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12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所述传输皮带上设有传输皮带气孔,传输皮带下方设置真空板,真空板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侧支撑板两端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在侧支撑板之间设置真空板,真空板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电池片在负压作用下不偏移,保证电池片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battery sheet fee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charging battery sheets,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a driving wheel and a driven whee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bel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belt air hole, a vacuum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vacuum cavity in the vacuum plate. The negative pressure acts on the battery sheet placed on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belt porosity.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ide support plate,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are connect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e vacuum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ide support plat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vacuum cavity of the vacuum plate is acted on the battery sheet placed on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belt air hole, and the battery sheet is acted on the negative pressure. No deviation at the bottom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ttery sheet during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全自动串焊机的电池片上料传输机构,属于电池片传输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今的光伏组件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全自动串焊机是将电池片焊接成串的设备,串焊机的效率是衡量串焊机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设备改进、技术进步,影响串焊机效率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上料、焊接等方面。现如今主流的全自动串焊机的上料传输机构,真空检测平台与上料传输段是分开的,需要再次传输电池片,传输结构相对复杂,两次传输容易产生碎片,且传输效率低,电池片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偏移现象。为提高传输效率,降低碎片率,急需一种新的电池片传输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串焊机的电池片传输机构,该机构结构紧凑,传输速度快,提高了产能,降低电池片上料的碎片率。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所述传输皮带上设有传输皮带气孔,传输皮带下方设置真空板,真空板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进一步的,还包括视觉检测真空平台,所述视觉检测真空平台包括真空吸板与真空盖板,所述真空吸板安装在传输装置上,所述真空吸板上设置吸板通道及若干吸板气孔,所述真空盖板与真空吸板相结合形成真空腔通道,所述真空吸板上吸板气孔与所述真空盖板内的真空腔相连通;所述真空盖板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接头及破真空接头,所述真空发生器接头与破真空接头位于真空腔外,并能与真空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视觉检测真空平台还包括视觉支撑板,视觉支撑板安装在真空盖板下方并固定在传输装置上,视觉支撑板上安装有红色背景光源,红色背景光源位于所述真空盖板与所述视觉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的侧支撑板和设置在侧支撑板内侧的从动轮安装板,所述侧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轮轴,所述主动轮轴上安装有两个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从动轮轴,从动轮安装在从动轮轴上,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进一步的,主动轮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安装座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轮轴一端端部的驱动连接轮相连接,驱动连接轮位于主动轮轴的任意一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带动驱动连接轮转动,再通过驱动连接轮带动主动轮转动,继而完成驱动传输皮带的传动。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吸板和视觉支撑板安装在侧支撑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安装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侧支撑板并均匀对称分布于所述侧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真空板,真空板设置在侧支撑板之间,真空板内部设置有真空板通道和若干真空板气孔,所述真空板通道两端安装有堵头,在所述真空板内形成真空腔,真空板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对称分布的从动轮安装板,从动轮通过从动轮安装轴安装在从动轮安装板间,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板上设置有皮带张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张紧装置包括位于从动轮安装板上的从动轮调节孔,从动轮安装轴能在所述从动轮调节孔内移动;从动轮安装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轮安装轴垂直分布并能驱动从动轮安装轴在从动轮调节孔内移动的张紧轴,张紧轴与从动轮安装轴固定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全自动串焊机的电池片上料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的侧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侧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轮轴,所述主动轮轴上安装有两个主动轮,在主动轮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传输装置安装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平行于所述侧支撑板并均匀对称分布于所述侧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安装真空板,所述真空板内部设置有通道和若干气孔,所述通道两端安装有堵头,在真空板内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板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接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对称分布的从动轮安装板,从动轮通过从动轮安装轴安装在从动轮安装板间,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板上设置有皮带张紧装置。所述皮带张紧装置包括位于从动轮安装板上的从动轮调节孔,从动轮安装轴能在所述从动轮调节孔内移动;从动轮安装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轮安装轴垂直分布并能驱动从动轮安装轴在从动轮调节孔内移动的张紧轴,张紧轴与从动轮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用于全自动串焊机的电池片上料传输机构,包括视觉检测真空平台,所述视觉检测真空平台包括真空吸板与真空盖板,所述真空吸板安装在所述侧支撑板上,所述真空吸板上设置通道及若干气孔,所述真空盖板内设置通道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吸板上若干气孔与所述真空盖板内的真空腔相连通。所述真空盖板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接头及破真空接头,所述真空发生器接头与破真空接头位于真空腔外,并能与真空腔相连通。所述侧支撑板上安装有视觉支撑板,所述视觉支撑板上安装有红色背景光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侧支撑板两端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在侧支撑板之间设置真空板,真空板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电池片在负压作用下不偏移,保证电池片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电池片科通过传输皮带直接传输到真空检测平台上,无需二次传输,结构紧凑,传输速度快,提高了产能,降低电池片上的碎片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真空吸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真空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同步带、2-驱动连接轮、3-主动轮轴、4-主动轮、5-真空吸板、6-吸板气孔、7-真空盖板、8-真空板、9-支撑板、10-堵头、11-从动轮、12-从动轮轴、13-张紧轴、14-从动轮安装板、15-从动轮调节孔、16-固定板、17-真空发生接头、18-侧支撑板、19-传输皮带、20-支撑架、21-驱动电机、22-电机安装板、23-破真空接头、24-真空接头、25-背景光源、26-视觉支撑板、27-盖板通道、28-真空板气孔、29-真空板通道、30-吸板通道、31-挡边、32-传输皮带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提高传输效率,降低碎片率,本专利技术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的侧支撑板18及从动轮安装板14;其特征是:所述侧支撑板18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轮轴3,所述主动轮轴3上安装有两个主动轮4,所述从动轮安装板14上安装有从动轮轴12,从动轮11安装在从动轮轴12上,所述主动轮4与从动轮11间通过传输皮带19连接。具体地,所述主动轮4与所述从动轮11分别位于传输装置的两端,所述传输皮带19通过主动轮4与从动轮11的配合,可以在传输装置上转动,从而能够传输放置在传输皮带19上的电池片,所述主动轮4两侧设置有挡边31,防止传输皮带在传输过程中的跑偏。本专利技术实例中,通过侧支撑板18与支撑架20构成传输机构的机架,支撑架20分布在侧支撑板18的两侧,侧支撑板18每侧设置两个支撑架20,通过支撑架20能够将侧支撑板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轮(4)和从动轮(11),主动轮(4)和从动轮(11)之间通过传输皮带(1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皮带(19)上设有传输皮带气孔,传输皮带(19)下方设置真空板(8),真空板(8)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片上料的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轮(4)和从动轮(11),主动轮(4)和从动轮(11)之间通过传输皮带(1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皮带(19)上设有传输皮带气孔,传输皮带(19)下方设置真空板(8),真空板(8)里真空腔内的负压通过传输皮带气孔作用在放置在传输皮带上的电池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检测真空平台,所述视觉检测真空平台包括真空吸板(5)与真空盖板(7),所述真空吸板(5)安装在传输装置上,所述真空吸板(5)上设置吸板通道(30)及若干吸板气孔(6),所述真空盖板(7)与真空吸板(5)相结合形成真空腔通道(27),所述真空吸板(5)上吸板气孔(6)与所述真空盖板(7)内的真空腔相连通;所述真空盖板(7)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接头(24)及破真空接头(23),所述真空发生器接头(24)与破真空接头(23)位于真空腔外,并能与真空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真空平台还包括视觉支撑板(26),视觉支撑板(26)安装在真空盖板(7)下方并固定在传输装置上,视觉支撑板(26)上安装有红色背景光源(25),红色背景光源(25)位于所述真空盖板(7)与所述视觉支撑板(2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具有两条平行的侧支撑板(18)和设置在侧支撑板(18)内侧的从动轮安装板(14),所述侧支撑板(18)的一端安装有主动轮轴(3),所述主动轮轴(3)上安装有两个主动轮(4),所述从动轮安装板(14)上安装有从动轮轴(12),从动轮(11)安装在从动轮轴(12)上,所述主动轮(4)与从动轮(11)间通过传输皮带(19)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轮(4)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4)转动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林坚石刚洪昀江兵潘文博罗叶枫高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