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季强专利>正文

一种远红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70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织物有一织物层,织物层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钾、钙、锆、铁或锰的氧化物及麦饭石的聚氨酯层。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为将麦饭石、氧化钙或氧化钾或其组合,以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聚氨酯浆体按比例混合后在织物上涂刷或丝印,室温固化、80-100℃烘干而成。所述的织物结构简单、保暖效果较好、耐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国专利90102189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微能放射用粉末及混入该粉末的合成纤维及其纤维制品来达到保暖身体的作用,但是其首先需要制成合成纤维、然后再制成纤维制品,这造成整个加工工艺复杂,成品较高、其保暖效果不太理想。而目前市场上广泛销售的红外线保暖内衣,其红外保暖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红外线保暖层的红外线法向放射率较低所造成的,并且大多数织物上的红外线保暖层容易脱落,不耐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及制造工艺简单、保暖效果较好且耐用的远红外线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红外织物有一织物层,织物层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麦饭石,及氧化钙或氧化钾的一种或其组合,以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的聚氨酯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将重量百分比为5-45%的麦饭石、2.5%-20%的氧化钙或氧化钾或氧化钙和氧化钾的组合,以及2.5-10%的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50%-90%聚氨酯浆体混合后在织物上涂刷或丝印,室温固化、80-100℃烘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红外织物,由于在织物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钾、钙、锆、铁、锰的氧化物及麦饭石等远红外材料的聚氨酯层,其能够对人体产生的远红外线反射,经实验鉴定,其法向全发率大于87%,故其能够有效防止人体的热量散发,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并且所述的远红外织物仅在织物上覆盖一层聚氨酯层,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聚氨酯层柔软、耐揉搓且不容易脱落,该远红外织物覆盖于人体上,能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对人体起到保健、康复作用。而且其制造方法也非常简单,成本较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红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1所示,1为织物层,2为聚氨酯层、聚氨酯层2含有麦饭石、氧化钙、氧化钾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等远红外材料,其覆盖于织物层1上。为了增加织物的透气性,在聚氨酯层2上开有若干通气孔3。上述的织物层可是布、皮、人造革、橡胶、塑料等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远红外织物,有一织物层(1),其特征在于织物层(1)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麦饭石及氧化钙或氧化钾的一种或其组合以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的聚氨酯层(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织物,其特征在于聚氨酯层上开有通气孔(3)。3.一种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方法为将重量百分比为5-45%的麦饭石、2.5%-20%的氧化钙或氧化钾或氧化钙和氧化钾的组合,以及2.5-10%的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50%-90%聚氨酯浆体混合后在织物上涂刷或丝印,室温固化。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桨体室温固化后,80-100℃烘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的织物有一织物层,织物层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钾、钙、锆、铁或锰的氧化物及麦饭石的聚氨酯层。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为将麦饭石、氧化钙或氧化钾或其组合,以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聚氨酯浆体按比例混合后在织物上涂刷或丝印,室温固化、80-100℃烘干而成。所述的织物结构简单、保暖效果较好、耐用。文档编号D06M11/00GK1312411SQ0110769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冯季强, 冯铭生 申请人:冯季强, 冯铭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织物,有一织物层(1),其特征在于:织物层(1)上覆盖有一层含有麦饭石及氧化钙或氧化钾的一种或其组合以及锆、铁、锰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的聚氨酯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季强冯铭生
申请(专利权)人:冯季强冯铭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