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166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调节池内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内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净化塔内装设有与调节池连通的喷淋管和填充层,净化塔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净化塔装设有旋流装置,旋流装置包括驱动部和旋转部,旋转部是与水平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2度~58度的叶片,该旋流装置位于填充层与通气孔之间,所述净化塔的底部连通于清水池,本系统方案前期投资及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废水处理效果佳。

A high net rate ammonia 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igh-purity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a heating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re installed in the regulating pool.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temperat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a temperature adjustment module, and the purification tower is equipped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 module. A spray pipe and a filling lay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gulating pool, and an air ven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urifying tower. The purifying tower is equipped with a swir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part and a rotating part. The swirl part is a blade with an inclination angle of 42 to 58 degrees between the horizontal part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The swirl devic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lling layer and the air vent. The bottom of the chemical tower is connected with a clear water tank, and the cost of early investment and later maintenance of the system is lower, and the effec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回用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期投资及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废水处理效果佳的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净化塔和清水池,所述调节池内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内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净化塔内装设有与调节池连通的喷淋管和填充层,净化塔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净化塔装设有旋流装置,旋流装置包括驱动部和旋转部,旋转部是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42度~58度的叶片,该旋流装置位于填充层与通气孔之间,所述净化塔的底部连通至清水池。优选的,所述净化塔的顶端装设有防护罩和装设于防护罩内的液冷管,所述净化塔开设有连通于防护罩的第一排气孔,所述防护罩开设有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加热装置均安装于调节池内并均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喷淋管通过水泵与调节池连通,喷淋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喷淋管均排列安装于净化塔内,所述喷淋管装设有喷洒头,喷洒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喷洒头均排列安装于喷淋管。优选的,所述填充层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填充层均排列安装于净化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氨氮在废水中主要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状态存在,当pH值高时,游离氨的比例增大。常温时,当pH值为7左右时氨氮大多数以铵离子状态存在,而pH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8%,游离氨易于从水中逸出,如加以曝气的话,则可以促使氨从水中逸出,装设于调节池中的温度控制装置配合加热装置很好的控制着氨氮废水的温度,使其的pH维持于11左右提高游离氨的占比为后续分解提高效率,适温后的氨氮废水经过喷淋管喷洒至填充层中,通气孔涌入气体,气体再由旋流装置提升风速和扩大吹向填充层的风流面积,增强气液接触提高脱除率,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净化塔2和清水池3,所述调节池1内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和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11的加热装置12,该温度控制装置11内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净化塔2内装设有与调节池1连通的喷淋管21和填充层22,净化塔2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23,所述净化塔2装设有旋流装置24,旋流装置24包括驱动部25和旋转部26,旋转部26是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2度~58度的叶片,该旋流装置24位于填充层22与通气孔23之间,所述净化塔2的底部连通至清水池3。本实施例的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氨氮在废水中主要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态存在,当pH值高时,游离氨的比例增大。常温时,当pH值为7左右时氨氮大多数以铵离子状态存在,而pH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8%,游离氨易于从水中逸出,如加以曝气的话,则可以促使氨从水中逸出,装设于调节池1中的温度控制装置11配合加热装置12很好的控制着氨氮废水的温度,使其的pH维持于11左右提高游离氨的占比为后续分解提高效率,适温后的氨氮废水经过喷淋管21喷洒至填充层22中,通气孔23涌入气体,气体再由旋流装置24提升风速和扩大吹向填充层22的风流面积,增强气液接触提高脱除率,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塔2的顶端装设有防护罩4和装设于防护罩4内的液冷管41,所述净化塔2开设有连通于防护罩4的第一排气孔27,所述防护罩4开设有第二排气孔42,第二排气孔4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防护罩4的设置增强塔顶的防护强度,液冷管41的设置实现在排除气体时降低气温度再排放,更好的达到高标格的排放标准,多个第二排气孔42的设置提高降温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加热装置12均安装于调节池1内并均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11,加热装置12的多个设置更好的控制调节池1中氨氮废水的温度,便于后续的分离工序。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21通过水泵与调节池1连通,喷淋管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喷淋管21均排列安装于净化塔2内,所述喷淋管21装设有喷洒头28,喷洒头28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喷洒头28均排列安装于喷淋管21,水泵可多个设置提高喷淋管21的喷洒量,喷淋管21和喷洒头28的多个设置很好的提高的净化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填充层22均排列安装于净化塔2内,填充层22的多层设置有效果提高氨氮废水的分离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净化塔(2)和清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内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和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11)的加热装置(12),该温度控制装置(11)内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净化塔(2)内装设有与调节池(1)连通的喷淋管(21)和填充层(22),净化塔(2)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23),所述净化塔(2)装设有旋流装置(24),旋流装置(24)包括驱动部(25)和旋转部(26),旋转部(26)是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2度~58度的叶片,该旋流装置(24)位于填充层(22)与通气孔(23)之间,所述净化塔(2)的底部连通至清水池(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净化塔(2)和清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内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1)和电连接于温度控制装置(11)的加热装置(12),该温度控制装置(11)内装设有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净化塔(2)内装设有与调节池(1)连通的喷淋管(21)和填充层(22),净化塔(2)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23),所述净化塔(2)装设有旋流装置(24),旋流装置(24)包括驱动部(25)和旋转部(26),旋转部(26)是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2度~58度的叶片,该旋流装置(24)位于填充层(22)与通气孔(23)之间,所述净化塔(2)的底部连通至清水池(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净率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2)的顶端装设有防护罩(4)和装设于防护罩(4)内的液冷管(41),所述净化塔(2)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斌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绿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