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01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及方法,该后视镜包括:反射镜片,反射镜片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所述的疏水涂层包括有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即从镜片正面到空气的方向上,依次涂覆了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疏水涂层含有双层疏水涂层,将该具有双层的疏水层涂布到交通工具后视镜上后,雨滴落在后视镜镜片上不会粘附,做到滴雨不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这种具有双层疏水层的结构,超疏水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广。

A rearview mirror for rain water adhes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arview mirror and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rain-water adhesion.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rises a mirror plate with a hydrophobic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rror plate. The hydrophobic coating comprises a first hydrophobic layer and a second hydrophobic layer, i.e. the first and second hydrophobic layers are successively coated from the front of the len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 After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hydrophobic coating in the invention contains a double-layer hydrophobic coating. After the double-layer hydrophobic coating is coated on the rearview mirror of a vehicle, the raindrops will not adhere to the rearview mirror, and the raindrops will not stick to the rearview mirror. The structure of the double-layer hydrophobic layer has better superhydrophobic effect and wider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用后视镜产品
,特指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及该后视镜防雨水粘附的方法,以及涂层。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上的后视镜暴露在交通工具外面,非常容易粘附雨滴、灰尘,造成后视镜的视线不清楚,尤其是在雨天给驾驶员造成很大的困扰。已经有很多技术、产品或小窍门来提升雨天行车后视镜看不清楚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1、用香皂、洗洁精涂布在后视镜镜片的表面,但是这种方法持续时间很短,通常经过一场雨就没有效果了。2、在后视镜上安装塑料雨眉,通过雨眉遮挡雨滴,但是雨眉影响后视镜的整体美观,下大雨时后视镜的镜片上也还是会粘附雨滴。3、涂覆氟硅烷类型的疏水涂层,虽然疏水涂层能够使得雨滴变成半球状,但是视线清晰度提升幅度很小,只有在下大雨时才能体现其优势。另外,现在汽车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车型设置了后视镜电加热装置,对低温除霜、除冰和除雾很有效,但通过加热的方式蒸发雨滴来增强防雨水粘附的效果并不好。为加快水珠蒸发速度,已设置电加热装置的后视镜一般在镜片表面还涂覆了亲水涂层,使雨滴以更小的接触角在镜片上平展开,利于增加雨滴的蒸发面积,加快除水速度。上述技术均不能避免后视镜挂雨滴。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类喷涂镀膜技术和产品,把包含疏水纳米粒子的有机溶剂喷在镜片上干燥形成透明的超疏水涂层。这种超疏水涂层在普通镜片上确实可以实现滴雨不沾的荷叶效果,但是当镜片表面处于亲水状态(纯水接触角低于30°,甚至低于10°)时效果不佳,体现为粘附雨滴、膜层破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例如,包含电加热和亲水涂层的镜片,以及一些新生产的汽车上后视镜镜片玻璃还处于未受腐蚀的亲水状态。此外,这种超疏水涂层容易在持续的大雨中被雨滴冲击破坏,出现挂雨滴。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以下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包括:后视镜镜片,镜片的至少部分表面涂覆疏水涂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疏水涂层包括有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即从镜片到空气的方向上,依次涂覆了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疏水层对纯水的接触角为30°-80°,厚度为0.5nm-10um。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疏水层对纯水的接触角不低于150°,且所述的第二疏水层是由疏水纳米粒子组成,且粒子的粒径小于100nm。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均不低于8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疏水涂层的材料候为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或者混合:液体石蜡、棕榈油、大豆油、羟基硅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铝酸三苄酯、硬脂酸、硅烷溶胶。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疏水层的主体是表面经过疏水化修饰的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防雨水粘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镜片正面的表面涂覆第一疏水层;然后,在第一疏水层的表面涂布第二疏水层;本方法采用包含双层疏水层的涂层结构,在镜片表面和第二疏水层之间增加第一疏水层,通过第一疏水层阻挡由第二疏水层缺陷部位渗透的雨滴。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后视镜防雨水粘附涂层,该涂层由里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所述的第一疏水涂层的材料候为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或者混合:液体石蜡、棕榈油、大豆油、羟基硅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铝酸三苄酯、硬脂酸、硅烷溶胶;所述的第二疏水层的主体是表面经过疏水化修饰的纳米粒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本专利技术的后视镜镜片用于交通工具后视镜后,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疏水涂层含有双层疏水涂层,将该具有双层的疏水层涂布到交通工具后视镜的亲水性镜片表面上后,雨滴落在后视镜镜片上不会粘附,做到滴雨不沾。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具有双层疏水层的结构,本方法采用包含双层疏水层的涂层结构,在亲水涂层和第二疏水层之间增加第一疏水层,通过第一疏水层阻挡由第二疏水层缺陷部位渗透的雨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现有后视镜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后视镜为一种用于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摩托车等)上的后视镜,见图1所示,该后视镜包括:后视镜的镜片1和疏水涂层2,其中疏水涂层包括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所述的后视镜的镜片1的表面性质决定了雨水在后视镜镜片上的粘附状况。一般用液体在镜片表面的接触角来评估镜片表面的疏水和亲水性质。对于常规的玻璃材质后视镜镜片,由于玻璃表面已经被腐蚀,纯水接触角在30-40°之间。对于某些新出厂的车辆,后视镜玻璃表面还未被充分腐蚀,还处于良好的亲水状态,纯水接触角低于30°,甚至低于10°。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量产车型上安装有电加热后视镜,其基本结构是:在后视镜镜片背面贴合电加热装置,在后视镜镜片正面表面至少部分表面上涂覆亲水涂层,亲水涂层与空气接触的表层为具有亲水甚至超亲水能力的原子或基团(纯水接触角小于10°)。其工作原理是:电加热装置通电后产生热量对镜片进行加热,蒸发除去附着于镜片正面的冰、霜、雾和水滴;亲水涂层涂覆在镜片的正面表面(可以局部涂覆,也可以完全涂覆),使得雨滴落在镜片的表面上容易扩展成为大面积的水滴,在电加热装置工作的情况下水滴可以以较快的速度挥发。不过,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通电加热蒸发雨滴的速度赶不上雨滴粘附的速度,还是会挂雨滴和影响视线,所以这种电加热附加亲水涂层的技术方案是不足以彻底解决雨天行车后视镜视线不清楚的难题的。另外,在镜片的正面表面涂覆某些可以改变镜片表面性质的涂层,从而改变雨滴在镜片表面的粘附行为。例如涂覆含氟烷基硅烷偶联剂可增加镜片表面纯水接触角可高达90°-108°,此时雨滴呈现半球状粘附在镜片表面,不能自动滚落;例如涂覆含有一层超疏水纳米粒子的涂层可使得镜片表面纯水接触角高达150°,雨滴自动滚落,滴雨不沾。然而,这种单一的超疏水纳米粒子涂层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在普通后视镜镜片上,在大雨中容易被雨滴撞击破坏涂层,局部挂雨滴;第二,完全不适用于上述亲水性后视镜镜片表面。所以,基于以上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后视镜的镜片1表面涂覆双层的疏水涂层2,这样可以令普通的镜片1能承受大雨雨滴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在亲水性的镜片1表面也能不粘附雨滴,滴雨不沾。所述的疏水涂层2包括: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所述的第一疏水层21对纯水的接触角不低于2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疏水层21对纯水的接触角为30°-80°。第一疏水层21的厚度为0.5nm-10um。所述的第二疏水层22对纯水的接触角不低于150°。第二疏水层22是由疏水纳米粒子组成,且粒子的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包括: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的正面至少部分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2);疏水涂层(2)包括有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镜片(1)正面表面到空气的方向上,依次涂覆了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包括: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1)的正面至少部分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2);疏水涂层(2)包括有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镜片(1)正面表面到空气的方向上,依次涂覆了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疏水层(21)对纯水的接触角为30°-80°,厚度为0.5nm-10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疏水层(22)对纯水的接触角不低于150°,且所述的第二疏水层(22)是由疏水纳米粒子组成,且粒子的粒径小于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疏水层(21)和第二疏水层(22)的可见光透过率均不低于85%。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疏水涂层(21)的材料候为以下任意一种材料或者混合:液体石蜡、棕榈油、大豆油、羟基硅油、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铝酸三苄酯、硬脂酸、硅烷溶胶。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雨水粘附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疏水层(22)的主体是表面经过疏水化修饰的纳米粒子。7.一种后视镜防雨水粘附的方法,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林朱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唯智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