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5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包括外壳、上盖、电路板、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上延伸的下连接柱,在所述下连接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连接孔,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下延伸的上连接柱,在所述上连接柱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下端嵌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并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被抵在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在两侧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填充有减震橡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减震橡胶顶部,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导柱,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其减震性能相对较好。

A shock absorber structure for char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 absorber structure of a charg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upper cover, a circuit board, a first shock absorber spring and a second shock absorber spr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hell, a lower connecting column extending upward is arranged, and a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bottom walls of the upper cover are divided into two sides. The low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embedded in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first shock absorbing spring is sleeved outside the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first shock absorbing spring is propped between the upper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column. A damping rubber is filled between the lower connecting columns on both sides. The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damping rubber, and a guide column extending downwar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The second damping spring sleev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damping performance is relatively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充电器在各个领域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生活领域被广泛用于手机、相机等常见电器。充电器是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充电器通常是由一个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和输入、输出端组成,壳体一般为塑料制品,电路板通过螺丝等固定在壳体内部,没有任何减震的结构,当壳体摔落时电路板同样会受到很大的撞击,使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脱落,导致充电器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其减震性能相对较好。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包括外壳、上盖、电路板、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其中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上延伸的下连接柱,在所述下连接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连接孔,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下延伸的上连接柱,在所述上连接柱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下端嵌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并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被抵在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在两侧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填充有减震橡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减震橡胶顶部,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导柱,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上端抵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下端设置有绝缘片,被压缩后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通过所述绝缘片将所述电路板压紧在所述减震橡胶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盖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减震护角,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减震护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盖的底部外缘上设置有上止口,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外缘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止口配合的下止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止口与所述下止口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盖的顶面上以及所述外壳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散热风道。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充电器减震结构,其结构简单,减震性能相对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充电器摔落时所造成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脱落,进而提高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是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包括外壳1、上盖2、电路板3、第一减震弹簧4和第二减震弹簧5,其中所述上盖2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在所述外壳1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上延伸的下连接柱11,在所述下连接柱1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连接孔110,在所述上盖2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下延伸的上连接柱21,在所述上连接柱2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定位柱210,所述定位柱210下端嵌在所述连接孔110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套设于所述定位柱210外并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被抵在所述上连接柱21和所述下连接柱11之间,在两侧所述下连接柱11之间填充有减震橡胶6,所述电路板3设于所述减震橡胶6顶部,在所述上盖2的底壁上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导柱22,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套设于所述导柱22外,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上端抵在所述上盖2的底壁上,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下端设置有绝缘片7,被压缩后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通过所述绝缘片7将所述电路板3压紧在所述减震橡胶6上。本实施例的充电器减震结构,其结构简单,减震性能相对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充电器摔落时所造成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生脱落,进而提高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在所述上盖2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减震护角8,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减震护角9,通过增设的上减震护角8和下减震护角9可进一步提高充电器的减震性能,避免了充电器摔坏。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盖2的底部外缘上设置有上止口200,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外缘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止口200配合的下止口100,其结果简单,便于上盖2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安装。优选地,所述上止口200与所述下止口100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在一起,其结构简单,便于上盖2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安装,且可增加充电器的密封性,避免水或者其他杂质进入到充电器造成电路板损坏。优选地,在所述上盖2的顶面上以及所述外壳1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散热风道10,以此可增加上盖2、外壳1与外部冷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充电器的散热性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盖、电路板、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其中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上延伸的下连接柱,在所述下连接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连接孔,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下延伸的上连接柱,在所述上连接柱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下端嵌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并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被抵在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在两侧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填充有减震橡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减震橡胶顶部,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导柱,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上端抵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下端设置有绝缘片,被压缩后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通过所述绝缘片将所述电路板压紧在所述减震橡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盖、电路板、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其中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壳上,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上延伸的下连接柱,在所述下连接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连接孔,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两侧分别设置有往下延伸的上连接柱,在所述上连接柱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下端嵌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并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被抵在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在两侧所述下连接柱之间填充有减震橡胶,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减震橡胶顶部,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导柱,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上端抵在所述上盖的底壁上,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沪封成林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力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