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906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包括升流组件、电压升压组件和连接组件,升流组件包括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第一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安装架具有用于容纳升流器的空间,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安装座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绝缘套管安装在安装座上,升流器套设在绝缘套管外,绝缘套管具有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以及第二行走机构,变压器以及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第二基座上,变压器电连接绝缘套管。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该试验装置用于检测电气设备的故障或者合格率,使用方便可靠。

Portable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tes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applied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ost component, a voltage boost component and a connecting component. The boost component comprises a boost, an insulating sleeve, a first base, a mounting frame and a mounting base. The first base has a first mounting surface and a second mounting surfac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the mounting frame. Installed on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the mounting rack has a space for accommodating the elevator, the second mounting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lking mechanism, the mount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mounting surface, the insulating sleeve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seat, the elevator is sleeved outside the insulating sleeve, and the insulating sleeve has a first joint and a second joint. The voltage component comprises a transformer, a second base and a second walking mechanism, the transformer and a second walking mechanism are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transform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sulating sleeve.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connect the first base and the second base. The test device is used to detect the failure or qualification rat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is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对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和通流检测一般是分开进行的,这与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有所出入。电流的致热因素不仅会对通流导体性能产生影响,而且会对附近的绝缘材料构成劣化影响。设备在通流状态下,产生的强磁场可能会对特殊的缺陷类型,如金属微粒等,产生不同于常规强电场的影响。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展,供电负荷的加重,以及热检测手段的更新,热缺陷出现频次越来越高,有关发热、热故障处理以及测温技术等需要有合适的研究平台。定位于型式试验内容的温升试验,在配网设备领域,由于制造商众多、产品类型多样、制造工艺技术差异性较大、偷工减料以及产品局部修改频繁,导致该类试验更多的前移至入网检测或抽检试验中。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一些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检测繁琐,不能够及时有效将故障点检测出来,增加了设备维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以改善传统的电气设备损坏时不便于检测出故障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包括:升流组件,所述升流组件包括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容纳升流器的空间,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绝缘套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升流器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外,所述绝缘套管具有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电压升压组件,所述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杆;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锁紧螺母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外,所述锁紧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锁紧螺母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脱落;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至少一组夹紧件,至少一组所述夹紧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夹紧杆,每根所述夹紧杆包括滑动部以及夹紧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夹紧部垂直设置,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夹紧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升流器的空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部对应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滑动槽中。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滑动部呈条状,每个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槽中设置有第一螺接孔,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基座通过螺钉螺接固定,所述螺钉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接孔中。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第二螺接孔,所述第二螺接孔中螺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紧固片以及转动头,所述螺杆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接孔中,所述紧固片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紧固片位于所述空间中,所述转动头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转动头位于所述空间外。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螺接孔,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螺接孔沿所述夹紧部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还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安装在所述紧固片的远离所述螺杆的一侧面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盖设有端盖,每个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电杆穿过两个所述限位孔。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以及可伸缩安装轴,所述可伸缩安装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所述可伸缩安装轴上。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包括:升流组件,所述升流组件包括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容纳升流器的空间,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绝缘套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升流器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外,所述绝缘套管内穿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具有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以及电压升压组件,所述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杆;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轴、弹簧减震器、行走轮以及减震弹簧,所述弹簧减震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弹簧减震器上,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试验系统能够用于辅助电气设备的检测,为待检测设备提供高电流和高电压,能够及时有效判断出电气设备是否合格以及电气设备故障的具体位置,检测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包括有升流组件以及电压升压组件,升流组件用于给待检测电气设备提供高电流,电压升压组件用于给待检测电气设备提供高电压。升流组件包括有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升流器通过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基座上,绝缘套管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第一基座上,绝缘套管内穿设有导电杆,导电杆具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通过电源给升流器供电,升流器工作使原有的电流强度增加变为高电流,将待测电气设备与绝缘套管中的导电杆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形成闭合回路,高电流能够在该闭合回路中流动。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变压器安装在第二基座上,变压器与导电杆电连接,电源为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工作使待测电气设备通入高电压。实际检测过程中,为待测电气设备持续施加高电流和高电压,施加时间按需设定,在达到预设时间后,对待测电气设备进行超声波、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红外测温等试验从而来判断故障点或者检测该电气设备是否合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的第一基座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的第一基座与安装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的夹紧杆的示意图。图标:100-升流组件;110-升流器;120-绝缘套管;121-导电杆;130-第一基座;131-滑动槽;140-安装架;141-夹紧杆;142-滑动部;143-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流组件,所述升流组件包括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容纳升流器的空间,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绝缘套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升流器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外,所述绝缘套管内穿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具有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电压升压组件,所述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杆;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锁紧螺母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外,所述锁紧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锁紧螺母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脱落;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流组件,所述升流组件包括升流器、绝缘套管、第一基座、安装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容纳升流器的空间,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绝缘套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升流器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外,所述绝缘套管内穿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具有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电压升压组件,所述电压升压组件包括变压器、第二基座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变压器以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杆;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锁紧螺母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外,所述锁紧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外,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锁紧螺母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脱落;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至少一组夹紧件,至少一组所述夹紧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夹紧杆,每根所述夹紧杆包括滑动部以及夹紧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夹紧部垂直设置,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夹紧部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升流器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部对应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滑动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压电流双施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部呈条状,每个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槽中设置有第一螺接孔,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第一基座通过螺钉螺接固定,所述螺钉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接孔中。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震武何彪刘毅李滔花郁莹祖正思段江柳京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