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面波导到槽线到基片集成非辐射介质波导的过渡电路,属于微波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使得微波电路的研究和应用朝毫米波和更高频段拓展。而非辐射介质波导在结构弯曲和不连续处有着较小的辐射损耗和泄露损耗,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毫米波频段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元件。可是,传统的非辐射介质波导在应用到毫米波电路设计时存在下述两个问题:1、传统非辐射介质波导在制作工艺上步骤繁杂,需要将上下两块金属板分别粘贴到介质条两侧;而且非辐射介质波导的介质条高度与工作波长相关,导致频率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工艺精度难以满足传统非辐射介质波导的制作;2、平面电路结构在毫米波电路设计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非辐射介质波导作为一种非平面电路结构,需要设计一种转换电路,实现其到平面电路的转换。为了十分方便地使用非辐射介质波导,设计混合集成平面与非平面电路,必须提出一种易于加工制作的非辐射介质波导结构,并在此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过渡电路,顺利实现微波毫米波混合多层电路的实现。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共面波导到槽线到基片集成非辐射介质波导的过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底层介质板、顶层金属层、底层金属层,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同轴堆叠放置;顶层介质板的长度小于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宽度小于或等于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顶层金属层设置在顶层介质板的上表面,底层金属层设置在底层介质板的下表面;在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底层介质板的重叠区域,沿长边方向对折线预留一条介质条带,在介质条带的两侧对称设置阵列式空气通孔,从而构成基片集成非辐射介质波导;其中,顶层金属层的一对短边与顶层介质板的一对短边之间分别保留相同宽度不设置金属层,底层金 ...
【技术特征摘要】
1.共面波导到槽线到基片集成非辐射介质波导的过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底层介质板、顶层金属层、底层金属层,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同轴堆叠放置;顶层介质板的长度小于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宽度小于或等于中间层介质板和底层介质板;
顶层金属层设置在顶层介质板的上表面,底层金属层设置在底层介质板的下表面;在顶层介质板、中间层介质板、底层介质板的重叠区域,沿长边方向对折线预留一条介质条带,在介质条带的两侧对称设置阵列式空气通孔,从而构成基片集成非辐射介质波导;其中,顶层金属层的一对短边与顶层介质板的一对短边之间分别保留相同宽度不设置金属层,底层金属层与顶层金属层在底层介质板的下表面的投影重合;
中间层介质板与顶层介质板的未重叠区域,中间层介质板的上表面,从中间介质板的一个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对折线向内延伸设置一条中心导带,中心导带的末端处设置与其垂直相交的金属支节,中心导带与金属支节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金属接地板,第一、第二金属接地板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金属接地板与中心导带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金属接地板与中心导带、金属支节之间均存在间隙,金属支节及其与第二金属接地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共面波导的开路支节,开路支节中远离前述中间介质板的一个短边的边沿与前述中间介质板的一个短边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导带的长度,第一、第二金属接地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槽线,第一、第二金属接地板中靠近中间层介质板短边方向对折线的边沿与顶层金属层在中间层介质板上的投影的边沿重合;中间层介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垂直于中心导带且位于开路支节与前述中间介质板的一个短边之间的第一、第二金属条带,每条金属条带的两端均设置有连通金属条带与第一和第二金属接地板的金属通孔,其中,紧靠开路支节的金属通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