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659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通过在金属基板上设置毛纽扣接触件,毛纽扣接触件的最大外径仅为1.25mm,相比设置SMP或SSMP界面的射频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毛纽扣接触件的外径小了约三分之二,这样保证该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具有集成度高的优点。毛纽扣接触件两端各通过1颗接触帽与外部结构互连,保证毛纽扣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够与外部金属基板之间形成50欧姆的阻抗匹配,满足毫米波频段的信号传输要求;该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在高温条件下整个链路的信号传输平稳,具有优良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属于微波

技术介绍
随着相控阵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TR组件作为相控阵天线的核心部件,其性能至关重要。相控阵天线对对TR组件的体积和能耗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实现TR组件的小型化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TR组件的结构由“砖块式”向“瓦片式”转变,体积变得越来越小。这种转变正是由于采用了毛纽扣的低矮化垂直互连的解决方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510797389.1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瓦片式面子阵的垂直射频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界面为SMP或SSMP界面,通过互配对接的SMP或SSMP到达子阵模块和整机使用的需求。中国专利CN201520168598.5专利技术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维毫米波模块间的射频垂直连接电路,旨在可靠性更高、拆装更方便的射频垂直连接电路。中国专利CN201510827337.4专利技术了一种毛纽扣板间射频连接器,采用乱丝插针作为接触件,在绝缘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排列成同轴模式的乱丝插针,每组同轴模式的乱丝插针完成一路射频信号的传输,多组乱丝插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包括板状天线(1)、印制电路板(6),所述天线(1)的背面固设有金属接地片层(13),所述天线(1)的背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一中心触点(11),所述第一中心触点(11)的外部设置有环状隔离层一(12),所述第一中心触点(11)与金属接地片层(13)之间通过隔离层一(12)隔开,所述金属接地片层(13)上还设置有多个焊接区(14);所述印制电路板(6)的正面设置有外接触线路层(63),所述印制电路板(6)的正面还设置有与第一中心触点(11)一一对应的第二中心触点(61),所述第二中心触点(61)的外部设置有环状隔离层二(62),所述第二中心触点(61)与外接触线路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包括板状天线(1)、印制电路板(6),所述天线(1)的背面固设有金属接地片层(13),所述天线(1)的背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一中心触点(11),所述第一中心触点(11)的外部设置有环状隔离层一(12),所述第一中心触点(11)与金属接地片层(13)之间通过隔离层一(12)隔开,所述金属接地片层(13)上还设置有多个焊接区(14);所述印制电路板(6)的正面设置有外接触线路层(63),所述印制电路板(6)的正面还设置有与第一中心触点(11)一一对应的第二中心触点(61),所述第二中心触点(61)的外部设置有环状隔离层二(62),所述第二中心触点(61)与外接触线路层(63)之间通过隔离层二(62)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和印制电路板(6)之间设置有板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金属基板(2)、与第一中心触点(11)一一对应的毛纽扣接触件(3),所述金属基板(2)上设置有用来安装毛纽扣接触件(3)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包括设置在金属基板(2)正面的沉孔(21)和设置在金属基板(2)背面的通孔一(22),所述沉孔(21)和通孔一(22)连通,所述通孔一(22)的中轴线与沉孔(21)的中轴线共线;所述毛纽扣接触件(3)包括连接针(33),所述连接针(33)位于通孔一(22)中,所述连接针(33)的中部设置有凸缘一(331),所述连接针(3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柱状绝缘体(34),所述绝缘体(34)的尾端设置在通孔一(22)中,所述绝缘体(34)的尾端设置有与连接针(33)端部相配合的通孔二(341),所述绝缘体(34)的中央还设置有与通孔二(341)相连通的通孔三(342),所述通孔三(342)的中轴线与通孔二(341)的中轴线共线,所述通孔二(341)中设置有毛纽扣(32),所述绝缘体(34)的首端设置有接触帽(31),所述绝缘体(34)首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凸缘二(343);位于上方的凸缘二(343)的外侧壁与沉孔(21)的孔壁之间设置有金属套筒(5),所述金属套筒(5)的上端面高于金属基板(2)的正面,位于下方的凸缘二(343)的外侧壁与通孔一(22)的孔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接触帽(31)包括圆柱状接触柱一(311)、圆柱状接触柱二(313)和位于接触柱一(311)和接触柱二(313)之间的过渡部(312),所述接触柱一(311)的直径大于接触柱二(313)的直径,所述通孔三(342)的孔径小于通孔二(341)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