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8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漏斗状的主体,该主体包括管状的植入部和喇叭状的观察部,所述植入部的前端具有球冠形的头部;所述主体内具有用于对头部提供观察光线的冷光源;所述观察部的敞开面具有放大镜本装置通过植入部插入到造口,通过观察部的放大镜观察造口处组织状况以及造口器官内部情况,同时根据刻度尺测量造口病变区域深度和宽度等参数。

A cold light source stoma end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 cold light source stoma endoscope, including a funnel-shaped body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a tubular implant part and a trumpet-shaped observation part, the front end of the implant part has a spherical crown-shaped head, and the main body has a cold body for providing observation light to the head. The open surface of the observat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agnifying glass which is inserted into the stoma through the implantation part. The tissue condition at the stoma and the internal condition of the stoma organ are observed through the magnifying glass of the observation part, and the depth and width of the stoma lesion area a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sca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可插入造口内的内窥器具。
技术介绍
“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等,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例如,经腹联合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回肠代膀胱的泌尿造口等手术时,在患者腹部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或泌尿造口。造口的活力是根据造口颜色和外形判断的,尤其是术后初期,肉眼只能观察到造口外部情况,对造口肠腔内部观察只能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往往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可将本装置插入造口内,观察造口内部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漏斗状的主体,该主体包括管状的植入部和喇叭状的观察部,所述植入部的前端具有球冠形的头部;所述主体内具有用于对头部提供观察光线的冷光源;所述观察部的敞开面具有放大镜。作为优选的,所述观察部的外壁设有手柄,该手柄上具有用于控制冷光源开闭时机的光源开关。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光源设置在头部,且该冷光源由连接到光源开关的细导线供电。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光源有多个且均匀布置在观察部的下方并朝向植入部。作为优选的,所述植入部具有以头部为基准并沿植入部延伸方向设置的的刻度尺。作为优选的,所述植入部为沾水自润滑材料制成,或植入部的表面涂抹有水溶性润滑剂。作为优选的,所述观察部的管壁上具有四条沿观察部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荧光线和沿观察部设置的多个环状的第二荧光线。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光源造口内窥器的长度为15CM。作为优选的,所示植入部为直径1.5CM的圆管。作为优选的,所述观察部的敞开端为直径4CM的圆口。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植入部插入到造口,通过观察部的放大镜观察造口处组织状况以及造口器官内部情况,同时根据刻度尺测量造口深度等参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冷光源造口内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冷光源造口内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光源造口内窥器的观察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0—植入部110—放大镜200—观察部210—刻度尺220—冷光源230—第一荧光线240—第二荧光线300—手柄310—光源开关320—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光源220造口内窥器,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漏斗状的主体,该主体包括管状的植入部100和喇叭状的观察部200,植入部100的前端为圆滑的头部,主体内还具有用于对头部提供观察光线的冷光源220,观察部200的外壁设有手柄300,该手柄300上具有用于控制冷光源220开闭时机的光源开关310;观察部200的敞开面具有放大镜110。具体的,使用本内窥镜可时,首先润滑植入部100,然后将管状的植入部100插入到造口内,打开光源开关310,冷光源220即对植入部100的头部提供观察光线,医生可通过放大镜110观察造口处组织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冷光源220和光源开关310通过设置在内窥镜管体内的细电线320电连接。植入部100和观察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材质柔软,并可轻度弯曲,避免对造口处组织造成伤害,在本实施例中,植入部100的前端具有球冠形的头部,该冷光源220由连接到光源开关310的细电线320供电。。冷光源220设置在头部,且冷光源220植入部100的端部连接处平滑过渡。冷光源220为半球状。冷光源220为LED灯,且可以发出自然光。植入部100具有以头部为基准并沿植入部100延伸方向设置的的刻度尺210,使用本内窥镜可以同时测量造口深度等参数。为了将植入部100顺畅的插入到造口处,植入部100为高分子沾水自润滑材料制成,例如PMP。或者植入部100的表面涂抹有水溶性润滑剂,例如甘油。冷光源220造口内窥器的长度为15CM。植入部100为直径1.5CM的圆管。观察部200的敞开端为直径4CM的圆口。如图3所示,观察部200的管壁上具有四条沿观察部200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荧光线230和沿观察部200设置的多个环状的第二荧光线240。在观察部200的内壁在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一荧光线230,即在观察部200的很截面上的3点/6点/9点/12点方向上设置荧光线,以方便钟点位描记造口深部和病变位置宽度。另外,第二荧光线240标注同一环状高度,以观察造口位置的高低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荧光线240与刻度尺210整数高度标记对应。钟点位顺时针方向表示。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内窥镜和实施例1中的内窥镜结构和使用原理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冷光源220的位置。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植入部100插入人体后,冷光源220发光产生的热量对人体产生刺激等不适感,本实施例将冷光源220设置在观察部200,即冷光源220有至多个且均匀布置在观察部200的内壁,冷光源220下方并朝向植入部100。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漏斗状的主体,该主体包括管状的植入部(100)和喇叭状的观察部(200),所述植入部(100)的前端具有球冠形的头部;所述主体内具有用于对头部提供观察光线的冷光源(220);所述观察部(200)的敞开面具有放大镜(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漏斗状的主体,该主体包括管状的植入部(100)和喇叭状的观察部(200),所述植入部(100)的前端具有球冠形的头部;所述主体内具有用于对头部提供观察光线的冷光源(220);所述观察部(200)的敞开面具有放大镜(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部(200)的外壁设有手柄(300),该手柄(300)上具有用于控制冷光源(220)开闭时机的光源开关(3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源(220)设置在头部,且该冷光源(220)由连接到光源开关(310)的细电线(320)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光源造口内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源(220)有多个且均匀布置在观察部(200)的下方并朝向植入部(100)。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红李贝潘莉伍友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