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8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壳体;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外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使用时,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生物可降解层逐渐被降解。当生物可降解层完全降解后,施加于弹性支腿上的外力消除,弹性支腿弹起张开,其自由端插入肿瘤组织,使得放射性粒子被固定,从而避免了放射性粒子的移动和脱落。

Radioactive particles that can be fixed at their own lo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dioactive particle which can fix position by itself,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radioactive source, and the radioactive source is sealed in the shell. A number of elastic leg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hell, one end of the elastic legs is fixed on the shell, and the other end is a free end. External force makes the free end of the elastic leg press to the shell;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applied on the elastic leg is eliminated, the free end of the elastic leg springs up. When used, the radioactive particles of the invention are implanted into the tumor, and the biodegradable layer is gradually degraded. When the biodegradable layer is completely degraded, the external force exerted on the elastic leg is eliminated, the elastic leg springs up and opens,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elastic leg inserts into the tumor tissue, so that the radioactive particles are fixed, thus avoiding the movement and shedding of the radioactive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放射性粒子,尤其是一种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
技术介绍
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持续释放出射线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性粒子。现在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125的物质。每个碘125粒子就像一个小太阳,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粒子植入现在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科、外科、内科、五官科、妇科等,已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相比与外照射,其成本低廉、设备简单、医务人员受到放射沾污的危险极小。然而植入肿瘤内的粒子往往由于肌肉运动而发生位置移动,导致剂量的分布改变,这不仅会造成肿瘤靶区剂量不足、正常组织超量的后果。更有甚者,有些植入体内的放射性粒子,在其放射性活度还没有完全衰竭之前,由于肌肉运动,自行蠕动到体外,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放射性粒子进行防脱落设计,并提供了一种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壳体;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外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通过一底部固定于壳体上,具体为: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与一底部连接,该底部自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反向弯折形成,该底部固定于壳体上。为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弹性支腿的自由端设为尖端。为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壳体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其右端与壳体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其左端与壳体固定,其右端为自由端。进一步的,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绕壳体的纵向中心轴均匀分布;同时,所述的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绕壳体的纵向中心轴均匀分布。作为优选,弹性支腿的总数量为6~12。二、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凹槽,凹槽内置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凹槽内;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压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为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弹性支腿的自由端设为尖端。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通过一底部固定于壳体上,具体为: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与一底部连接,该底部自弹性支腿的非自由端反向弯折形成,该底部固定于凹槽内。为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壳体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其右端与壳体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其左端与壳体固定,其右端为自由端。进一步的,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绕壳体的纵向中心轴均匀分布;同时,所述的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绕壳体的纵向中心轴均匀分布。作为优选,弹性支腿的总数量为6~12。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生物可降解层逐渐被降解。当生物可降解层完全降解后,施加于弹性支腿上的外力消除,弹性支腿弹起张开,见图4~5,其自由端插入肿瘤组织,使得放射性粒子被固定,从而避免了放射性粒子的移动和脱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可避免放射性粒子的移动和脱落。(2)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合工业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放射性粒子的整体外观图;图2为实施例中放射性粒子的平面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支腿未张开时壳体的外观图;图4为实施例中支腿张开时壳体的外观图;图5为实施例中放射性粒子的立体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弹性支腿的固定示意图。图中,1-放射源,11-银棒,12-放射性同位素层,2-壳体,21-凹槽,22-弹性支腿,23-底部,3-生物可降解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放射性粒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见图1~5,本实施例中,放射性粒子包括放射源(1)、壳体(2)和生物可降解层(3),放射源(2)密封于壳体(1)内,壳体(2)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21),凹槽(21)内置弹性支腿(22),弹性支腿(22)和凹槽(21)尺寸匹配。弹性支腿(22)一端与壳体(2)固定,其另一端为自由端。生物可降解层(3)包覆壳体(2),对弹性支腿(22)施加外力,以将弹性支腿(22)压至凹槽(21)内。放射源(2)包含放射性同位素,用来产生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可以为碘125、钯103、铱192等。本实施例中,壳体(1)和弹性支腿(22)均采用钛合金,放射源(2)由银棒(11)和包裹银棒的放射性同位素层(12)组成。放射性同位素层可采用碘125层、钯103层、铱192层等,但不限于此。生物可降解层(3)可选用胶原、明胶、纤维素、聚乙交酯PGA、聚丙交酯PLA、聚乙丙交酯PGLA等材料,但不限于此。为了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可将弹性支腿(22)的自由端设为尖端。为了获得稳定的固定效果,可在壳体(2)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22),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22),其右端与壳体(2)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22),其左端与壳体(2)固定,其右端为自由端。弹性支腿(22)总数量优选为6~12。左部和右部的弹性支腿(22)均绕壳体(2)的纵向中心轴均匀分布。下面将提供弹性支腿(22)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制作放射性粒子的外壳(2)时,对外壳(2)直接进行切割来获得凹槽(21)和弹性支腿(22)。通过外力将弹性支腿(22)的自由端折成向外张开的形态,即弹性支腿(22)的初始形态。之后,利用生物可降解层(3)将弹性支腿(22)的自由端压至凹槽(21)内。待生物可降解层(3)完全降解后,弹性支腿(22)从凹槽(21)弹出,恢复初始形态。图6为弹性支腿(22)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该图为弹性支腿(22)的侧视图,其非自由端连接一底部(23),该底部(23)自弹性支腿(22)的非自由端反向弯折形成。将该底部(23)固定于壳体(2)上或凹槽(21)内,从而实现弹性支腿(22)的非自由端固定于壳体(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壳体;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外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其右端与壳体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其左端与壳体固定,其右端为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壳体;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外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其右端与壳体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设于右部的弹性支腿,其左端与壳体固定,其右端为自由端。2.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凹槽,凹槽内置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凹槽内;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压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所述的壳体外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相同数量的弹性支腿,设于左部的弹性支腿,其右端与壳体固定,其左端为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谢丛华钟亚华刘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