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附解纤装置及解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33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及无粘附解纤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处理浆、半处理浆及未处理浆,所述的解纤方法中的被解纤物料在进入解纤装置且被转子和上刀块构成的刀口粉碎的同时,上刀块刀体内的风道中的风将被粉碎的物料吹离上刀体刀口面,使被解纤的物料无法粘附在上刀体的刀口面。优点: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被解纤物料发黄、发焦等现象;二是不仅实现了被解纤后的物料与上刀块间瞬间分离,而且实现了上刀块的风冷及相对恒温工作,解决了上刀块高速粉碎时易自热高温的缺陷,确保了上刀块所产生的温度不会对被解纤物料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根本上确保了被解纤物料的安生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及无粘附解纤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处理浆、 半处理浆及未处理浆,属卫生用品辅助设备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CN2808100Y、名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该设备所述的二次解纤装置 是一种锤式解纤装置或锯片式解纤装置,这里以锯片式解纤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解纤装置的入口是三对滚轮,并且三对滚轮沿解纤装置侧视图的纵向中心线是 对称的,滚轮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在最下面一组滚轮的下方,即解 纤装置的锯片,所述锯片是一组圆形的属片沿转子串接成一排并与转子呈一定 的夹角(不是90度),在解纤装置的内腔室的圆周部分,设有一些锯齿调整块, 所述调整块与据片相邻的表面分布有若干锯齿,当据片在转子的带动下相对于 调整块运转时, 一次解纤后的绒毛桨在二次解纤装置的作用下再次被解纤,然 后从解纤装置出口输出到成型箱。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次解纤装置还设有桨 板输入口,这样可以方便选择一次解纤还是二次解纤方式。CN1081868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制备吸收制品(如一种卫生巾或一种一次 性尿布)的工艺,该工艺同时公开一种将一块由亲水纤维或巻曲的或螺旋的合 成纤维组成的纤维板送进一个纤维分离装置(如一个锤式粉碎机)。该工艺只用 一个纤维分离装置就能产生均匀的、有弹性的混合吸收芯,巻曲的或螺旋的纤 维通过纤维分离装置时,其二维或三维结构不会因纤维分离能量较低而受到不 利的影响。CN2209516公开一种解纤装置的上料形式,该解纤装置包括机架、压料辊、 进料辊、提升料辊机构、调节手柄、电机带动的链传动装置及无级变速器、粉 碎机、送料风筒,其特点是位于机架端部的支承原料纸浆筒架采用二个筒料支承架构成,且前一个筒料支承架的支承点高于后面的筒料支承架的支承点。本申请人已经制造销且与卫生成套设备配套的解纤装置,其上刀块粉碎刀 头为凸起的二个刀头且分布在上刀体两侧,见附图7。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一 是被粉碎的物料易卡在上刀体的两刀头间的凹槽内;二是由于上刀体在粉碎物 料时,不可避免地产生高温,其高温不可避免地作用在上刀体两刀头凹槽内的 物料上且将卡在凹槽内的物料烤黄、烤焦,而烤黄、烤焦后的物料由于体积收 縮且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落入被粉碎的物料中,造成解纤物料被污染,无法用于 卫生产品(卫生巾、婴儿尿裤等)。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解决被解纤物料由 于卡在上刀块的刀头间所造成的烤黄、烤焦等现象,确保被解纤物料的环保、 安全卫生。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本专利技术将
技术介绍
中,上刀块中 的两个凸起的刀头中的一个去掉,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被解纤(粉碎)物料卡在(
技术介绍
)上刀块的两刀头间的 凹槽内,避免了被解纤物料被上刀块自热烤黄、烤焦现象,从而避免了对解纤 物料的污染,确保了卫生产品用料的安全卫生。2、上刀块的刀体中开有风道的 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风道中的风既可以强制地将 上刀块刀体面上的解纤物料吹掉,同时又对上刀块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解决了 上刀块粉碎物料时自热产生高温的缺陷,确保了上刀块所产生的温度不会对被 解纤物料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确保了被解纤物料的安生卫生。3、在解纤装置中 的左右端板上装有气口,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被解 纤的物料粘附在转子的两端,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被解纤物料被转子自热所造成 的发黄、发焦等现象,确保被解纤物料的安全卫生。4、解纤装置内装有温度检 测控头且与温控器连接,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双重保险, 确保解纤装置工作的安全可靠性,从而确保卫生产品成套生产线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技术方案l:无粘附解纤装置,它包括解纤装置,所述的解纤装置中的上 刀块的凸起刀头为一个。技术方案2:无粘附解纤装置的工作方法,它包括解纤方法,所述的解纤 方法中的被解纤物料在进入解纤装置且被转子和上刀块构成的刀口粉碎的同 时,上刀块刀体内的风道中的风将被粉碎的物料吹离上刀体刀口面,使被解纤 的物料无法粘附在上刀体的刀口面。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 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存在的被解纤物料 发黄、发焦等现象;二是不仅实现了被解纤后的物料与上刀块间瞬间分离,而 且实现了上刀块的风冷及相对恒温工作,解决了上刀块高速粉碎时易自热高温 的缺陷,确保了上刀块所产生的温度不会对被解纤物料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根 本上确保了被解纤物料的安生卫生;三是极大地提高了棉浆硬度,使棉浆的硬 度达到了 1600KPa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解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解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刀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刀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
技术介绍
中上刀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 6。无粘附解纤装置,它包括解纤装置,解纤装置至少由带轮l、主轴2、罩壳总成3、转子总成4、机架总成5、轴承座7、上刀 块8、下刀块9构成,上述部件或总成的加工制作工艺及装配方法均系现有技 术,在此不作叙述。转子总成4由多片齿片叠加成型。所述的解纤装置中的上 刀块8的凸起刀头10为一个,上刀块8的刀体中开有风道11,风道11为一个 或一个以上且风道11的导向为纵向风道且采用现有技术加工成型。所述的解纤 装置中的左右端板上装有气口 6。实施例2:在实施例l的基础上,无粘附解纤装置的解纤方法,它包括解纤方法,该解纤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人所制造的解纤装置中已实施,本 专利技术所述的解纤方法正是在现有解纤方法的基础上,被解纤物料在进入解纤装置且被转子总成4和上刀块8构成的刀口粉碎的同时,上刀块8刀体内的风道 11中的风将被粉碎的物料吹离上刀体刀口面12,使被解纤的物料无法粘附在上 刀体的刀口面12,从而达到了既剥离被解纤物料的目的,又达到了对上刀块降 温的目的。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 些说明,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 明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它包括解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纤装置中的上刀块的凸起刀头为一个。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粘附解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刀块的刀体中 开有风道。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粘附解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道为一个或一 个以上且风道的导向为纵向风道。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粘附解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纤装置中的左 右端板上装有气口。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粘附解纤装置,其特征是解纤装置内装有温度检 测控头且与温控器连接。6、 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的解纤方法,它包括解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纤 方法中的被解纤物料在进入解纤装置且被转子和上刀块构成的刀口粉碎的同 时,上刀块刀体内的风道中的风将被粉碎的物料吹离上刀体刀口面,使被解纤 的物料无法粘附在上刀体的刀口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及无粘附解纤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处理浆、半处理浆及未处理浆,所述的解纤方法中的被解纤物料在进入解纤装置且被转子和上刀块构成的刀口粉碎的同时,上刀块刀体内的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粘附解纤装置,它包括解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解纤装置中的上刀块的凸起刀头为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蔚张琛朱纯斌李世锦赵银祥徐源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珂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