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057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墨槽和印刷辊,还包括送墨机构,送墨机构包括固定在墨槽上方的圆环,圆环内设有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圆环与偏心轮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滑道,偏心轮的偏心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中心轴线位于偏心轮的径向上,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柄,推柄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支杆的另一端设有海绵吸墨团,墨槽连接有喷墨管,喷墨管的自由端延伸至墨槽的上方,海绵吸墨团在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伸出套筒并移动至喷墨管自由端的下方;印刷辊位于墨槽的外侧,印刷辊与转轴之间皮带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印刷辊在旋转上墨时将墨槽内的墨液甩出。

A printing ink supply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printing ink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k groove and a printing roller, and also includes an ink feeding mechanism. The ink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ing fixed above the ink groove, an eccentric wheel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ing, a slide path formed between the ring and the eccentric wheel, and an eccentric wheel eccentric wheel. A rotating shaft in th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a sleev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leeve is located o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eccentric wheel. A support rod is sliding in the sleeve, and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 with a push handle. The push handle is sliding and connected in the slide pa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onge ink-absorbing mass, and the ink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n ink jet pipe and an ink jet pipe. The free end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ink groove, and the sponge ink suction mass can extend the sleeve and move to the bottom of the free end of the ink jet pipe as the support moves; the printing roller is located outside the ink groove, and the belt between the printing roller and the rotary shaf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ink in the ink groove can be thrown out when the printing roller is rotating and in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供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直接印刷方法,适合高速、批量印刷生产,印制的成品具有色彩厚实、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质量稳定的特点。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将印刷辊的下部直接浸没在墨槽中的墨液内,然后使沾染上的油墨滚涂于印刷平面上,在这过程中,印刷辊将处于高速旋转状态(通常在60-500转/分)。当印刷辊转速高于100转/分时,在印版的转动作用下,墨槽中的部分墨液会沿印刷辊旋转的切线方向甩出,轻微时墨液将被甩在印版架上而弄脏设备,严重时墨液将会被甩在印品表面形成印刷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印刷供墨装置,以防止印刷辊在旋转上墨时将墨槽内的墨液甩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墨槽和印刷辊,还包括送墨机构,送墨机构包括固定在墨槽上方的圆环,圆环内设有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圆环与偏心轮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滑道,偏心轮的偏心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中心轴线位于偏心轮的径向上,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柄,推柄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支杆的另一端设有海绵吸墨团,墨槽连接有喷墨管,喷墨管的自由端延伸至墨槽的上方,海绵吸墨团在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伸出套筒并移动至喷墨管自由端的下方;印刷辊位于墨槽的外侧,印刷辊与转轴之间皮带连接。本方案的原理是:当印刷辊在外部动力作用下转动时,将带动皮带连接的转轴旋转。转轴将带动固定连接的套筒发生转动,套筒内的支杆将跟随套筒围绕转轴发生转动。当支杆围绕转轴转动时,由于偏心孔是位于偏心轮的偏心部位上的,亦即转轴是连接在偏心轮的偏心部位上,且支杆上的推柄是滑动连接在滑道中的,因此推柄在滑道内滑行时将不断与偏心轮的长径端和短径端相抵而改变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当推柄由偏心轮的短径端向长径端运动时,推柄受到偏心轮侧部的推动而远离转轴,使得推柄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变大,推柄运动并带动支杆在套筒内滑动,使得支杆将海绵吸墨团推出至套筒外侧并置于喷墨管的下方,此时喷墨管将墨槽内的墨液喷至海绵吸墨团上,海绵吸墨团吸收并储蓄墨液。当推柄由偏心轮的长径端向短径端运动时,偏心轮侧部不挤压推动推柄,推柄将在圆环的限定下向转轴靠拢,从而带动支杆滑回套筒内,支杆带动海绵吸墨团缩回至套筒内,套筒内壁对海绵吸墨团造成挤压,使得海绵吸墨团将吸收的墨液挤出并喷洒至印刷辊上,实现墨液的少量涂抹,从而减少印刷辊上附着的墨液,防止印刷辊上墨液较多而在旋转的过程中被甩出,实现有效上墨。本方案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送墨机构将墨槽内的墨液传递至印刷辊上来实现上墨,相比将印刷辊直接浸入墨液中的上墨方式,既避免了印刷辊与墨槽内的墨液直接接触而将墨液甩飞,又避免了墨液被印刷辊高度污染,保持墨液的质量;2、通过海绵吸墨团吸墨和挤压海绵吸墨团洒墨来对印刷辊上墨,减少了印刷辊总体的上墨量,防止印刷辊在持续转动过程中将附着的油墨大量甩出,保证印刷质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印刷辊与偏心轮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传墨辊,传墨辊的侧部与印刷辊的侧部相抵。海绵吸墨团将墨液喷洒在传墨辊上,传墨辊转动使墨液均布并辊涂在印刷辊上,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印刷辊上的墨液被甩飞,保证印刷辊上墨液的有效附着和均匀分布,提高印刷质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墨槽与印刷辊之间设有滑轨,滑轨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印刷辊位于弧形段的内侧,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海绵吸墨团在跟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触碰并推动滑块在滑轨的两端之间滑行,滑块上设有清洁层。印刷辊位于滑轨弧形段的内侧,使得滑轨能够将印刷辊遮挡包覆,防止印刷辊上的墨液被甩飞溅出,保证加工环境的洁净。当海绵吸墨团在跟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触碰并推动滑块在滑轨上滑行时,滑块上的清洁层对滑轨进行清洁,将滑轨上沾染上的墨液清除,保持滑轨的洁净。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平直段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转辊,转辊与滑轨之间连接有扭簧,转辊上卷绕有挡布,挡布的起始端连接在滑块上,滑轨上设有漏孔。滑轨上的漏孔能够便于墨液下漏,以对墨液进行回收。当滑块在滑轨上由平直段向弧形段滑行时,能够带动挡布移动而将挡布铺在滑轨上,对滑轨进行遮挡,减少滑轨上沾染的墨液,利于滑块的顺利滑行,此时转辊旋转释放挡布并使扭簧扭转。当滑块运动至弧形段上并停止继续运动后,又在重力作用下沿弧形段下滑并滑回平直段上的初始位置,此时扭簧反转而带动卷辊反转并将挡布重新卷绕收纳,避免挡布被大面积污染。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墨槽内设有多个转动连接的搅拌头,多个搅拌头依次排列分布,且墨槽的槽壁上穿设有滑杆,搅拌头上均连接有两个搅拌叶,每个搅拌头上的一个搅拌叶铰接在滑杆上,滑杆位于墨槽外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楔块,第一楔块与墨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楔块朝向墨槽槽壁的一面为斜面,且第一楔块与墨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插位,滑块上连接有拉绳,滑轨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拉绳的自由端穿过定滑轮并连接有第二楔块,第二楔块悬吊于插位的正上方。滑块在滑轨上往复滑行时,通过拉绳带动第二楔块上下往复运动。当第二楔块下移并插入插位后,挤压第一楔块并使第一楔块远离墨槽的槽壁运动,此时弹簧被拉伸,第一楔块移动并带动滑杆在墨槽内滑动;当第二楔块被拉绳拉起而远离插位后,第一楔块又被弹簧拉动复位而带动滑杆复位,如此使得滑杆在墨槽内往复滑动。往复运动的滑杆带动铰接的搅拌叶摆动而对墨槽内的墨液进行搅动,从而使墨液混合均匀,防止墨液沉淀分层而影响印刷质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墨槽内还设有滤网,每个搅拌头上的另一个搅拌叶均铰接在滤网上。滤网能够对落入墨槽内的墨液过滤,除去墨液中的杂质,保持墨液洁净,提高印刷质量。当搅拌叶摆动时,能够带动滤网摆动而对回落的墨液进行充分筛分,增强筛分质量。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挡布上设有海绵吸墨层,滑块与平直段的自由端之间连接有拉簧。海绵吸墨层能够吸收飞溅的墨液,防止墨液四处飞溅,保持环境洁净;当转辊将挡布收卷后,卷绕作用力对挡布进行挤压而将吸收的墨液排出,从而对墨液进行回收利用。拉簧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滑块快速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墨槽1、印刷辊2、圆环3、偏心轮4、转轴5、套筒6、支杆7、推柄8、海绵吸墨团9、喷墨管10、传墨辊11、滑轨12、滑块13、转辊14、搅拌头15、滑杆16、第一楔块17、第二楔块18、滤网19、滑道20。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墨槽1和送墨机构,送墨机构包括固定在墨槽1上方的圆环3,圆环3内设有与圆环3焊接固定的偏心轮4,圆环3与偏心轮4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滑道20,偏心轮4的偏心孔中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焊接有套筒6,套筒6的中心轴线位于偏心轮4的径向上,套筒6内滑动连接有支杆7,支杆7的一端焊接有推柄8,推柄8滑动连接在滑道20中,支杆7的另一端设有海绵吸墨团9。墨槽1左部焊接有喷墨管10,喷墨管10的自由端延伸至墨槽1的上方,海绵吸墨团9在随支杆7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伸出套筒6并移动至喷墨管10自由端的下方。墨槽1的外侧设有印刷辊2,印刷辊2与转轴5之间皮带连接。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墨槽和印刷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墨机构,送墨机构包括固定在墨槽上方的圆环,圆环内设有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圆环与偏心轮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滑道,偏心轮的偏心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中心轴线位于偏心轮的径向上,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柄,推柄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支杆的另一端设有海绵吸墨团,所述墨槽连接有喷墨管,喷墨管的自由端延伸至墨槽的上方,所述海绵吸墨团在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伸出套筒并移动至喷墨管自由端的下方;所述印刷辊位于墨槽的外侧,印刷辊与转轴之间皮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包括墨槽和印刷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墨机构,送墨机构包括固定在墨槽上方的圆环,圆环内设有与圆环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圆环与偏心轮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滑道,偏心轮的偏心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中心轴线位于偏心轮的径向上,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柄,推柄滑动连接在滑道中,支杆的另一端设有海绵吸墨团,所述墨槽连接有喷墨管,喷墨管的自由端延伸至墨槽的上方,所述海绵吸墨团在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伸出套筒并移动至喷墨管自由端的下方;所述印刷辊位于墨槽的外侧,印刷辊与转轴之间皮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辊与偏心轮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传墨辊,传墨辊的侧部与印刷辊的侧部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槽与印刷辊之间设有滑轨,滑轨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印刷辊位于弧形段的内侧,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海绵吸墨团在跟随支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触碰并推动滑块在滑轨的两端之间滑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之舟印务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