蔽腔体的内部容置横截面呈直角型的加强件,加强件在直角折边的内侧形成抵接槽,内侧折板向遮蔽腔体内部一体式设置延伸入抵接槽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在解决了传统的角码所存在的防滑性较差的缺陷,同时通过设置内置的加强件解决了传统的角码连接强度较差的缺陷,使得拼装所形成的铝合金门窗更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
,更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
技术介绍
通常的,在铝型材门窗的拐角处需要设置角码,用以将垂直设置的铝型材进行固定连接。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件或者直角型铝型材切割后所形成的直角进行连接。上述角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连接强度不够高,门窗用以发生形变,从而导致门窗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对采用断桥铝型材所制成的门窗而言,现有技术中角码存在防滑性较差的缺陷。同时,公告号CN2057819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型材连接结构及连接结构用角码”。该现有技术所披露的角码无法实现隐藏安装的缺陷,并存在不美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角码仍然存在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导致通过角码所拼装的铝合金门窗的结构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用以解决传统的铝型材角码所存在的防滑性较差且连接强度较差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包括:内侧折板及外侧折板,所述内侧折板与外侧折板之间垂直设置第一肋板,以将内侧折板与外侧折板之间的区域分割形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型布置的遮蔽腔体以及两个凹槽;所述外侧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折板(11)及外侧折板(12),所述内侧折板(11)与外侧折板(12)之间垂直设置第一肋板(13),以将内侧折板(11)与外侧折板(12)之间的区域分割形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型布置的遮蔽腔体(200)以及两个凹槽(100);所述外侧折板(12)的外侧表面镶嵌若干第一弹性防滑组件以及第一刚性防滑组件(124),所述凹槽(100)在位于外侧折板(12)的内侧处形成第二弹性防滑组件(121),并在所述内侧折板(11)的内侧形成第二刚性防滑组件(111),所述第二弹性防滑组件(121)向内延伸至凹槽(100)的底部;所述遮蔽腔体(200)的内部容置横截面呈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防滑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折板(11)及外侧折板(12),所述内侧折板(11)与外侧折板(12)之间垂直设置第一肋板(13),以将内侧折板(11)与外侧折板(12)之间的区域分割形成一个横截面呈直角型布置的遮蔽腔体(200)以及两个凹槽(100);所述外侧折板(12)的外侧表面镶嵌若干第一弹性防滑组件以及第一刚性防滑组件(124),所述凹槽(100)在位于外侧折板(12)的内侧处形成第二弹性防滑组件(121),并在所述内侧折板(11)的内侧形成第二刚性防滑组件(111),所述第二弹性防滑组件(121)向内延伸至凹槽(100)的底部;所述遮蔽腔体(200)的内部容置横截面呈直角型的加强件(30),所述加强件(30)在直角折边的内侧形成抵接槽(301),所述内侧折板(11)向遮蔽腔体(200)内部一体式设置延伸入抵接槽(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澄龙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