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990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包括:若干具有不同投射角度的补光灯;输出端与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的处理器,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的图像成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多组补光灯,且各组补光灯投射角度不同,补光灯与图像成像传感装置间有一个固定的夹角,使补光灯形成空间立体的布局;所述图像成像装置捕获外界环境变化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信号转化并利用PWM控制电路进行调制实现对相应补光灯的亮度智能调节,避免了鱼眼摄像机因补光不合理、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导致监控图像成像质量不好的问题,实现了鱼眼摄像机智能补光的目的。

A three dimensional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ree-dimensional intelligent light supple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number of light supplement lamps with different projection angles, a PWM control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supplement lamp at the output end, a processor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PWM control circuit, and an image imag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processor.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lementary lights, and each group of supplementary lights has different projection angles, and there is a fixed angle between the supplementary light and the image imaging sensing device, so that the supplementary light forms a three-dimensional layout; the image imaging device captures the change informa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nverts the signals through the processor and uses the PWM control circuit. Intelligent adjustment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ng light is realized by modulation, which avoids the problem of poor image quality caused by irrational compensating light and 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realizes the intelligent compensating light of the fisheye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控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全景摄像机可无盲点监测覆盖所处场景,其设有一个鱼眼镜头,或者一个反射镜面(如抛物线,双曲线镜面等),或者由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普通镜头拼接而成,拥有360度全景视场。一台全景摄像机可以取代多台普通的监控摄像机,做到了无缝监控,实现了监控新应用,可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监狱、政府机关、银行、社会安全、公共场所、文化场所等。监控摄像机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时,一般会搭配补光灯来提升监控画面的清晰度。然而,若补光设计不合理或安装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发生补光范围无法涵盖整个监控视场角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画面清晰度不足,或是补光过强造成中心区域过亮甚至出现过曝现象。此外,为了减少监控摄像机监控死角及减少监控摄像机的布置数量,多数厂家纷纷推出具有较大监视角度的鱼眼摄像机。由于鱼眼摄像机的监控视场增加了,其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对于补光灯的需求更加严格,不然很难发挥出鱼眼摄像机大视场角的优势。举例来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鱼眼摄像机的视角基本都能够达到175°以上甚至达到了185°,而其内部配置的补光灯投射角度一般都是60~120°,并且数量上只配置3颗,无法涵盖整个监控视场,且监控边缘亮度不足,两个补光灯之间的画面偏暗、中心偏亮,容易产生手电筒效应。有部分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些方面的不足并对补光灯进行了改进,如增加透镜、反光镜片等,虽然补光效果得到了提高,但是其补光系统不够智能,且容易受环境变化所影响,即当摄像机安装环境发生变化时灯光无法自适应,容易发生画面偏暗或是过曝等影响画面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补光灯让鱼眼摄像装置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成为研发人员研发出一款优秀的鱼眼摄像机必须要攻克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鱼眼摄像机因补光设计不合理、安装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无法取得良好成像画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包括:若干具有不同投射角度的补光灯;输出端与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的处理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的图像成像装置。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补光灯包括分别与PWM控制电路相连的主补光灯和辅助补光灯。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壳体,所述图像成像装置设置在壳体中心,所述主补光灯及辅助补光灯分别设置在图像成像装置周围。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主补光灯及辅助补光灯的数量分别为3个,并分别均有等角度阵列于图像成像装置周围。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数个具有不同倾斜度的环形斜面,所述补光灯固定于相应的环形斜面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立体智能补光方法,具体包含如下步骤:获取监控环境的变化信息;根据所述变化信息生成不同的补光信号;根据所述补光信号调节相应补光灯的补光亮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变化信息为监控区域中监控对象与图像成像装置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多组补光灯,且各组补光灯投射角度不同,补光灯与图像成像传感装置间有一个固定的夹角,使补光灯形成空间立体的布局;所述图像成像装置捕获外界环境变化信息,通过处理器进行信号转化并利用PWM控制电路进行调制实现对相应补光灯的亮度智能调节,避免了鱼眼摄像机因补光不合理、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导致监控图像成像质量不好的问题,实现了鱼眼摄像机智能补光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述立体智能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与所述辅助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图;图3是实施例中与所述主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图;图4是实施例所述鱼眼摄像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所述鱼眼摄像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所述鱼眼摄像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包括:若干具有不同投射角度的补光灯,由主补光灯4和辅助补光灯3组成;输出端与相应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2;与各PWM控制电路2输入端相连的处理器1。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的输入端相连的图像成像装置5。本实施例的补光灯及图像成像装置均集成于壳体上,形成鱼眼摄像机,结构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图像成像装置5设置在壳体6中心,所述主补光灯4及辅助补光灯3的数量分别为3个,并分别均匀等角度(120°)阵列于图像成像装置5周围。具体的,所述壳体6内设有具有不同倾斜度的第一斜面61及第二斜面62,所述主补光灯4设置于第二斜面62上,所述辅助补光灯3设置于第一斜面61上。如图6所示,鱼眼摄像机安装于天花板7上,其中主补光灯4投射角度为υ,辅助补光灯3的投射角为τ;第一斜面61与成像水平面夹角为σ,第二斜面62与水平面夹角φ;补光灯与图像成像装置5间的垂直距离为l;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为H;监控区域内活动物体9与监控中心间的距离为L,活动物体的高度为h;XZ平面上主补光灯虚拟最大投射线与成像中心间的夹角为α,XZ平面上辅助补光灯虚拟最大投射线与成像中心间的夹角为β。由于摄像机所安装的高度H远大于摄像机本身的厚度,在此摄像机厚度忽略不计,可以计算得出:鱼眼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一般在2.5-6M左右,补光灯的补光区域尽量不重叠或重叠面积最小(灯光重叠会导致过曝或手电筒效应);由①式及摄像机本身大小可知,第二斜面62与水平面夹角φ必须大于0°,且越大越好。但过大也会导致所投射区域大部分不在摄像机的监视范围内导致补光浪费的情况。本实施案例的主补光灯4以120°均布在图像成像装置5周围,结合鱼眼摄像机360°的监控视角,3个主补光灯4要360°全部覆盖的话,主补光灯4宜采用120°投射角的补光灯,即υ=120°;结合实际鱼眼摄像机尺寸设计控制,主补光灯4在XZ平面上最大投射线与图像成像装置5的中心垂直轴线平行即α=0°,根据②式,本实施例中φ=60°。进一步来说,主补光灯4主要是用于覆盖整个鱼眼视角,尽可能做到补光无死角,但是实际上由于补光灯投射角度、结构及本身功耗限制等原因,在较高的安装高度下就会存在补光不足的问题或者在较低高度时会出现中心偏暗的问题,因此辅助补光灯3主要用于解决主补光灯4补光不足或补光死角的问题。同功率下的补光灯投射角度越小其照射距离就会越远,辅助补光灯3要解决主补光灯4在安装高度较高补光不足的问题,固0°<τ<υ。主补光灯4在XZ平面上最大投射线与图像成像装置中心垂直轴线平行即α=0°,理论上中心会有一个补光死角,辅助补光灯需要弥补中心补光死角,所以辅助补光灯在XZ平面上最大投射线与图像成像装置成像垂直平面相交,即β>0°。同理,结合上述论述内容可证得σ>0°。鱼眼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一般不会太高,辅助补光灯3投射角度可以不用很小,按照市面上常用的投射角度τ取60°,0°<σ<30°,为避免补光灯中心过亮σ接近30°,结合实际工艺σ取20°。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光灯立体布局结构的鱼眼摄像机装置,本实施案例提供了一种最理想补光灯立体布局:主补光灯4投射角度υ=120°,采用3颗120°均布,固定于第二斜面62上,第二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具有不同投射角度的补光灯;输出端与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的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具有不同投射角度的补光灯;输出端与补光灯相连的PWM控制电路;与PWM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的处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的图像成像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包括分别与PWM控制电路相连的主补光灯和辅助补光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成像装置设置在壳体中心,所述主补光灯及辅助补光灯分别设置在图像成像装置周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智能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补光灯及辅助补光灯的数量分别为3个,并分别均有等角度阵列于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成王跃拼潘建成苏贤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脉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