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05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且空腔结构,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垫脚,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墨辊,所述墨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墨辊两端的转轴一与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墨装置和刮墨刀,所述给墨装置且靠近所述墨辊的一侧设置有喷枪,所述墨辊的顶部设置有印辊,所述印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印辊两端的转轴二与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印辊的顶部设置有送料舱,所述送料舱的内侧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的两端设置有转轴三,所述辊轴通过所述转轴三与所述送料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使得快速印刷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

A coiled material relief prin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iling material type relief prin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rinting machine body, the printing machine body and a cavity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printing machi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dding feet, the inner side and lower part of the printing machin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ink rollers, the ink rollers are arranged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ink roller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inter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ink roll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k feeding device and an ink scraper, and the ink feeding device and the side near the ink roller are provided with a spray gun, and the top of the ink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printing roller, the printing roller is arranged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wo arranged at the ends of the ink roller and the printer body. The top of the print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mbe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ee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shaft. The two ends of the roller shaft are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ree. The roller shaf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eding chamber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ree. Beneficial effect: ensuring fast printing and ensuring print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凸版印刷机是通过给墨装置将油墨均匀分配到墨辊上,再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凸印版上,凸印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使得油墨只能转移到印刷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使得压印的速度较快,但是凸版印刷通常有背面蹭脏、油墨的透印等问题,使得印刷的印品质量降低,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凸版印刷机是必要的。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且空腔结构,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垫脚,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墨辊,所述墨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墨辊两端的转轴一与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墨装置和刮墨刀,所述给墨装置且靠近所述墨辊的一侧设置有喷枪,所述墨辊的顶部设置有印辊,所述印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印辊两端的转轴二与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印辊的顶部设置有送料舱,所述送料舱的内侧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的两端设置有转轴三,所述辊轴通过所述转轴三与所述送料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舱且靠近所述给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送料舱之间设置有换热片,所述送料舱且远离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喷粉装置,所述喷粉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料管,所述料管的底端贯穿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进料通道的内侧顶部,所述进料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辊,所述进料通道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一侧的放料架匹配,所述送料舱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顶部的出料架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印刷机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加湿板,所述加湿板位于所述墨辊和所述印辊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片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架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板,所述拉伸板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出料架的顶部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墨辊、所述印辊和所述辊轴的直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把传统的印刷机改进,在印刷机本体内侧的进料通道的顶部加装了喷粉装置,使得细微的碳酸钙粉末分散在纸张之间,可以有效防止背面蹭脏,同时在另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换热片对送料舱加热,使得印品在印刷过后快速干燥,避免油墨扩散或透印,根据需要,加热装置也可与喷粉装置设置于同一侧,从而使得快速印刷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另外,通过把印刷机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加湿板,加湿板位于墨辊和印辊之间,避免飞墨现象;通过把换热片为弧形结构,使得加热片更加贴合送料舱,干燥效果更好;通过把送料辊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使得送料辊对纸张的卷取能力更好;通过把出料架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板,拉伸板的底端延伸至出料架的顶部内侧,使得出料架可适当延长,适应不同的印品;通过把墨辊、印辊和辊轴的直径相同,使得制造成本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的侧视图。图中:1、印刷机本体;2、垫脚;3、墨辊;4、转轴一;5、给墨装置;6、刮墨刀;7、喷枪;8、印辊;9、转轴二;10、送料舱;11、辊轴;12、转轴三;13、加热装置;14、换热片;15、进料通道;16、喷粉装置;17、料管;18、送料辊;19、放料架;20、出料通道;21、出料架;22、加湿板;23、凸块;24、拉伸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1,所述印刷机本体1且空腔结构,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垫脚2,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墨辊3,所述墨辊3通过设置于所述墨辊3两端的转轴一4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辊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墨装置5和刮墨刀6,所述给墨装置5且靠近所述墨辊3的一侧设置有喷枪7,所述墨辊3的顶部设置有印辊8,所述印辊8通过设置于所述印辊8两端的转轴二9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印辊8的顶部设置有送料舱10,所述送料舱10的内侧设置有辊轴11,所述辊轴11的两端设置有转轴三12,所述辊轴11通过所述转轴三12与所述送料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舱10且靠近所述给墨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加热装置13与所述送料舱10之间设置有换热片14,所述送料舱10且远离所述加热装置1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15,所述进料通道15的顶部设置有喷粉装置16,所述喷粉装置16的底部设置有料管17,所述料管17的底端贯穿所述进料通道15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进料通道15的内侧顶部,所述进料通道15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辊18,所述进料通道15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1一侧的放料架19匹配,所述送料舱10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通道20,所述出料通道20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1顶部的出料架21匹配。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传统的印刷机改进,在印刷机本体1内侧的进料通道15的顶部加装了喷粉装置16,使得细微的碳酸钙粉末分散在纸张之间,可以有效防止背面蹭脏,同时在另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13,通过换热片14对送料舱10加热,使得印品在印刷过后快速干燥,避免油墨扩散或透印,根据需要,加热装置13也可与喷粉装置16设置于同一侧,从而使得快速印刷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此外,通过把印刷机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加湿板22,加湿板22位于墨辊3和印辊8之间,避免飞墨现象;通过把换热片14为弧形结构,使得加热片14更加贴合送料舱10,干燥效果更好;通过把送料辊18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23,使得送料辊18对纸张的卷取能力更好;通过把出料架21的一侧设置有拉伸板24,拉伸板24的底端延伸至出料架21的顶部内侧,使得出料架21可适当延长,适应不同的印品;通过把墨辊3、印辊8和辊轴11的直径相同,使得制造成本降低。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传统的印刷机改进,在印刷机本体1内侧的进料通道15的顶部加装了喷粉装置16,使得细微的碳酸钙粉末分散在纸张之间,可以有效防止背面蹭脏,同时在另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13,通过换热片14对送料舱10加热,使得印品在印刷过后快速干燥,避免油墨扩散或透印,根据需要,加热装置13也可与喷粉装置16设置于同一侧,从而使得快速印刷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另外,通过把印刷机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机本体(1),所述印刷机本体(1)且空腔结构,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垫脚(2),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墨辊(3),所述墨辊(3)通过设置于所述墨辊(3)两端的转轴一(4)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辊(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墨装置(5)和刮墨刀(6),所述给墨装置(5)且靠近所述墨辊(3)的一侧设置有喷枪(7),所述墨辊(3)的顶部设置有印辊(8),所述印辊(8)通过设置于所述印辊(8)两端的转轴二(9)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印辊(8)的顶部设置有送料舱(10),所述送料舱(10)的内侧设置有辊轴(11),所述辊轴(11)的两端设置有转轴三(12),所述辊轴(11)通过所述转轴三(12)与所述送料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舱(10)且靠近所述给墨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加热装置(13)与所述送料舱(10)之间设置有换热片(14),所述送料舱(10)且远离所述加热装置(1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15),所述进料通道(15)的顶部设置有喷粉装置(16),所述喷粉装置(16)的底部设置有料管(17),所述料管(17)的底端贯穿所述进料通道(15)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进料通道(15)的内侧顶部,所述进料通道(15)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辊(18),所述进料通道(15)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1)一侧的放料架(19)匹配,所述送料舱(10)的顶部设置有出料通道(20),所述出料通道(20)与设置于所述印刷机本体(1)顶部的出料架(21)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取材料式凸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机本体(1),所述印刷机本体(1)且空腔结构,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垫脚(2),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墨辊(3),所述墨辊(3)通过设置于所述墨辊(3)两端的转轴一(4)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墨辊(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墨装置(5)和刮墨刀(6),所述给墨装置(5)且靠近所述墨辊(3)的一侧设置有喷枪(7),所述墨辊(3)的顶部设置有印辊(8),所述印辊(8)通过设置于所述印辊(8)两端的转轴二(9)与所述印刷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印辊(8)的顶部设置有送料舱(10),所述送料舱(10)的内侧设置有辊轴(11),所述辊轴(11)的两端设置有转轴三(12),所述辊轴(11)通过所述转轴三(12)与所述送料舱(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舱(10)且靠近所述给墨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加热装置(13)与所述送料舱(10)之间设置有换热片(14),所述送料舱(10)且远离所述加热装置(1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15),所述进料通道(15)的顶部设置有喷粉装置(16),所述喷粉装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宝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