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桂香专利>正文

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013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少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劳动量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它包括床板、床腿,所述床板中部靠右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设有移动板,移动板包括与开口对应的小板,小板下方设有大板,大板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对称设有滚轮,滚轮位于保护壳左右两侧内壁轨道的上方,保护壳包括前壳、后壳,后壳的前侧壁设有移动开口,后壳内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的手摇杆穿过移动开口后与摇把连接,前壳前侧壁上表面位置低于移动开口下表面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换卫生纸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能换卫生纸的病床。
技术介绍
产妇在剖腹产手术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麻醉效果依然存在,使得产妇行动不便,而在这段时间内产妇的产后恶露量一般比较大,需要频繁更换身下的卫生纸或者卫生垫,这个时候就需要病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搬动产妇,为产妇更换卫生纸或卫生垫,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虽然产妇没有疼痛的感觉但是在搬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刀口的二次伤害,不利于刀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少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劳动量可换卫生纸的病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包括床板、床腿,所述床板中部靠右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设有移动板,移动板包括与开口对应的小板,小板下方设有大板,大板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对称设有滚轮,滚轮位于保护壳左右两侧内壁轨道的上方,保护壳包括前壳、后壳,后壳的前侧壁设有移动开口,后壳内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的手摇杆穿过移动开口后与摇把连接,前壳前侧壁上表面位置低于移动开口下表面位置。所述床板的前后两侧设有折叠护栏。所述大板前部设有推拉开口。所述千斤顶位于开口的正下方。所述千斤顶为手摇剪式千斤顶。所述移动开口的宽度大于摇把的最大直径尺寸。所述轨道的上表面前部设有凸起,凸起的高度小于等于滚轮下端点到大板下表面的距离。所述小板的厚度与床板厚度相同,小板前后方向尺寸与开口前后方向尺寸相同,小板左右方向尺寸小于开口所述小板左右两侧壁分别前后对称设有突点,左右两侧对应位置的突点之间通过绳连接。所述绳为可调节松紧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在不挪动产妇的情况下,为产妇换卫生纸或卫生垫,既减小了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利于产妇术后刀口的愈合;在本技术使用时,完全手动操作,无需其他能源,节能环保;本技术使用过程中,无需产妇家属或医护人员来回变换位置,操作简单方便,此外,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的示意图;图2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的主视图;图3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的俯视图;图4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的后视图;图5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去掉移动板和滚轮后的示意图;图6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去掉移动板和滚轮后的主视图;图7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去掉移动板和滚轮后的俯视图;图8是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去掉移动板和滚轮后的后视图;图9是移动板和滚轮的示意图;图10是移动板和滚轮的主视图;图11是移动板和滚轮的俯视图;图12是千斤顶的示意图;图13是千斤顶的主视图;图14是摇把的示意图;图15是摇把的主视图;图16是摇把的左视图;图17是与能换卫生纸的病床配合使用的床单的俯视图;图18是与能换卫生纸的病床配合使用的褥子的俯视图。图中,1床板、101开口、2移动板、201小板、202大板、203推拉开口、3床腿、4滚轮、5保护壳、501轨道、5011凸起、502前壳、503后壳、5031移动开口、6千斤顶、601手摇杆、7摇把、8突点、9绳、10床单开口、11褥子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6所示,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包括床板1、床腿3,所述床板1中部靠右设有开口101,开口101下方设有移动板2,移动板2包括与开口101对应的小板201,小板201下方设有大板202,大板202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对称设有滚轮4,滚轮4位于保护壳5左右两侧内壁轨道501的上方,保护壳5包括前壳502、后壳503,后壳503的前侧壁设有移动开口5031,后壳503内固定有千斤顶6,千斤顶6的手摇杆601穿过移动开口5031后与摇把7连接,前壳502前侧壁上表面位置低于移动开口5031下表面位置。所述床板1的前后两侧设有折叠护栏。所述大板202前部设有推拉开口203。所述千斤顶6位于开口101的正下方。所述千斤顶6为手摇剪式千斤顶。所述移动开口5031的宽度大于摇把7的最大直径尺寸。所述轨道501的上表面前部设有凸起5011,凸起5011的高度小于等于滚轮4下端点到大板202下表面的距离。所述小板201的厚度与床板1厚度相同,小板201前后方向尺寸与开口101前后方向尺寸相同,小板201左右方向尺寸小于开口101所述小板左右两侧壁分别前后对称设有突点8,左右两侧对应位置的突点8之间通过绳9连接。所述绳9为可调节松紧带。如图17所示,与能换卫生纸的病床配合使用的床单,其中部靠右设有与开口101对应的床单开口10。如图18所示,与能换卫生纸的病床配合使用的褥子,其中部靠右设有与开口101对应的褥子开口11。当不需要更换卫生纸或卫生垫的时候,摇把7可以放置在前壳502内。当需要为产妇更换卫生纸或卫生垫的时候,将摇把7从前壳502内拿出,然后将摇把7与手摇杆601连接,转动摇把7,手摇杆601随之转动,千斤顶6向下运动,位于千斤顶6上方的移动板2随之向下运动,当滚轮4落在轨道501上时,停止转动摇把7,将移动板2沿轨道501从床板1下方拉出,将卫生纸或卫生垫铺在小板201的上表面,利用绳9将卫生纸或卫生垫固定,然后将移动板2沿轨道501推入床板1下方,当移动板2到达设定位置后,反向转动摇把7,手摇杆601随之转动,千斤顶6向上运动,当大板202的上表面与床板1的下表面接触并压紧后,停止转动摇把7,将摇把7放置于前壳502内。凸起5011的设计能够防止将移动板2完全从床板下面拉出,能够防止移动板2的丢失。当移动板到达设定位置时,小板201正好位于开口101的正下方。推拉开口203的设计是为了更加方便地将移动板2沿轨道501从床板下方拉出,或者将移动板2沿轨道502推入床板下方;移动板2整体是一种左右对称的结构;这种从床两侧拉出的移动板2比从床尾拉出的移动板,所用材料更少。本技术能够在不挪动产妇的情况下,为产妇换卫生纸或卫生垫,既减小了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利于产妇术后刀口的愈合;而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对操作的病人家属文化水平没有要求,更加适宜推广应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完全采用手动结构,不需要其他能源,更加节能环保;使用过程中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不需要变换位置,更加方便。为了舒适性考虑,可以小板201上表面放置与褥子相同厚度的垫子,再在垫子的上表面铺卫生纸或卫生垫。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包括床板(1)、床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中部靠右设有开口(101),开口(101)下方设有移动板(2),移动板(2)包括与开口(101)对应的小板(201),小板(201)下方设有大板(202),大板(202)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对称设有滚轮(4),滚轮(4)位于保护壳(5)左右两侧内壁轨道(501)的上方,保护壳(5)包括前壳(502)、后壳(503),后壳(503)的前侧壁设有移动开口(5031),后壳(503)内固定有千斤顶(6),千斤顶(6)的手摇杆(601)穿过移动开口(5031)后与摇把(7)连接,前壳(502)前侧壁上表面位置低于移动开口(5031)下表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包括床板(1)、床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中部靠右设有开口(101),开口(101)下方设有移动板(2),移动板(2)包括与开口(101)对应的小板(201),小板(201)下方设有大板(202),大板(202)左右两侧分别前后对称设有滚轮(4),滚轮(4)位于保护壳(5)左右两侧内壁轨道(501)的上方,保护壳(5)包括前壳(502)、后壳(503),后壳(503)的前侧壁设有移动开口(5031),后壳(503)内固定有千斤顶(6),千斤顶(6)的手摇杆(601)穿过移动开口(5031)后与摇把(7)连接,前壳(502)前侧壁上表面位置低于移动开口(5031)下表面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前后两侧设有折叠护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202)前部设有推拉开口(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换卫生纸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王桂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