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69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所述拉直机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机架两端的主拉伸夹钳和副拉伸夹钳,所述拉直机还包括集料测距装置,所述集料测距装置用于检测型材的长度并将型材传送到拉直机上;所述副拉伸夹钳的钳口槽底设置有第一测距仪,所述主拉伸夹钳的钳口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拉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测距仪、集料测距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型材的长度信息控制所述副拉伸夹钳的移动。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拉直机的上料和夹持简便。

Straightening machine and straightening method of profile using the straighten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etching machine and a profile stretching method adopting the stretching machine. The stretching machine comprises a frame, a main stretching clamp and a pair of stretching clamp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frame. The stretching machine also includes an aggregate ranging device, the aggregate ranging device is used to detect the length of the profile and transmit the profile to the stretching machine. The straightener also includes a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angefinder and the aggregate ranging device, and the control system is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information of the profile. The movement of the secondary tension clamp is manufactured. The device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the feeding and clamping of the straightener are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型材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
技术介绍
在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或者变形,因此需要在生产线中采用拉伸矫直设备对型材进行处理,如对铝型材的矫直。拉伸矫直设备或称拉直机,其矫直原理是利用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型材的两端并施以足够的拉力,使材料产生塑性拉伸变形,使其拉伸方向长短不齐的纤维长度趋于基本相等后,卸掉外力时以相等的弹复量恢复到稳定状态,达到拉伸矫直的目的。拉直机一般包括主拉伸夹钳和副拉伸夹钳,每次拉伸前,副拉伸夹钳需要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型材,两个夹钳配合夹持型材以进行拉直。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副拉伸夹钳需要手动调整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直机及采用该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以解决现有拉直机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副拉伸夹钳需要手动调整位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直机,包括机架,分别设于机架两端的主拉伸夹钳和副拉伸夹钳。所述拉直机还包括集料测距装置,所述集料测距装置用于检测型材的长度并将型材传送到拉直机上;所述副拉伸夹钳的钳口槽底设置有第一测距仪,所述主拉伸夹钳的钳口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拉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测距仪、集料测距装置、接近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型材的长度信息控制所述副拉伸夹钳的移动。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拉伸夹钳与副拉伸夹钳之间设置有型材的承托架,所述承托架包括托槽和支撑板,所述托槽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托槽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底部中间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齿条板一,所述机架底板上设置与所述齿条板一配合的齿轮一;所述承托架的托槽用于承托所述集料测距装置传送的型材。再进一步的,所述副拉伸夹钳底部的中间设有齿轮二,所述机架的底板中间凸设有与所述齿轮二配合的齿条板二。又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架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拉伸夹钳与副拉伸夹钳配合允许拉伸的最短型材的长度。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拉伸夹钳上设有滑轮一、所述副拉伸夹钳设有滑轮二,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滑轮一配合的导轨一、与所述滑轮二配合的导轨二;所述承托架的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滑轮三,所述机架上设置与所述滑轮三配合的导轨三。进一步的,所述集料测距装置包括集料区域和测距区域;所述测距区域的一侧连接所述集料区域,另一侧连接所述承托架;所述测距区域包括四个侧边呈矩形状,所述测距区域靠近集料区域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挡板一,所述测距区域靠近承托架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挡板二;所述测距区域的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测距仪、第三测距仪;所述伸缩挡板一和伸缩挡板二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伸缩挡板一、伸缩挡板二、第二测距仪、第三测距仪、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集料区域为输送辊或输送带或往测距区域下倾的斜坡;所述测距区域为往所述承托架一侧下倾的斜坡。更进一步的,所述副拉伸夹钳相对其钳口的另一侧上设置有锁紧装置,用于所述副拉伸夹钳的固定定位。又进一步的,所述拉直机还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用于驱动所述主拉伸夹钳。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拉直机的型材拉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型材通过上料装置放置在集料测距装置的集料区域上;此时伸缩挡板二上伸,伸缩挡板一收缩,通过集料区域上的输送辊或输送带或斜坡,最靠近测距区域的一根型材被输送到测距区域,此时测距区域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挡板一上伸;测距区域上第二测距仪、第三测距仪分别测得各自距离型材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距离信号计算得出所述型材的长度;然后判断副拉伸夹钳是否需要移动以及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以确保副拉伸夹钳和主拉伸夹钳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型材的长度;所述副拉伸夹钳移动定位后,再控制伸缩挡板二收缩,使所述型材落入到承托架上的托槽中;托槽在升降装置作用下上升,并往主拉伸夹钳方向移动;主拉伸夹钳的钳口上的接近传感器感应到型材进入钳口,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承托架停止移动,并控制主拉伸夹钳夹持住型材的靠近端;然后通过第一测距仪测得副拉伸夹钳距离型材另一端的距离,控制系统控制副拉伸夹钳移动,当第一测距仪测得与型材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控制系统控制副拉伸夹钳停止移动,并控制副拉伸夹钳夹持型材;然后控制系统控制承托架和托槽复位;所述拉直机开始对型材进行拉直。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直机,因为采用了集料测距装置,提前测得型材的长度,并且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测距仪的信号控制副拉伸夹钳的移动,使副拉伸夹钳与主拉伸夹钳之间的间距大于型材的长度,然后再通过集料测距装置将型材输送到拉直机上,再通过主拉伸夹钳的接近传感器以及副拉伸夹钳之间的第一测距仪用于感应与拉直机上型材的距离,以确定夹持,实现自动测试型材的长度,并自动夹持型材,自动化程度高。2)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托槽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因此托槽承托型材之后,可通过升降装置将型材上升;支撑板底部中间设置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齿条板一,机架底板上设置与齿条板一配合的齿轮一,因此齿条板一与齿轮一的配合能驱动承托架的移动,使承托架往主拉伸夹钳方向移动,使型材进入主拉伸夹钳的钳口。3)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副拉伸夹钳通过齿轮二和齿条板二的配合实现移动,移动方式简单方便,而且能耗低。4)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集料测距装置的测距区域上设置有伸缩挡板一、伸缩挡板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测距仪、第三测距仪,因此,当有型材进入到测距区域,第二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挡板一上升,将测距区域上的所述型材与其他型材隔离开,然后进行测距,计算出型材长度,然后控制伸缩挡板二收缩使型材滑落到承托架上,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为零时,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挡板二上伸,伸缩挡板一下降,使新的型材进入到测距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透视图;图3为图1中的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料测距装置与托槽配合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机架;2-主拉伸夹钳;3-副拉伸夹钳;4-滑轮一;5-第一测距仪;6-接近传感器;7-承托架;8-托槽;9-支撑板;10-升降装置;11-齿条板一;12-齿轮一;13-滑轮二;14-导轨一;15-导轨三;16-齿轮二;17-齿条板二;18-集料区域;19-测距区域;20-伸缩挡板一;21-伸缩挡板二;22-第二测距仪;23-第三测距仪;24-第二压力传感器;25-锁紧装置;26-液压缸一;27-伸缩油缸;28-滑轮三;29导轨二;30-第一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直机,包括机架1,分别设于机架1两端的主拉伸夹钳2和副拉伸夹钳3,所述主拉伸夹钳2与副拉伸夹钳3的钳口相对。如图4、5所示,所述拉直机还包括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直机,包括机架(1),分别设于机架(1)两端的主拉伸夹钳(2)和副拉伸夹钳(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机还包括集料测距装置,所述集料测距装置用于检测型材的长度并将型材传送到拉直机上;所述副拉伸夹钳(3)的钳口槽底设置有第一测距仪(5),所述主拉伸夹钳(2)的钳口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6);所述拉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测距仪(5)、集料测距装置、接近传感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型材的长度信息控制所述副拉伸夹钳(3)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直机,包括机架(1),分别设于机架(1)两端的主拉伸夹钳(2)和副拉伸夹钳(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机还包括集料测距装置,所述集料测距装置用于检测型材的长度并将型材传送到拉直机上;所述副拉伸夹钳(3)的钳口槽底设置有第一测距仪(5),所述主拉伸夹钳(2)的钳口上设置有接近传感器(6);所述拉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测距仪(5)、集料测距装置、接近传感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型材的长度信息控制所述副拉伸夹钳(3)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主拉伸夹钳(2)与副拉伸夹钳(3)之间设置有型材的承托架(7),所述承托架(7)包括托槽(8)和支撑板(9),所述托槽(8)和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10);所述托槽(8)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0);所述支撑板(9)底部中间设置有沿支撑板(9)长度方向的齿条板一(11),所述机架(1)底板上设置与所述齿条板一(11)配合的齿轮一(12);所述承托架(7)的托槽(8)用于承托所述集料测距装置传送的型材。3.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拉伸夹钳(3)底部的中间设有齿轮二(16),所述机架(1)的底板中间凸设有与所述齿轮二(16)配合的齿条板二(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7)的长度小于所述主拉伸夹钳(2)与副拉伸夹钳(3)配合允许拉伸的最短型材的长度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拉伸夹钳(2)上设有滑轮一(4)、所述副拉伸夹钳(3)设有滑轮二(13),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滑轮一(4)配合的导轨一(14)、与所述滑轮二(13)配合的导轨二(29);所述承托架(7)的支撑板(9)下方设置有滑轮三(28),所述机架(1)上设置与所述滑轮三(28)配合的导轨三(15)。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一种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测距装置包括集料区域(18)和测距区域(19);所述测距区域(19)的一侧连接所述集料区域(18),另一侧连接所述承托架(7);所述测距区域(19)包括四个侧边呈矩形状,所述测距区域(19)靠近集料区域(18)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挡板一(20),所述测距区域(19)靠近承托架(7)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挡板二(21);所述测距区域(19)的另外两侧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昭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品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