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1409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包括:管廊子系统、线下物流服务端、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管理模块、用户模块、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建筑信息模型模块、数据存储库。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建筑信息技术,直观地显示出了城市地下管廊的内部物流运输情况,相比于传统的二维式物流系统管理模式,该物流管理系统充分结合并发挥了建筑信息建模中的信息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信息集成化的优势。

A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urban underground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including pipe gallery subsystem, off-line logistics server, underground logistic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management module, user module, GIS modul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module and data repository. In the invention, the internal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corridor are visually displayed by combin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with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logistics system management mode,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ully combines and brings into play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he advantages of GIS Integration in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信息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改善交通拥堵的城市现状,绝大多数城市采取了修建、扩建及改建城市道路的措施,对市内客流疏导分散、对市内物流加以限制,尽管对拥堵的城市交通现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为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明显,大量实践证明,通过传统路网容量的扩张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需求激增所带来的地面道路上车辆数量巨增,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物流的需求增长所致。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中的各类相关数据的信息集合体,既包括了可视化信息(如利用BIM建模软件对建筑物的精确翻模)也包括了数据有关的数据模型和与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简称,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部分,通过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获取卫星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在采集后进行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显示、描述等等,进而能够提供基于实际地理数据和地图的信息查询和数据分析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解决物流带来的城市交通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包括:一种管廊子系统,用于物流运输;线下物流服务端,用于采集管廊子系统的物流信息,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用于接收物流信息,将物流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和用户模块,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保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并对线下物流服务端发出相应的运输调度指令;用户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于接收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模块,用于接收建筑信息;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并对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和社区的配送信息。进一步,所述线下物流服务端包括:仓储端,用于采集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干线运输端,用于采集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支线运输端、仓储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支线运输端,用于采集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配送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配送端,用于采集社区的配送信息并发送至支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进一步,所述地理信息包括建筑地理信息、物流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和城市地表地理信息,所述建筑信息包括建筑可视型信息和建筑数据类信息。进一步,所述管廊子系统包括干线综合管廊和与干线综合管廊相连的若干支线综合管廊;所述干线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地下物流舱室、给排水舱室、电力电缆舱室和通信电缆舱室,所述地下物流舱室内设有车辆运行通道和物流运输管道,所述车辆运行通道用于运行转运车,所述给排水舱室内设有给排水管道,所述电力电缆舱室内设有高压电力电缆支架和非高压电力电缆支架,所述通信舱室内设有通信电缆支架;所述支线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地下物流舱室和综合舱室,所述综合舱室内设有给排水管道、非高压电力电缆支架和通信电缆支架。进一步,所述地下物流舱室、给排水舱室、电力电缆舱室、通信电缆舱室和综合舱室内均设有检修通道。进一步,所述检修通道的净宽大于1m。进一步,所述干线综合管廊内的地下物流舱室、给排水舱室、电力电缆舱室和通信电缆舱室依次设置。进一步,物流运输管道的材质为密闭的双层中空材料。进一步,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建筑信息技术,直观地显示出了城市地下管廊的内部物流运输情况,相比于传统的二维式物流系统管理模式,该物流管理系统充分结合并发挥了建筑信息建模中的信息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信息集成化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干线综合管廊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线综合管廊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地下物流舱室,2、给排水舱室,3、电力电缆舱室,4、通信电缆舱室,5、转运车,6、物流运输管道,7、给排水管道,8、高压电力电缆支架,9、非高压电力电缆支架,10、通信电缆支架,11、综合舱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包括:管廊子系统,用于物流运输;线下物流服务端,用于采集管廊子系统的物流信息,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用于接收物流信息,将物流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和用户模块,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保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并对线下物流服务端发出相应的运输调度指令;用户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于接收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模块,用于接收建筑信息;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并对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信息包括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和社区的配送信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下物流服务端包括:仓储端,用于采集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干线运输端,用于采集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支线运输端、仓储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支线运输端,用于采集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配送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配送端,用于采集社区的配送信息并发送至支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理信息包括建筑地理信息、物流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和城市地表地理信息,所述建筑信息包括建筑可视型信息和建筑数据类信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廊子系统包括干线综合管廊和与干线综合管廊相连的若干支线综合管廊;干线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地下物流舱室1、给排水舱室2、电力电缆舱室3和通信电缆舱室4,地下物流舱室1内设有车辆运行通道和物流运输管道6,车辆运行通道用于运行转运车5,给排水舱室2内设有给排水管道7,电力电缆舱室3内设有高压电力电缆支架8和非高压电力电缆支架9,通信舱室4内设有通信电缆支架10;支线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地下物流舱室1和综合舱室11,综合舱室11内设有给排水管道7、非高压电力电缆支架9和通信电缆支架1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下物流舱室1、给排水舱室2、电力电缆舱室3、通信电缆舱室4和综合舱室11内均设有检修通道;检修通道的净宽大于1m;检修通道方便检修人员对线缆和管道检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干线综合管廊内的地下物流舱室1、给排水舱室2、电力电缆舱室3和通信电缆舱室4依次设置;避免地下物流舱室1内的电子产品受到通信电缆和输电线缆电磁场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运输管道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子系统,用于物流运输;线下物流服务端,用于采集管廊子系统的物流信息,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用于接收物流信息,将物流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和用户模块,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库保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并对线下物流服务端发出相应的运输调度指令;用户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于接收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模块,用于接收建筑信息;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并对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子系统,用于物流运输;线下物流服务端,用于采集管廊子系统的物流信息,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用于接收物流信息,将物流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和用户模块,并将物流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库保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并对线下物流服务端发出相应的运输调度指令;用户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模块,用于接收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模型模块,用于接收建筑信息;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并对城市地理信息集成平台提供数据支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信息包括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和社区的配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下物流服务端包括:仓储端,用于采集物流园区的仓储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干线运输端,用于采集干线综合管廊的干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支线运输端、仓储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支线运输端,用于采集支线综合管廊的支线运输信息并传送至干线运输端、配送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配送端,用于采集社区的配送信息并发送至支线运输端和地下物流信息集成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信息包括建筑地理信息、物流空间位置地理信息和城市地表地理信息,所述建筑信息包括建筑可视型信息和建筑数据类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邱菲尔范露孙畅程梓羚曾诚刘川昆王顺意谢雪姣余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