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哺乳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87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包括托块及绑带;托块上端面向下设有弧形凹槽;绑带连接端与托块前端面左侧连接,托块前端面右侧固设有扣环。效果:通过托块将新生儿垫高,即使得便于其吮吸躺在病床上的产妇的乳液,相应弧形凹槽即使得便于新生儿平躺而不易侧翻,将绑带绕过产妇后背且穿设扣环并系紧,即使得便于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喂奶,如此,即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且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时,相应托块还可起到撑起新生儿的作用,使得产妇抱着新生儿更加省力,使得不至于太过劳累而引起手臂等处的酸痛感等不适,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Neonatal lactat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onatal breast-feeding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b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bracket faces down with an arc groove; the band connecting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bracket, and a buckle ring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bracket. Results: the baby can be padded up by the support block, even if it is easy to suck the emulsion of lying in the bed, the corresponding arc groove can not be rollover even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newborn to lie flat. The bandage will bypass the back of the mother and wear the retaining ring and fasten tightly, even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mother to support the newborn feeding under the sitting posture or standing condition. Thus, even i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lexibly us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and when the puerpera holds up the newborn in the sitting or standing state,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block can also play the role of supporting the newborn, making the puerpera hold the newborn more labor-saving, so as not to overwork and fatigue and cause acid in the arms and other places. Pain and other discomfort, and fur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哺乳托架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设备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各大医院,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因其需要几天时间来恢复身体状态,故而,其一般均是躺在病床上来给新生儿喂母乳,在此过程中,新生儿平躺于病床上,产妇则是用手腕托起新生儿,以使新生儿整个躯体被抬高至使得其嘴巴贴近产妇乳头,继而才能使得新生儿吮吸到乳液,此种哺乳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其却又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新生儿在吮吸乳液时,一般需要吮吸15分钟左右,因吮吸时间长,故而,产妇用手腕长时间托起新生儿时,必然使得引起手腕酸痛,继而引发各种不适。为此,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垫板来将新生儿躯体垫高,以使便于其能被抬高至合适高度来吮吸乳液,但是,相应垫板只能起到垫高的作用,其功能单一,而无其他作用,使得实用性不强,且相应垫板在使用完后,即成废物,使得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藉此,针对现状,设计出一款实用性强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包括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及用以将所述托块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其中,所述托块呈长方体状结构,所述托块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向下设有以使新生儿平躺的弧形凹槽;所述绑带的连接端与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右侧固设有一以使所述绑带穿设的扣环。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还包括一软体护垫及一棉质材质制作的头枕;其中,所述软体护垫铺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头枕固设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右部,并位于所述软体护垫的上部,且与所述软体护垫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托块的左端面的前侧向右开设有一用以容置所述绑带的容置腔A。优选地,所述绑带的外端面靠近其末端设有强力魔术贴。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稳固所述托块的水平设置的抽拉板;其中,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下侧向后开设有一容置腔B,所述抽拉板收容于所述容置腔B内,且所述抽拉板的前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一拉手。优选地,所述托块的下底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以使形成防滑面。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挡设新生儿的挡板;其中,所述挡板竖向固设于所述托块的后端面;所述挡板的下端与所述托块的下底面相齐平,所述挡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高于所述托块所在高度。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高度为所述托块的高度的两倍。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将所述托块吊设于人体颈部的颈部挂带;其中,所述颈部挂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挡板的左端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颈部挂带的第二端与所述挡板的右端面的上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上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一用以容置所述颈部挂带的容置腔C。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包括有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通过所述托块将新生儿垫高,即使得便于其吮吸躺在病床上的产妇的乳液,而相应托块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弧形凹槽,如此,即使得便于新生儿平躺而不易侧翻,另一方面,包括有用以将所述托块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将所述绑带绕过产妇后背且穿设所述扣环并系紧,即使得便于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喂奶,如此一来,即使得本技术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且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时,相应托块还可起到撑起新生儿的作用,使得产妇抱着新生儿更加省力,使得不至于太过劳累而引起手臂等处的酸痛感等不适,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本技术还包括所述软体护垫及所述棉质材质制作的头枕,新生儿躺在所述软体护垫上,使得平躺舒适,新生儿头部枕在所述头枕上,使得头部舒适,且新生儿头部被垫高,使得体位呈倾斜状态,使得可有效避免因吮吸乳液而引起窒息,另一方面,本技术仅在放置于病床上使用时,所述绑带即可收容至所述容置腔A内,使得不占用外部空间,而所述绑带的外端面靠近其末端设有强力魔术贴,在所述绑带穿设所述扣环后,通过所述强力魔术贴即可进一步加固所述绑带的绑紧固定,使得其不易松脱,使得本技术在绑设于产妇腰部时不易掉落,使得使用可靠性强,进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得到大大提高。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以稳固所述托块的水平设置的抽拉板,在不使用时,所述抽拉板收容于所述容置腔B内,使得也不占用外部空间,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置于病床上,将其抽出,并垫设于产妇背下,即使得本技术不易移位,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以挡设新生儿的挡板,新生儿平躺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时,通过所述挡板的挡设,则使得其更加不易掉落,而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以将所述托块吊设于人体颈部的颈部挂带,当将本技术绑设于产妇腰部使用时,将所述颈部挂带吊设于产妇颈部,即使得能分掉产妇腰部一部分承载力,使得产妇腰部承载力变小而不至于被勒伤,且所述颈部挂带在不使用时,收容于所述容置腔C内,使得亦不占用外部空间,并且,当将本技术绑设于产妇腰部时,其不仅适于新生儿使用,其还可适于六岁以下的儿童坐在其上当腰凳使用,进而,本技术一体多用,功能全面,适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孩使用,使得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生儿哺乳托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新生儿哺乳托架在用于固定产妇腰部时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新生儿哺乳托架在置放于病床上时的使用状态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托块10;弧形凹槽101;扣环102;容置腔A103;容置腔B104;防滑面105;绑带20;强力魔术贴201;软体护垫30;头枕40;抽拉板50;容置槽501;拉手502;挡板60;容置腔C601;颈部挂带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包括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10及用以将所述托块10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20;其中,所述托块10呈长方体状结构,所述托块10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向下设有以使新生儿平躺的弧形凹槽101;所述绑带20的连接端与所述托块10的前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托块10的前端面的右侧固设有一以使所述绑带20穿设的扣环102。基于上述所述,可以阐明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包括有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10,通过所述托块10将新生儿垫高,即使得便于其吮吸躺在病床上的产妇的乳液,而相应托块10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有弧形凹槽101,如此,即使得便于新生儿平躺而不易侧翻。另一方面,包括有用以将所述托块10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20,将所述绑带20绕过产妇后背且穿设所述扣环102并系紧,即使得便于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喂奶,如此一来,即使得本技术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且产妇在坐着状态下或站立状态下托起新生儿时,相应托块10还可起到撑起新生儿的作用,使得产妇抱着新生儿更加省力,使得不至于太过劳累而引起手臂等处的酸痛感等不适。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需要强调的是,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生儿哺乳托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及用以将所述托块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其中,所述托块呈长方体状结构,所述托块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向下设有以使新生儿平躺的弧形凹槽;所述绑带的连接端与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右侧固设有一以使所述绑带穿设的扣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以托起新生儿的托块及用以将所述托块绑设于人体腰部的绑带;其中,所述托块呈长方体状结构,所述托块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向下设有以使新生儿平躺的弧形凹槽;所述绑带的连接端与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右侧固设有一以使所述绑带穿设的扣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软体护垫及一棉质材质制作的头枕;其中,所述软体护垫铺设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头枕固设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右部,并位于所述软体护垫的上部,且与所述软体护垫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块的左端面的前侧向右开设有一用以容置所述绑带的容置腔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外端面靠近其末端设有强力魔术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稳固所述托块的水平设置的抽拉板;其中,所述托块的前端面的下侧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万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