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门窗副框结构、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和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8776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包括副框本体。所述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成形为截面呈C形槽口的结构,所述副框本体的另一端成形为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室外部分和所述室内部分的连接板,所述室内部分向所述副框本体外延伸并固接有挡板;令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外部分、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内部分和所述挡板成形为依次增高的阶梯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与墙体稳定连接,副框的另一端成形为阶梯式的防水部,解决了窗户安装质量不高,外墙容易渗水的问题,从而使窗户安装进度与质量得到提高。

Installation method of embedded door and window sub frame structure, door and window sub frame embedded system and embedded door and window sub fram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 embedded door and window sub fram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ub frame body. One end of the sub-frame body is formed into a groove part, the groove part is formed into a structure with a cross-section of C-shaped groove, the other end of the sub-frame body is formed into a waterproof part, the waterproof part comprises an external part, an indoor part and a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the external part and the indoor part, and the indoor part is directed to the sub-frame. The outer part of the auxiliary frame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auxiliary frame body and the baffle plate are formed into a stepped structure which increases in turn.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windows and easy seepage of external walls by forming one end of the auxiliary frame into a groove part and a stepped waterproof par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auxiliary frame,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progress and quality of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埋门窗副框结构、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和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一种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和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外墙渗水和窗户被损坏、污染是一个较难解决的质量通病,也是业主投诉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现有的窗的干、湿法安装方法,建筑洞口尺寸精度控制不当,窗下皮标高控制不佳,抹灰层粉刷不到位,窗口坡度不科学等问题都会影响窗的安装进度、安装质量,并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干法安装主要采取在墙体基层抹灰湿作业后于洞口墙上预先设置金属副加外框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待洞口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全部完成后,最后再于副加框架上进行窗扇及玻璃的安装与密封的安装方式。湿法安装为在墙体砌筑时埋入预埋副框,后置副框则在墙体基层抹灰湿作业时采用连接件安装固定。窗框的安装固定在窗洞口墙体基层抹灰湿作业后,窗洞口墙体面层装饰湿作业前开始安装,最后进行窗在副加框架上的安装与密封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副框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与墙体稳定连接,副框的另一端成形为呈阶梯式结构的防水部,解决了窗户安装质量不高,外墙容易渗水的问题,从而使窗户安装进度与质量得到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所述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包括副框本体。所述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成形为截面呈C形槽口的结构,所述副框本体的另一端成形为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室外部分和所述室内部分的连接板,所述室外部分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沟槽部,所述直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成形为笔直板结构,且所述室内部分向所述副框本体外延伸并固接有挡板;令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外部分、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内部分和所述挡板成形为依次增高的阶梯式结构。一种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副框本体、压槽板、窗框模板和墙体,所述副框本体的沟槽部的开口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副框本体的防水部通过所述压槽板与所述窗框模板连接。本专利技术门窗副框预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槽板包括面板结构和分别设于所述面板结构相对两侧的支撑板,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接设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与所述斜板贴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连接板贴接,各所述支撑板分别延伸顶抵于所述窗框模板上。本专利技术门窗副框预埋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槽板的面板结构、两个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窗框模板界定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面板结构设有二加强块,各所述加强块分别延伸置于所述闭合空间内,以增加所述面板结构的厚度。本专利技术门窗副框预埋系统的再进一步改进在于,令固接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加强块为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面板通过铆钉穿置所述第一加强块以固定于所述窗框模板上。本专利技术门窗副框预埋系统的再进一步改进在于,令固接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加强块为第二加强块,所述预埋门窗副框结构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能拆卸地依次贯穿紧固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二加强块和所述窗框模板。本专利技术门窗副框预埋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贴接所述支撑板并延伸至与所述窗框模板连接。本专利技术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安装于窗框模板与墙体之间,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副框本体、压槽板以及窗框模板的预拼装,所述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呈阶梯结构的防水部,所述压槽板的一面成形为呈阶梯结构的面板结构,依次将所述副框本体、所述压槽板和所述窗框模板固接,其中,所述压槽板的面板结构与所述副框本体的防水部适配连接;墙体浇筑,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预埋有所述副框本体的墙体;拆模工作,将所述压槽板和所述窗框模板拆除,所述窗框模板被拆除后形成门窗洞口;安装窗框,将窗框安装至所述门窗洞口处,并与所述副框本体固接。本专利技术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框本体、所述压槽板和所述窗框模板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进行预拼装和拆除,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拆除,并通过自攻螺丝将所述副框本体和所述窗框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预埋门窗副框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待所述副框本体和所述窗框固定连接后,于所述副框本体和所述窗框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发泡胶,最后进行外窗保温和装饰层安装工序。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副框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与墙体稳定连接,副框的另一端成形为呈阶梯式的防水部,解决了窗户安装质量不高,外墙容易渗水的问题,从而使窗户安装进度与质量得到提高。(2)挡板固接副框本体的防水部的室内部分,这样使副框在门窗洞口处形成一个安装垂直面,方便后续窗框的安装以及保证了窗框的平整度。(3)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地对副框本体和窗框模板的安装及拆除,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在门窗洞口处,将窗框模板和副框本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固定,并进行现浇,待拆模时,将窗框模板、压槽板和可拆卸连接结构一起拆除,使副框本体预埋在墙体中,这样,实现窗副框的定位安装,减少了后段的施工工序,减少交叉作业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副框本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固定副框本体、压槽板和窗框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副框本体、压槽板和窗框模板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副框本体与窗框固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副框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副框本体10;沟槽部11;开口111;防水部12;室外部分121;直板1211;斜板1212;室内部分122;连接板123;挡板13;压槽板20;面板结构21;第一面板211;第二面板212;斜面板213;支撑板22;加强块23;第一加强块231;第二加强块232;墙体40;窗口模板50;闭合空间60;铆钉70;自攻螺丝71;可拆卸连接结构80;窗框90;泡胶91;门窗洞口92;槽孔93。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连接设于窗框模板50与墙体40之间,所述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包括:副框本体10。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副框本体10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11,沟槽部11成形为截面呈C形槽口的结构,副框本体10的另一端成形为防水部12。如图1所示,防水部12包括室外部分121、室内部分122以及连接室外部分121和室内部分122的连接板123,室外部分121包括直板1211和斜板1212,直板1211的一端固接沟槽部11,直板1211的另一端固接斜板1212,连接板123的一端固接斜板1212,连接板123的另一端固接室内部分122,室内部分122成形为笔直板结构,且室内部分122向副框本体10外延伸并固接有挡板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令所述副框本体10的室外部分121、副框本体10的室内部分122和挡板13成形为依次增高的阶梯式结构。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副框本体10可选用6063-T5状态的铝合金挤压型材作为材料制成,其安装窗框面宽可为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框本体,所述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成形为截面呈C形槽口的结构,所述副框本体的另一端成形为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室外部分和所述室内部分的连接板,所述室外部分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沟槽部,所述直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成形为笔直板结构,且所述室内部分向所述副框本体外延伸并固接有挡板;令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外部分、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内部分和所述挡板成形为依次增高的阶梯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门窗副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框本体,所述副框本体的一端成形为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成形为截面呈C形槽口的结构,所述副框本体的另一端成形为防水部,所述防水部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室外部分和所述室内部分的连接板,所述室外部分包括直板和斜板,所述直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沟槽部,所述直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接所述斜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所述室内部分,所述室内部分成形为笔直板结构,且所述室内部分向所述副框本体外延伸并固接有挡板;令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外部分、所述副框本体的室内部分和所述挡板成形为依次增高的阶梯式结构。2.一种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副框本体、压槽板、窗框模板和墙体,所述副框本体的沟槽部的开口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副框本体的防水部通过所述压槽板与所述窗框模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板包括面板结构和分别设于所述面板结构相对两侧的支撑板,所述面板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接设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与所述斜板贴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连接板贴接,各所述支撑板分别延伸顶抵于所述窗框模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板的面板结构、两个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窗框模板界定形成闭合空间,所述面板结构设有二加强块,各所述加强块分别延伸置于所述闭合空间内,以增加所述面板结构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副框预埋系统,其特征在于,令固接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加强块为第一加强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阳毛竑彭秋林丁万曹超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铝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