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洪立专利>正文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651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脑、控制面板、机体、底座、转动支撑架、放料转筒、转动杆、导线拉紧装置、移动器、滑动架,电脑安装于机体顶部,控制面板设于机体上表面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机体固定于底座左端,底座为长方体结构,转动支撑架与机体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上部,放料转筒与转动杆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下部,转动杆连接机体于转动支撑架上并与导线拉紧装置活动连接,导线拉紧装置连接机体于右侧并设于转动杆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通过转动杆带动导线拉紧装置对线圈锁紧传动并有序进行缠绕,防止线圈过松可有效控制外部尺寸,给后续合模工作带来便利,方便使用。

A tension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coil conductor of dry type transform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tensioning device for high-voltage coil of dry-type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computer, a control panel, a body, a base, a rotating support frame, a discharging cylinder, a rotating rod, a wire tensioning device, a mover and a sliding frame. The computer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body, and the control pane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body is fix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base and the base is a cuboid structure. The rotating support frame is parallel to the body and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right part. The discharging barrel and the rotating bar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right part. The rotating bar connects the body to the rotating support frame an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tensioning device. The wire tension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tensioning device. The receiving machine is on the right side and is arranged below the rotating ro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external dimension by turning the rod to drive the wire tension device and winding the coil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oil from loosening, thus bringing convenience to the subsequent die closing work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紧装置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在城市一般采用带绝缘层的电缆地下传输,在野外常采用铁塔承载的架空线方式传输,干变高压线圈一般采用卧式绕线方式,线圈绕制时,线盘需要一个放置架,以保证绕线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保证绕制的线圈外径及轴向高度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在绕线过程中就必须将导线拉紧。但是,目前这种设备存在如下缺点:1、导线装置出现线圈外径尺寸偏大,给后续合模工作带来困难。2、导线绕制过程拉紧力不够,不能保证形状和尺寸,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导线装置出现线圈外径尺寸偏大,给后续合模工作带来困难以及导线绕制过程拉紧力不够,不能保证形状和尺寸,不方便使用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脑、控制面板、机体、底座、转动支撑架、放料转筒、转动杆、导线拉紧装置、移动器、滑动架;所述电脑安装于机体顶部,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体上表面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固定于底座左端,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动支撑架与机体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上部,所述放料转筒与转动杆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下部,所述转动杆连接机体于转动支撑架上并与导线拉紧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连接机体于右侧并设于转动杆下方,所述移动器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架连接机体于转动支撑架上并固定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包括导线限位装置、转动机构、传动装置、下压装置、锁紧装置、推动机构、磁紧固装置,所述导线限位装置安装于转动杆下部且通过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通过转动杆与传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于下压装置两端并齿轮连接,所述下压装置安装于锁紧装置下部并压力连接,所述锁紧装置通过下压装置与导线限位装置锁紧连接,所述推动机构装设于锁紧装置两端并推动连接,所述磁紧固装置安装于转动机构右下部且与推动机构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导线限位装置包括导线、限位板、挤压弹簧、滑动丝杆、导线座、连接架、导线轮、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第四导线轮、第五导线轮、第六导线轮、固定座,所述导线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连接挤压弹簧于导线座上部,所述挤压弹簧焊接于限位板、导线座之间,所述滑动丝杆贯穿导线座于导线拉紧装置内侧,所述导线座通过导线与滑动丝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焊接于导线拉紧装置内顶板上,所述导线轮安装于连接架上并与导线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轮固定于锁紧装置外侧并与导线滚动连接,所述第三导线轮设于第二导线轮右侧,所述第四导线轮设于导线拉紧装置右下方并与导线滚动连接,所述第五导线轮设于第四导线轮右上部,所述第六导线轮连接固定座于第五导线轮下部且与导线滚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装设于导线拉紧装置右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锥齿、转动蜗杆、固定轴承架,所述转动锥齿焊接于转动蜗杆顶端并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蜗杆通过转动锥齿与传动装置齿轮连接,所述固定轴承架连接转动蜗杆于导线拉紧装置内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动力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齿链、第三传动齿轮、推动杆、输出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装设于动力齿轮前端并与齿链齿轮连接,所述动力齿轮通过转动蜗杆与传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于传动齿轮右上部,所述齿链套设于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上,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设于传动齿轮右侧并同步转动,所述推动杆通过第三传动齿轮与输出齿轮推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通过推动杆与下压装置齿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四传动齿轮、传动皮带、第五传动齿轮、连接块、伸缩弹簧、升降齿排、推动板,所述第四传动齿轮设于输出齿轮右侧并齿轮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同步转动并设于下部,所述连接块固定于导线拉紧装置内顶部,所述伸缩弹簧焊接于连接块、升降齿排之间,所述升降齿排通过第四传动齿轮与推动板推动连接,所述推动板通过升降齿排与锁紧装置压力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升降杆、第二挤压弹簧、限位框、锁紧轮、横架、连接块、伸缩杆、第二伸缩弹簧、限位槽、活动座、移动轨、推动板,所述升降杆连接推动板于底部,所述第二挤压弹簧焊接于推动板、限位框之间,所述限位框套设于升降杆外部并升降连接,所述锁紧轮安装于升降杆下部并与导线滚动连接且两端与第三导线轮相连接,所述横架设于连接块于上部并与推动板相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横架相互平行,所述伸缩杆连接第二伸缩弹簧于限位槽中部,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焊接于伸缩杆、限位槽之间,所述限位槽嵌设于活动座底部,所述活动座固定于导线拉紧装置底部,所述移动轨安装于活动座顶部且设于限位槽两侧,所述推动板连接横架、连接块于移动轨上并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二推动杆、顶动块、连接架、摆动杆,所述支撑架焊接于活动座外侧,所述第二推动杆通过推动板与移动轨移动连接,所述顶动块固定于第二推动杆左侧并与摆动杆顶动连接,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支撑架左端,所述摆动杆与连接架铰链连接且通过顶动块与磁紧固装置推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磁紧固装置包括第三伸缩弹簧、第二升降杆、铰链架、固定架、第二支撑架、正磁铁块、负磁铁块,所述第三伸缩弹簧固定于第二升降杆与支撑架之间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通过摆动杆与铰链架推动连接,所述铰链架连接第二升降杆于第二支撑架、正磁铁块,所述固定架连接第二支撑架于导线拉紧装置左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架与固定架相互垂直并设于右侧,所述正磁铁块安装于第二支撑架右侧并通过铰链架与负磁铁块磁性连接,所述负磁铁块固定于第二支撑架右上部。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当机体启动时,转动杆带动外部转筒架转动进行线圈缠绕,转动锥齿与转动杆齿轮连接并转动,连接于底部的转动蜗杆同步转动且与右侧动力齿轮螺纹连接,动力齿轮通过转动蜗杆与传动齿轮同心圆转动并传动齿轮带动齿链传动连接,使连接于右侧的第三传动齿轮推动输出齿轮,输出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齿轮转动连接并向内侧转动且带动推动板两侧的升降齿排下降并连接于底部的推动板推动升降杆使升降杆向下移动,并通过限位框与第二挤压弹簧限位,锁紧轮通过升降杆两端与第三导线轮相连接并使横架重力下降,连接于横架、连接块上的推动板由于压力向外侧移动并推动第二推动杆,使第二推动杆向外侧移动顶动块且顶动摆动杆使其发生倾斜并下压第二升降杆,连接于第二升降杆上的铰链架通过推动将正磁铁块向上顶并与负磁铁块相连接起到下压力的紧固,通过上下压力锁紧使导线通过第二导线轮、第三导线轮拉的更紧致,防止松动,导线通过第六导线轮导入,通过导线座导出并连接于移动器上平稳左右移动,当同步移动时,导线座与滑动丝杆滑动且连接于上部的限位板通过挤压弹簧与转筒相连接,可控制尺寸,防止过松或过大,为后续合模提供便利,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可通过转动杆带动导线拉紧装置对线圈锁紧传动并有序进行缠绕,防止线圈过松可有效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脑(1)、控制面板(2)、机体(3)、底座(4)、转动支撑架(5)、放料转筒(6)、转动杆(7)、导线拉紧装置(8)、移动器(9)、滑动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1)安装于机体(3)顶部,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机体(3)上表面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3)固定于底座(4)左端,所述底座(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动支撑架(5)与机体(3)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上部,所述放料转筒(6)与转动杆(7)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下部,所述转动杆(7)连接机体(3)于转动支撑架(5)上并与导线拉紧装置(8)活动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8)连接机体(3)于右侧并设于转动杆(7)下方,所述移动器(9)与滑动架(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架(10)连接机体(3)于转动支撑架(5)上并固定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8)包括导线限位装置(80)、转动机构(81)、传动装置(82)、下压装置(83)、锁紧装置(84)、推动机构(85)、磁紧固装置(86),所述导线限位装置(80)安装于转动杆(7)下部且通过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81)通过转动杆(7)与传动装置(82)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82)设于下压装置(83)两端并齿轮连接,所述下压装置(83)安装于锁紧装置(84)下部并压力连接,所述锁紧装置(84)通过下压装置(83)与导线限位装置(80)锁紧连接,所述推动机构(85)装设于锁紧装置(84)两端并推动连接,所述磁紧固装置(86)安装于转动机构(81)右下部且与推动机构(85)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结构包括电脑(1)、控制面板(2)、机体(3)、底座(4)、转动支撑架(5)、放料转筒(6)、转动杆(7)、导线拉紧装置(8)、移动器(9)、滑动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1)安装于机体(3)顶部,所述控制面板(2)设于机体(3)上表面并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3)固定于底座(4)左端,所述底座(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动支撑架(5)与机体(3)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上部,所述放料转筒(6)与转动杆(7)相互平行并设于右下部,所述转动杆(7)连接机体(3)于转动支撑架(5)上并与导线拉紧装置(8)活动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8)连接机体(3)于右侧并设于转动杆(7)下方,所述移动器(9)与滑动架(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架(10)连接机体(3)于转动支撑架(5)上并固定连接;所述导线拉紧装置(8)包括导线限位装置(80)、转动机构(81)、传动装置(82)、下压装置(83)、锁紧装置(84)、推动机构(85)、磁紧固装置(86),所述导线限位装置(80)安装于转动杆(7)下部且通过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81)通过转动杆(7)与传动装置(82)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82)设于下压装置(83)两端并齿轮连接,所述下压装置(83)安装于锁紧装置(84)下部并压力连接,所述锁紧装置(84)通过下压装置(83)与导线限位装置(80)锁紧连接,所述推动机构(85)装设于锁紧装置(84)两端并推动连接,所述磁紧固装置(86)安装于转动机构(81)右下部且与推动机构(85)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限位装置(80)包括导线(8001)、限位板(8002)、挤压弹簧(8003)、滑动丝杆(8004)、导线座(8005)、连接架(8006)、导线轮(8007)、第二导线轮(8008)、第三导线轮(8009)、第四导线轮(8010)、第五导线轮(8011)、第六导线轮(8012)、固定座(8013),所述导线(8001)与转动杆(7)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8002)连接挤压弹簧(8003)于导线座(8005)上部,所述挤压弹簧(8003)焊接于限位板(8002)、导线座(8005)之间,所述滑动丝杆(8004)贯穿导线座(8005)于导线拉紧装置(8)内侧,所述导线座(8005)通过导线(8001)与滑动丝杆(800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8006)焊接于导线拉紧装置(8)内顶板上,所述导线轮(8007)安装于连接架(8006)上并与导线(8001)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轮(8008)固定于锁紧装置(84)外侧并与导线(8001)滚动连接,所述第三导线轮(8009)设于第二导线轮(8008)右侧,所述第四导线轮(8010)设于导线拉紧装置(8)右下方并与导线(8001)滚动连接,所述第五导线轮(8011)设于第四导线轮(8010)右上部,所述第六导线轮(8012)连接固定座(8013)于第五导线轮(8011)下部且与导线(8001)滚动连接,所述固定座(8013)装设于导线拉紧装置(8)右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81)包括转动锥齿(8101)、转动蜗杆(8102)、固定轴承架(8103),所述转动锥齿(8101)焊接于转动蜗杆(8102)顶端并与转动杆(7)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蜗杆(8102)通过转动锥齿(8101)与传动装置(82)齿轮连接,所述固定轴承架(8103)连接转动蜗杆(8102)于导线拉紧装置(8)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82)包括传动齿轮(8201)、动力齿轮(8202)、第二传动齿轮(8203)、齿链(8204)、第三传动齿轮(8205)、推动杆(8206)、输出齿轮(8207),所述传动齿轮(8201)装设于动力齿轮(8202)前端并与齿链(8204)齿轮连接,所述动力齿轮(8202)通过转动蜗杆(8102)与传动齿轮(820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203)设于传动齿轮(8201)右上部,所述齿链(8204)套设于传动齿轮(8201)、第二传动齿轮(8203)、第三传动齿轮(820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洪立
申请(专利权)人:翁洪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