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40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桶;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垃圾桶里的气味很大并且垃圾桶壁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在桶体的前侧壁上开设垃圾投入口,桶体的桶底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在桶体的内腔里水平设置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与垃圾投入口齐平;在承重平台的下方水平设置支撑平台。优点:本垃圾桶,凭借承重平台上下的分层隔绝气味,然后下部箱体的大小体积可以自己调整,增加容量。

A garbage c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bage bi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garbage bin mention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has a large odor and the wall of the garbage bin is difficult to clean.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as follows: a garbage can, including a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arbage input port on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barrel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body is a front high and rear low inclined plane; a load-bear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rrel body, and the load-bearing platform is even with the garbage input port; and a support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below the load-bearing platform. Advantages: The garbage can be separated by layering the load platform, and then the size and volume of the lower box can be adjusted by itself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随之而来的是生活中各种垃圾也渐渐增多,于是在日常中最常见的便是随处可见的垃圾桶,垃圾桶的产生是人们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痛苦的来源,那便是垃圾桶周围的味道总是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垃圾桶里的气味很大并且垃圾桶壁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设计思想是,运用分层与部件间的配合减小味道的散发以及位下方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调节大小的存储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在桶体的前侧壁上开设垃圾投入口且垃圾投入口位于桶体的中上部,桶体的桶底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在桶体的内腔里水平设置承重平台,承重平台与垃圾投入口齐平;承重平台与桶体的内腔面之间设有间隙;在承重平台的周围均通过弹簧悬吊在桶体的内腔里,弹簧的上端均设置在桶体的顶部;在承重平台的下方水平设置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一端固定在桶体后侧壁的内表面上,支撑平台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支撑平台上竖直向上设置第一支撑凸柱、第二支撑凸柱和第三支撑凸柱,第一支撑凸柱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凸柱的高度,第二支撑凸柱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撑凸柱的高度;第一支撑凸柱位于承重平台后端的正下方,第二支撑凸柱和第三支撑凸柱位于承重平台中间位置的下方,第二支撑凸柱和第三支撑凸柱靠近支撑平台自由端,第三支撑凸柱与支撑平台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支撑凸柱与支撑平台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支撑平台自由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支板,支板同时支撑在第二支撑凸柱和第三支撑凸柱的顶部,支板与第二支撑凸柱顶部之间设置第一拉簧,支板与第三支撑凸柱顶部之间设置第二拉簧。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垃圾桶,当上端承重平台上接到足够多的垃圾时,重力大于弹力与拉力的和时,承重平台向下滑动;滑动时承重平台后端碰到支撑平台上最高的第一支撑凸柱,使承重平台向前倾倒,与支板接触倾倒垃圾,在下端的垃圾存放空间内有倾斜的倾斜面便于垃圾的滑下合理的分布,且底部斜坡下有出水口。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垃圾桶还包括设置在桶体顶部的用于装烟头等难处理物品的第二部件单元,第二部件单元包括有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设置在桶体顶部;长方体壳体内由开口向内设置可抽拉的抽屉,在长方体壳体上开设与抽屉相贯通的用于放入烟头等难处理物品的开口。在垃圾桶的顶部是装烟头等难处理物品的独立空间,上部有空孔供给物品丢入,另外在孔下方接有可抽拉的抽屉,抽屉材质及里面盛放物质(如沙子或水,垃圾袋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长方体壳体与桶体一体成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承重平台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设置滑板,滑板沿着滑轨上下滑动,滑轨设置在桶体内腔里,滑轨位于桶体内腔的后端的上部位置处。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承重平台的后端的弹簧下端通过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滑板上,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滑板背面的底部,位于承重平台的后端的弹簧上端通过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滑轨的上部。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承重平台的前端的弹簧外表面上包裹用于阻挡灰尘的隔层。用隔尘物质诸如包装袋及固定杆件等包装,包装物质起一定缓震支撑作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隔层为包装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桶底的低端开设出水口。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承重平台静止时,承重平台的前端高于后端。承重平台的前端高于后端,垃圾由垃圾投入口投进时,便于垃圾掉落到承重平台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垃圾桶,凭借承重平台上下的分层隔绝气味,然后下部箱体的大小体积可以自己调整,增加容量。2、本垃圾桶,结构简单,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所需劳动力少,生产成本低;本垃圾桶和市场上其他的垃圾桶相比,结构新颖、整体性好,便于清洁,便于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垃圾桶的第一外观图(图中省略了垃圾桶的一个侧壁的桶板)。图2是垃圾桶的第二外观图(图中省略了垃圾桶的一个侧壁的桶板)。图3是垃圾桶的侧视图(图中省略了垃圾桶的一个侧壁的桶板)。图4是第二部件单元内的长方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部件单元内的抽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5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和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垃圾桶,包括桶体15,在桶体15的前侧壁上开设垃圾投入口8且垃圾投入口8位于桶体15的中上部,桶体15的桶底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7。在桶体15的内腔里水平设置承重平台12,承重平台12与垃圾投入口8齐平;承重平台12与桶体15的内腔面之间设有间隙;在承重平台12的周围均通过弹簧1悬吊在桶体15的内腔里,弹簧1的上端均设置在桶体15的顶部;在桶底的低端开设出水口11。在承重平台12的下方水平设置支撑平台18,支撑平台18一端固定在桶体15后侧壁的内表面上,支撑平台1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支撑平台18上竖直向上设置第一支撑凸柱18-1、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第一支撑凸柱18-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高度;第一支撑凸柱18-1位于承重平台12后端的正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位于承重平台12中间位置的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靠近支撑平台18自由端,第三支撑凸柱18-3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支撑凸柱18-2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2转动设置支板19,支板19同时支撑在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顶部,支板19与第二支撑凸柱18-2顶部之间设置第一拉簧20,支板19与第三支撑凸柱18-3顶部之间设置第二拉簧21。在承重平台12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14设置滑板6,滑板6沿着滑轨10上下滑动,滑轨10设置在桶体15内腔里,滑轨10位于桶体15内腔的后端的上部位置处。位于承重平台12的后端的弹簧1下端通过第一固定块13设置在滑板6上,第一固定块13设置在滑板6背面的底部,位于承重平台12的后端的弹簧1上端通过第二固定块9设置在滑轨10的上部。位于承重平台12的前端的弹簧1外表面上包裹用于阻挡灰尘的隔层。用隔尘物质诸如包装袋及固定杆件等包装,包装物质起一定缓震支撑作用。承重平台12静止时,承重平台12的前端高于后端。承重平台12的前端高于后端,垃圾由垃圾投入口投进时,便于垃圾掉落到承重平台12上。如图4和5所示,垃圾桶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5顶部的用于装烟头等难处理物品的第二部件单元,第二部件单元包括有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壳体16,长方体壳体16设置在桶体15顶部,长方体壳体16与桶体15一体成型。长方体壳体内由开口向内设置可抽拉的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5),在桶体(15)的前侧壁上开设垃圾投入口(8)且垃圾投入口(8)位于桶体(15)的中上部,桶体(15)的桶底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7);在桶体(15)的内腔里水平设置承重平台(12),承重平台(12)与垃圾投入口(8)齐平;承重平台(12)与桶体(15)的内腔面之间设有间隙;在承重平台(12)的周围均通过弹簧(1)悬吊在桶体(15)的内腔里,弹簧(1)的上端均设置在桶体(15)的顶部;在承重平台(12)的下方水平设置支撑平台(18),支撑平台(18)一端固定在桶体(15)后侧壁的内表面上,支撑平台(1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支撑平台(18)上竖直向上设置第一支撑凸柱(18‑1)、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第一支撑凸柱(18‑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高度;第一支撑凸柱(18‑1)位于承重平台(12)后端的正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位于承重平台(12)中间位置的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靠近支撑平台(18)自由端,第三支撑凸柱(18‑3)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支撑凸柱(18‑2)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2)转动设置支板(19),支板(19)同时支撑在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顶部,支板(19)与第二支撑凸柱(18‑2)顶部之间设置第一拉簧(20),支板(19)与第三支撑凸柱(18‑3)顶部之间设置第二拉簧(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5),在桶体(15)的前侧壁上开设垃圾投入口(8)且垃圾投入口(8)位于桶体(15)的中上部,桶体(15)的桶底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7);在桶体(15)的内腔里水平设置承重平台(12),承重平台(12)与垃圾投入口(8)齐平;承重平台(12)与桶体(15)的内腔面之间设有间隙;在承重平台(12)的周围均通过弹簧(1)悬吊在桶体(15)的内腔里,弹簧(1)的上端均设置在桶体(15)的顶部;在承重平台(12)的下方水平设置支撑平台(18),支撑平台(18)一端固定在桶体(15)后侧壁的内表面上,支撑平台(1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支撑平台(18)上竖直向上设置第一支撑凸柱(18-1)、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第一支撑凸柱(18-1)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第二支撑凸柱(18-2)的高度大于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高度;第一支撑凸柱(18-1)位于承重平台(12)后端的正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位于承重平台(12)中间位置的下方,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靠近支撑平台(18)自由端,第三支撑凸柱(18-3)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支撑凸柱(18-2)与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支撑平台(18)自由端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2)转动设置支板(19),支板(19)同时支撑在第二支撑凸柱(18-2)和第三支撑凸柱(18-3)的顶部,支板(19)与第二支撑凸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梁陈显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