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71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该结构用防水钢板连接地埋管组的防水套管,防水钢板的上、下形成迎水面、背水面防水层,能够使地下室基础筏板防水完整,且不减弱基础筏板结构和基础筏板整体防水性能;改进防水套管内柔性防水做法,加强了防水性能;柔性防水顶端加防腐防锈措施,有利于防水装置的维护。

Waterproofing practice of a buried pipe group crossing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raf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terproof method for a buried pipe group to pass through a raft of a building foundation. The waterproof sleeve of the buried pipe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proof steel plate in the structure. The waterproof layer of the upper and lower water-proof steel plate forms a waterproof layer on the water-front surface and a waterproof layer on the back water surface, which can make the basement foundation raft waterproof intact without weakening the waterproof of of the foundation raf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method in the waterproof sleeve, strengthen the waterproof performance; add anti-corrosion and anti-rust measures to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top, is conducive to the maintenance of waterproof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
技术介绍
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节能项目的推广,地埋管设置建筑基础下的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地下室面积大,无法从建筑外部进入,也不宜在地下室地板再局部下沉设置管道小室;地埋管穿筏板进入地下室及室内的热泵机房,是节材、节能最经济方案;一般情况下,地埋管穿筏板管道较多,多个地埋管组成一组,按组进入地下室分集水器。但是管道穿地下室外墙做法较多,防水要求也没有筏板要求高。随着建筑大型化及节能技术的发展,地源热泵空调各种做法的要求,地埋管组穿筏板将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选择,但筏板防水要求高,缺少可靠做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该结构用防水钢板连接地埋管组的防水套管,防水钢板的上、下形成迎水面、背水面防水层,能够使地下室基础筏板防水完整,且不减弱基础筏板结构和基础筏板整体防水性能;改进防水套管内柔性防水做法,加强了防水性能;柔性防水顶端加防腐防锈措施,有利于防水装置的维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包括以下步骤:(1)待浇筑的建筑基础筏板下敷设地埋管,按照地埋管的出管位置及间距垂直于地面固定地埋管,然后浇筑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在防水套管下对应位置处设置高密聚苯板;(2)在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及高密聚苯板上均铺设防水层,靠近地埋管处的防水层上翻设置,并且上翻的防水层的上侧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3)按照地埋管的尺寸焊制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套设在地埋管外侧,防水套管的中部外侧壁上满焊有挡水翼环,挡水翼环与筏板钢筋相连;所述防水套管的底端满焊有防水钢板,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紧密结合,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的紧密结合处构成迎水面防水层,防水套管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4)步骤(3)中防水钢板上部铺设背水面防水层,背水面防水层与垫层防水搭接,防水套管与防水钢板焊接处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背水面防水层上翻,防水层制作完毕,浇筑防水保护层及建筑基础筏板;(5)地埋管组安装定位完毕后,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通孔注入有发泡聚氨酯,通孔上设有螺栓封堵;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的间隙上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挡圈、第一道橡胶圈、铅油麻丝层、第二道橡胶圈及压实用短管法兰,压实用短管法兰与防水套管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然后在建筑基础筏板上浇筑地面垫层;(6)在地面垫层的上表面制作地面防水层,地面防水层与防水套管的上部结合,短管法兰的连接螺栓处采用阻燃发泡聚氨酯密封,再做高出地面的水泥保护层,方便后期维护。2.根据上述的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所述地埋管组中的地埋管所述地埋管组中的地埋管套管底部采用钢板,且迎水面、背水面做整体面防水,采用PE塑料地埋管。根据上述的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压紧短管及法兰片均采用国标,挡圈与地埋管的缝隙控制在3~5mm,挡圈的底部设4个45°穿管导流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将防水套管的底端满焊有防水钢板,能够避免建筑基础筏板底部的防水套管处出现防水层缺失进而影响地下室整体防水等隐患;防水套管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通孔注入有发泡聚氨酯,通孔上设有螺栓封堵,该结构解决了防水套管内下半部无法从建筑基础筏板下填充防水填充物的问题,防水套管与地埋管之间的间隙内注胶后,螺栓密封;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的间隙上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挡圈、第一道橡胶圈、铅油麻丝层、第二道橡胶圈及压实用短管法兰,柔性防水橡胶圈之间加设油麻,填充橡胶垫间微小空隙,进一步密封;短管法兰的连接螺栓处采用阻燃发泡聚氨酯密封防腐防锈,有利于防水装置的维护。2.本专利技术结构中挡圈与地埋管的缝隙控制在3~5mm,挡圈的底部设4个45°穿管导流片,该结构便于导入地埋管。3.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在后期维护、能源消耗、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包括以下步骤:(1)待浇筑的建筑基础筏板1下敷设地埋管2,按照地埋管2的出管位置及间距垂直于地面固定地埋管,然后浇筑建筑基础筏板垫层3,在防水套管4下对应位置处设置高密聚苯板5;(2)在建筑基础筏板垫层3及高密聚苯板5上均铺设防水层6,靠近地埋管3处的防水层上翻设置,并且上翻的防水层的上侧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7;(3)按照地埋管的尺寸焊制防水套管4,防水套管4套设在地埋管2外侧,防水套管4的中部外侧壁上满焊有挡水翼环8,挡水翼环8与筏板1钢筋相连;所述防水套管4的底端满焊有防水钢板9,防水钢板9与防水层6紧密结合,防水钢板9与防水层6的紧密结合处构成迎水面防水层,防水套管4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0;(4)步骤(3)中防水钢板9上部铺设背水面防水层11,背水面防水层11与垫层防水搭接,防水套管4与防水钢板9焊接处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背水面防水层上翻,防水层制作完毕,浇筑防水保护层12及建筑基础筏板1;(5)地埋管2组安装定位完毕后,在防水套管4与地埋管2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通孔10注入发泡聚氨酯22,通孔上设有螺栓封堵13;在防水套管4与地埋管2的间隙上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挡圈14、第一道橡胶圈15、铅油麻丝层16、第二道橡胶圈17及压实用短管法兰18,压实用短管法兰18与防水套管4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9固定,然后在建筑基础筏板1上浇筑地面垫层20;(6)在地面垫层20的上表面制作地面防水层21,地面防水层21与防水套管4的上部结合,短管法兰18的连接螺栓处采用阻燃发泡聚氨酯22喷涂密封,再做高出地面的水泥保护层,方便后期维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待浇筑的建筑基础筏板下敷设地埋管,按照地埋管的出管位置及间距垂直于地面固定地埋管,然后浇筑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在防水套管下对应位置处设置高密聚苯板;(2)在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及高密聚苯板上均铺设防水层,靠近地埋管处的防水层上翻设置,并且上翻的防水层的上侧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3)按照地埋管的尺寸焊制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套设在地埋管外侧,防水套管的中部外侧壁上满焊有挡水翼环,挡水翼环与筏板钢筋相连;所述防水套管的底端满焊有防水钢板,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紧密结合,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的紧密结合处构成迎水面防水层,防水套管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4)步骤(3)中防水钢板上部铺设背水面防水层,背水面防水层与垫层防水搭接,防水套管与防水钢板焊接处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背水面防水层上翻,防水层制作完毕,浇筑防水保护层及建筑基础筏板;(5)地埋管组安装定位完毕后,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通孔注入有发泡聚氨酯,通孔上设有螺栓封堵,组成套管内第一道防水;在防水套管与地埋管的间隙上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挡圈、第一道橡胶圈、铅油麻丝层、第二道橡胶圈及压实用短管法兰,在传统两道橡胶圈防水之间增加铅油麻丝层,坚强套管内第二道防水;压实用短管法兰与防水套管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然后在建筑基础筏板上浇筑地面垫层;(6)在地面垫层的上表面制作地面防水层,地面防水层与防水套管的上部结合,短管法兰的连接螺栓处采用阻燃发泡聚氨酯密封,再做高出地面的水泥保护层,方便后期维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待浇筑的建筑基础筏板下敷设地埋管,按照地埋管的出管位置及间距垂直于地面固定地埋管,然后浇筑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在防水套管下对应位置处设置高密聚苯板;(2)在建筑基础筏板垫层及高密聚苯板上均铺设防水层,靠近地埋管处的防水层上翻设置,并且上翻的防水层的上侧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3)按照地埋管的尺寸焊制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套设在地埋管外侧,防水套管的中部外侧壁上满焊有挡水翼环,挡水翼环与筏板钢筋相连;所述防水套管的底端满焊有防水钢板,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紧密结合,防水钢板与防水层的紧密结合处构成迎水面防水层,防水套管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通孔;(4)步骤(3)中防水钢板上部铺设背水面防水层,背水面防水层与垫层防水搭接,防水套管与防水钢板焊接处缠绕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背水面防水层上翻,防水层制作完毕,浇筑防水保护层及建筑基础筏板;(5)地埋管组安装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庆安杰蔡黎明徐公印黄建设邓伟军徐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