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洋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1373 阅读:5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护理床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床单固定装置,床单固定装置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弯管,第一弯管上套接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压块,压块通过连杆连接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套接在第二弯管上,第二弯管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护理床本体的右侧边棱设置有榫槽,榫槽榫卯连接榫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通过床单固定装置中的压块将一次性床单的前端固定在床头,并通过滑套和连杆的配合,实现床单的压紧和松放,一次性床单的后端通过榫卯结构固定住,整个装置操作方便,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
,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一次性床单主要用于医院病床使用,产品污染或用后立即销毁,防止病源类用品在使用中产生的交叉感染及无用菌的传播。由于是一次性使用,一次性床单采用无纺布进行编织,无纺布的厚度是按每平米的重量来衡量,一般在25-50克/平米,所以一次性床单普遍偏薄,很容易发生滑动,导致床单容易变乱。一般采用将一次性床单的四周放在床板下来进行稳固,这样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担。故有必要对现有病床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所述护理床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床脚,所述床脚的底端设置有脚轮,所述护理床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床单固定装置,所述床单固定装置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护理床本体的左侧,所述基板的左侧固定安装两块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弯管上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套接在第二弯管上,所述第二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弯管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护理床本体的右侧边棱设置有榫槽,所述榫槽榫卯连接榫头。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大小结构相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大小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下方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大小与第一压块的下方横截面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榫槽设置在护理床本体边棱中间,榫槽设置有两个,并且关于护理床本体中心对称设置,每个榫槽榫卯连接一个榫头。优选的,所述榫头由一块三角块连接一块梯形块构成,榫头表面光滑无突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通过床单固定装置中的压块将一次性床单的前端固定在床头,并通过滑套和连杆的配合,实现床单的压紧和松放,操作简单;2、本技术结构将一次性床单后端的两个角塞入榫槽中,通过榫头将床单卡入榫槽中,操作简单并能很好地实现固定住床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块和连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A部放大视图;图6为本技术榫头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榫头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榫头俯视图。图中:1护理床本体、1-1床脚、1-2脚轮、2床单固定装置、3基板、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一弯管、7第一挡板、8第一滑套、9第一连杆、10第一压块、11第二连杆、12第二压块、13第三连杆、14第二滑套、15第二弯管、16第一挡板、17榫槽、18榫头、1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1,护理床1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床脚1-1,床脚1-1的底端设置有脚轮1-2,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床单固定装置2,床单固定装置2设置有基板3,基板3固定安装在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基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两块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弯管6,第一弯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7,第一弯管6上套接有第一滑套8,第一滑套8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压块10,第一压块10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1,第二连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压块12,第一压块10和第二压块12的下方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凹槽19,凹槽19的大小与第一压块10的下方横截面大小相同,第二压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13,第一压块10和第二压块12的大小结构相同,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1和第三连杆13的大小结构相同,第三连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套14,第二滑套14套接在第二弯管15上,第二弯管1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16,第二弯管15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护理床本体1的右侧边棱设置有榫槽17,榫槽17榫卯连接榫头18,榫槽17设置在护理床本体1边棱中间,榫槽17设置有两个,并且关于护理床本体1中心对称设置,每个榫槽17榫卯连接一个榫头18,榫头18由一块三角块连接一块梯形块构成,榫头18表面光滑无突起。铺床单过程分为三步,依次为:步骤一:将一次性床单平铺在护理床本体1上,使床单前端对齐基板3的最左侧;步骤二:推动第二连杆11,将将第一滑套8和第二滑套14分别从第一弯管6和第二弯管15的水平段向下推到竖直段中,然后向下压紧第一压块10和第二压块12,使一次性床单前段卡入凹槽19中;步骤三:在榫槽17中取下榫头18,将一次性床单后端的两个角塞入榫槽17中,然后将榫头18推入榫槽17中。当要更换床单时,按上述相反的过程即进行操作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1),所述护理床(1)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床脚(1‑1),所述床脚(1‑1)的底端设置有脚轮(1‑2),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床单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固定装置(2)设置有基板(3),所述基板(3)固定安装在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所述基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两块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弯管(6),所述第一弯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弯管(6)上套接有第一滑套(8),所述第一滑套(8)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压块(10),所述第一压块(10)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压块(12),所述第二压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13),所述第三连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套(14),所述第二滑套(14)套接在第二弯管(15)上,所述第二弯管(15)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16),所述第二弯管(15)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右侧边棱设置有榫槽(17),所述榫槽(17)榫卯连接榫头(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一次性床单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1),所述护理床(1)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床脚(1-1),所述床脚(1-1)的底端设置有脚轮(1-2),所述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床单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固定装置(2)设置有基板(3),所述基板(3)固定安装在护理床本体(1)的左侧,所述基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两块支撑板,分别为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弯管(6),所述第一弯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弯管(6)上套接有第一滑套(8),所述第一滑套(8)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压块(10),所述第一压块(10)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压块(12),所述第二压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13),所述第三连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二滑套(14),所述第二滑套(14)套接在第二弯管(15)上,所述第二弯管(15)的下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琳瑛
申请(专利权)人:任洋唐飒英张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