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81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脚柱,所述脚柱底部设置有行走滚轮,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立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右侧设置有一第二滑运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中央设置有一横向的第一滑运槽,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磨具,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夹具,所述传输轴的右端穿过槽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固合盘,所述刀轴的中间部位固定套装有一第二磨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省时省力,免除了人工反复更换夹具,而且发动机配件加工精度高,轴杆和套管配合精度高。

An advanced automotive engine install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vanced automobile engin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at body, four posts are fixed around the bottom end face of the seat body, a walking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ootpost, a vertical block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at body, and a second slide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at body. A transverse first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ody. The left end of the sw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wing hole and is detachably fixed with a first abrasive tool. The left end of the sw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wing hole and is fixed with a clamp. The righ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lot hole and is fixed with a fixing disc. The middle part is fixed with a second abrasive tool. The invention saves time and labor, eliminates manual repeated replacement of fixture, and has high machining precision of engine accessories, and high matching precision of shaft rod and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发动机是整台汽车至关重要的部件,发动机中需要使用到轴杆和套管,传统的加工方式将两者分开打磨,这需要人工反复更换夹具,导致配件加工精度低,而且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脚柱,所述脚柱底部设置有行走滚轮,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立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右侧设置有一第二滑运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中央设置有一横向的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右端壁内部的中央设置有一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丝杠,所述丝杠的左端与第一滑运槽的左端壁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运块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位于第一滑运槽内,且所述第一滑运块通过其中央的螺状孔套装在丝杠的杆体上,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磨具,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后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夹具,所述立块右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前后方向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开口方向向右,且所述槽部内部设置有一接合块,所述接合块的右端穿出槽部,且所述接合块的内部设置有一腔部,所述腔部右端壁的中央设置有一槽孔,所述槽孔接通腔部和外部,所述腔部的左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的右端回旋连接有一传输轴,所述传输轴的右端穿过槽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固合盘,所述接合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金属块,所述槽部左端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沉入槽和后沉入槽,所述立块左端面上与槽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电磁感应装置,所述座体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支承块,所述支承块的上端设置有一第三滑运块,所述支承块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二滑运槽前端壁的内部设置一第五马达,所述第五马达的后端回旋连接有一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的后端与第二滑运槽的后端面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运块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挡块,所述挡块通过其中间位置处的第二螺状孔套装在第二螺状杆的杆体上,所述第三滑运块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部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刀轴,所述刀轴的右端与安置槽的右端壁回旋连接,且所述刀轴的中间部位固定套装有一第二磨具,所述刀轴的左端穿过安置槽的左端壁且传输链接有一第六马达,所述第六马达固定连接在安置块的左端面上。作为优选,所述回旋轴、回旋轴和传输轴的轴心线都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所述接合块位于前沉入槽内时,回旋轴与传输轴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接合块位于后沉入槽内时,回旋轴和传输轴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接合块为方形结构且与槽部紧密结合,所述前沉入槽和后沉入槽均与接合块公差配合,且电磁感应装置在通电的情况下会通过磁力吸引金属块向左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作中,通过固合盘夹紧需要磨内孔的工件,电磁感应装置通电,金属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进入前沉入槽,从而保证接合块在槽部内滑运时不会产生上下移动,确保加工精度,防止接合块随着加工而回旋,同时,通过夹具夹紧轴类磨外圆工件,工作时,第一马达工作,通过螺状孔与丝杠的配合带动第二滑运块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磨具向左移动,此时,第二马达工作,通过回旋轴带动第一磨具高速回旋,第四马达工作,通过传输轴带动固合盘和孔类工件低速回旋,从而配合完成内圆磨工序,内圆磨加工完成后,所有零部件返回原位,装置停止工作,此时电磁感应装置停止供电,手动搬离接合块到后沉入槽的位置处,电磁感应装置通电,金属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进入后沉入槽,工作中,第三马达工作,通过回旋轴带动夹具和轴类磨外圆工件低速回旋,同时,第五马达工作,通过第二螺状杆与第二螺状孔的配合带动挡块向前移动,第六马达工作,通过刀轴带动第二磨具高速回旋,配合完成轴类工件的外圆磨工序,第一马达工作,通过螺状孔与丝杠的配合带动第二滑运块向左移动,从而使夹具带动轴类磨外圆工件向左移动,完成外圆磨工序的部位会配合进入磨内孔工件的孔内,便于观察配合程度,调整外圆磨的大小,在不拆卸工件的情况下完成内圆磨和外圆磨,减少了重复装夹的误差,实现配磨,提高了汽车发动机上的轴杆和套管的配合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整体全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整体全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座体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包括座体1,所述座体1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脚柱51,所述脚柱51底部设置有行走滚轮52,所述座体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立块2,所述座体1上端面的右侧设置有一第二滑运块3,所述座体1上端面的中央设置有一横向的第一滑运槽4,所述第一滑运槽4右端壁内部的中央设置有一第一马达5,所述第一马达5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丝杠6,所述丝杠6的左端与第一滑运槽4的左端壁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运块3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滑运块7,所述第一滑运块7位于第一滑运槽4内,且所述第一滑运块7通过其中央的螺状孔8套装在丝杠6的杆体上,所述第二滑运块3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一回旋腔9,所述回旋腔9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10,所述回旋孔10接通回旋腔9和外部,所述回旋腔9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马达11,所述第二马达11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12,所述回旋轴12的左端穿过回旋孔10且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磨具13,所述第二滑运块3内部的后侧设置有一回旋腔14,所述回旋腔14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15,所述回旋孔15接通回旋腔14和外部,所述回旋腔14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三马达16,所述第三马达16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17,所述回旋轴17的左端穿过回旋孔15且固定连接有一夹具18,所述立块2右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前后方向的槽部19,所述槽部19的开口方向向右,且所述槽部19内部设置有一接合块20,所述接合块20的右端穿出槽部19,且所述接合块20的内部设置有一腔部21,所述腔部21右端壁的中央设置有一槽孔22,所述槽孔22接通腔部21和外部,所述腔部21的左端壁上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包括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脚柱,所述脚柱底部设置有行走滚轮,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立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右侧设置有一第二滑运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中央设置有一横向的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右端壁内部的中央设置有一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丝杠,所述丝杠的左端与第一滑运槽的左端壁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运块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位于第一滑运槽内,且所述第一滑运块通过其中央的螺状孔套装在丝杠的杆体上,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磨具,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后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夹具,所述立块右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前后方向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开口方向向右,且所述槽部内部设置有一接合块,所述接合块的右端穿出槽部,且所述接合块的内部设置有一腔部,所述腔部右端壁的中央设置有一槽孔,所述槽孔接通腔部和外部,所述腔部的左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的右端回旋连接有一传输轴,所述传输轴的右端穿过槽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固合盘,所述接合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金属块,所述槽部左端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沉入槽和后沉入槽,所述立块左端面上与槽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电磁感应装置,所述座体后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支承块,所述支承块的上端设置有一第三滑运块,所述支承块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二滑运槽前端壁的内部设置一第五马达,所述第五马达的后端回旋连接有一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的后端与第二滑运槽的后端面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运块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挡块,所述挡块通过其中间位置处的第二螺状孔套装在第二螺状杆的杆体上,所述第三滑运块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部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刀轴,所述刀轴的右端与安置槽的右端壁回旋连接,且所述刀轴的中间部位固定套装有一第二磨具,所述刀轴的左端穿过安置槽的左端壁且传输链接有一第六马达,所述第六马达固定连接在安置块的左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进汽车发动机装置,包括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底部端面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脚柱,所述脚柱底部设置有行走滚轮,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立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右侧设置有一第二滑运块,所述座体上端面的中央设置有一横向的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右端壁内部的中央设置有一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丝杠,所述丝杠的左端与第一滑运槽的左端壁回旋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运块下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位于第一滑运槽内,且所述第一滑运块通过其中央的螺状孔套装在丝杠的杆体上,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磨具,所述第二滑运块内部的后侧设置有一回旋腔,所述回旋腔的左端壁上设置有一回旋孔,所述回旋孔接通回旋腔和外部,所述回旋腔的右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的左端回旋连接有一回旋轴,所述回旋轴的左端穿过回旋孔且固定连接有一夹具,所述立块右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前后方向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开口方向向右,且所述槽部内部设置有一接合块,所述接合块的右端穿出槽部,且所述接合块的内部设置有一腔部,所述腔部右端壁的中央设置有一槽孔,所述槽孔接通腔部和外部,所述腔部的左端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第四马达,所述第四马达的右端回旋连接有一传输轴,所述传输轴的右端穿过槽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